一种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42867发布日期:2022-05-25 18:3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一种led灯具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照明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但不限于一种led灯具。


背景技术:

2.在照明领域中,灯具在提供照明功能的同时,其发光件在发光的同时也会伴随着发热,因此对于灯具的散热结构的设计也是相关技术中的重点。而相关技术中,为了保证散热性能,通常的做法是将灯壳的材质设置为高导热率的金属材质,这样固然可以保证导热效率,但是金属的密度较大,这导致灯具的重量会偏高,特别是当灯具通过吊装等方式安装在高处时,其掉落的危险也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灯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灯具的散热采用金属灯壳导致灯具的重量大,安装风险较大。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led灯具,所述led灯具包括灯壳、灯罩、led光源和透镜;所述灯壳与所述灯罩固定连接,所述led光源设置于所述灯壳与所述灯罩形成的容置腔内;所述灯壳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灯壳内外表面的通孔,且所述通孔上固定安装有呼吸器;所述透镜与所述灯罩固定连接,包覆于所述led光源之外,所述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所述透镜向外出射。
5.可选的,所述led光源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上的若干个led发光件;所述基板与所述灯壳固定连接。
6.可选的,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贯穿所述基板的上下表面。
7.可选的,还包括基板,各所述led发光件中,每相邻的n个所述led发光件为一组,所述散热孔设置于各组led发光件之间。
8.可选的,所述灯壳与所述灯罩一体成型。
9.可选的,还包括防眩网,所述防眩网设置于所述透镜的外侧,并与所述灯罩固定连接。
10.可选的,所述防眩网与所述透镜一体成型。
11.可选的,所述防眩网的格栅形状为蜂窝形或正方形。
12.可选的,所述灯壳的顶部还设置有安装部。
13.可选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透镜与所述灯罩之间。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灯具,包括灯壳、灯罩、led光源和透镜;灯壳与灯罩固定连接,led光源设置于灯壳与灯罩形成的容置腔内;灯壳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灯壳内外表面的通孔,且通孔上固定安装有呼吸器;透镜与灯罩固定连接,包覆于led光
源之外,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过透镜向外出射。从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led灯具的灯壳上设置呼吸器,以呼吸器的良好散热性能为led光源进行散热,可以有效的降低灯壳的材质需求,且呼吸器还具有防尘防水的作用,可以极大的提升灯具的耐用性。
16.本实用新型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led灯具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led灯具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led灯具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灯具,请参考图1-3,该led灯具包括灯壳1、灯罩2、led光源3和透镜4;灯壳1与灯罩2固定连接,led光源3设置于灯壳1与灯罩2形成的容置腔内;灯壳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灯壳1内外表面的通孔,且通孔上固定安装有呼吸器11;透镜4与灯罩2固定连接,包覆于led光源3之外,led光源3发出的光经过透镜4向外出射。
22.led灯具的作用在于照明;以led光源3在通电之后的出光,经过各种光学部件进行处理之后向外照射。如此设置的led灯具其作用在于将led光源3的光,经过合理调光之后来实现照明。其中,在本实施例中,led灯具的组成部分包括灯壳1、灯罩2、led光源3和透镜4。
23.灯壳1和灯罩2作为led灯具的主体框架,两者形成整个led灯具的外形构造的核心部件。其中,灯壳1设置于led灯具的上方,其主要的作用在于为led光源3的背面提供支撑,对led光源3发出的光进行反射,以及对led光源3进行散热;灯罩2相比于灯壳1而言,其设置的位置更靠下,环绕于led光源3设置于侧面,其同样可以起到对led光源3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作用,以及灯罩2还用于提供透镜4的安装结构,以供透镜4与灯罩2之间固定连接。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产品的整体性和制作工艺的简易,灯壳1与灯罩2之间可以是一体成型。
24.透镜4与灯罩2之间固定连接,通过灯壳1、灯罩2以及透镜4的结构,相当于将led光源3包覆于其内,led光源3所发出的光,就会经过透镜4的折射之后向外出射。透镜4的设置一般可以用于调整led光源3的出光方向,使得led光源3的出光更加柔和,避免在单一方向上的光线过于汇聚。此外,出于场景等因素考虑,透镜4还可以用于改变led光源3的发光颜色,可以在相应的场景中呈现出所要的氛围效果。
25.灯壳1的作用之一是用于对led光源3进行散热。led光源3在发光的同时,也会因为其阻抗产生热量而出现发热的现象;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就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led光源3的使用寿命,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led光源3直接损坏。因此,本实施例中,灯壳1上设置有贯穿灯壳1内外表面的通孔,然后在通孔上安装有呼吸器11,通过呼吸器11,来实现led光源3的散热;而由于采用了呼吸器11,灯壳1的材质就不必为了散热而采用高密度的金
属材料,可以采用低密度的塑料等材质,可以有效的降低灯壳1的重量,从而提升灯壳1安装的稳定性。
26.为了进一步提升灯壳1的强度,可以在灯壳1内表面上设置加强筋,加强筋可以呈现为横纵走向的网格,在不影响灯壳1的重量的前提下,可以尽可能的增加灯壳1的强度,降低灯壳1受损的几率。
27.在本实施例中,呼吸器11,又称蒲微防水透气阀、防水螺丝等,是将防水透气膜通过注塑、超声焊接等形式和塑胶、金属、硅胶等材料结合,形成可以密闭的安装部12件;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螺纹式、卡扣式呼吸器11。其工作原理为,呼吸器11中的防水透气膜,在水汽的状态下,水颗粒非常细小,根据毛细运动的原理,可以顺利渗透到毛细管的另一侧,从而发生透汽现象。而当水汽冷凝变成水珠之后,颗粒变大,由于水珠的表面张力作用,水分子又不能顺利脱离水珠渗透到另一侧,从而防住了水的渗透,使其具有防水且透气的功能。而由于水的高比热容,水珠吸热变为水汽,水汽渗透之后再放热变为水珠,从而实现了非常好的散热效果。从而,在灯壳1上设置呼吸器11,可以提升led光源3的散热效率,还可以实现led灯具的防水防尘效果,可以极大的提升灯具的耐用性。
28.在一些实施例中,led光源3具体可以包括基板31和设置于基板31上的若干个led发光件32;基板31与灯壳1固定连接。led光源3可以是由多个led发光件32所组成的发光阵列来实现,而这些led发光件32可以固定设置于基板31上,也就是这些led发光件32在基板31上实现电连接。这些led发光件32相互之间则可以通过串联、并联或者串并联的方式实现电连接。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31上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孔33,散热孔33贯穿基板31的上下表面。为了进一步的提升散热效果,在设置led发光件32的基板31上,还可以开设散热孔33,散热孔33贯穿基板31的上下表面,可以便于空气流通,从而提升led发光件32的散热效果。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各led发光件32中,每相邻的n个led发光件32为一组,散热孔33设置于各组led发光件32之间。散热孔33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led发光件32的设置方式确定;由于散热孔33的设置不能在led发光件32上,因此散热孔33只能设置在相邻的led发光件32之间;为了led发光件32的阵列设置的合理性,可以设置每相邻的n个led发光件32为一组,然后在组间设置散热孔33。
3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防眩网5,防眩网5设置于透镜4的外侧,并与灯罩2固定连接。设置防眩网5可以led光源3的眩光,防止人眼受到强光的伤害,提升人眼的观感。在一些实施例中,防眩网5与透镜4之间可以是通过注塑等工艺一体成型。
32.在一些实施例中,防眩网5的格栅形状可以为蜂窝形或正方形。
33.在一些实施例中,灯壳1的顶部还可以设置有安装部12。设置安装部12可以帮助led灯具通过吊装等形式安装在天花板上,以提供足够范围的照明效果。
3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设置于透镜4与灯罩2之间。设置密封圈可以让透镜4与灯罩2之间的安装更加紧密,结合防水防尘的呼吸器11,可以实现整个led灯具的防水防尘,有效的提升led灯具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当灯壳1与灯罩2为一体成型时,其密封性更好,防水防尘效果更佳。
3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灯具,包括灯壳1、灯罩2、led光源3和透镜4;灯壳1与灯罩
2固定连接,led光源设置于灯壳1与灯罩2形成的容置腔内;灯壳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灯壳1内外表面的通孔,且通孔上固定安装有呼吸器11;透镜4与灯罩2固定连接,包覆于led光源3之外,led光源3发出的光经过透镜4向外出射。从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led灯具的灯壳1上设置呼吸器11,以呼吸器11的良好散热性能为led光源3进行散热,可以有效的降低灯壳1的材质需求,且呼吸器11还具有防尘防水的作用,可以极大的提升灯具的耐用性。
36.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