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7289发布日期:2022-07-19 23:12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伸缩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伸缩灯具,属于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吊灯可以通过电动或机械结构控制灯体的高度,但电动结构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而现有用于控制灯体高度的机械结构只能控制同种相同重量的灯体,而无法适应不同的灯体,当用户需要进行更换不同种类的灯体时极为不便。
3.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伸缩灯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灯具,可自适应不同重量的灯体。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伸缩灯具,包括壳体以及与所述壳体通过线缆相连的灯体,所述壳体中设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线缆至少部分绕制在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之间,所述第一滑轮配置为绕一固定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滑轮配置为能够沿竖直方向自初始位置运动至锁定位置,当所述第二滑轮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线缆的直径,当所述第二滑轮位于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线缆的直径,使得所述线缆被锁止在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之间。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中还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二滑轮设有伸入所述滑槽中的转轴,所述第二滑轮可跟随所述转轴沿竖直方向运动并相对于所述滑槽转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滑轮的轴孔,所述第一滑轮两侧的两侧设有伸入所述轴孔内的固定轴,使得所述第一滑轮可相对于所述轴孔转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的转动平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中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轮的转轴相连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能够产生沿竖直方向的拉力,以使所述第二滑轮自锁定位置复位至初始位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中还设有绕线盘,所述线缆的一端绕制在所述绕线盘上,另一端与所述灯体相连,所述灯体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将所述线缆从所述绕线盘中拉出。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滑轮靠近所述绕线盘设置,所述线缆自所述第一滑轮的下方绕经所述第二滑轮的上方后与所述灯体相连,所述第二滑轮在所述灯体的重力作用下沿所述滑槽竖直向下运动,以减小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之间的间距。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滑轮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滑轮所处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滑轮所处的水平高度。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滑轮靠近所述绕线盘设置,所述线缆自所述第二滑轮的下方绕经所述第一滑轮的上方后与所述灯体相连,所述第二滑轮在所述灯体的重力作用下受所述线缆的张力沿所述滑槽竖直向上运动,以减小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之间的间距。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滑轮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滑轮所处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滑轮所处的水平高度。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在竖直方向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任意调节灯体的高度,并且针对不同重量的灯体能够实现自适应,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伸缩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伸缩灯具去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伸缩灯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伸缩灯具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4.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25.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6.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伸缩灯具100,所述伸缩灯具100为吊线灯,并且可以任意进行升降,并悬停于可伸缩范围内的任意位置。所述伸缩灯具100可以嵌入式安装在安装面内,例如天花板或预设墙面,当然也可以是轨道式安装。为了描述清楚,以下说明书部分将以所述伸缩灯具100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27.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伸缩灯具100包括壳体10和灯体20,所述壳体10安装在天花板上且所述灯体20通过线缆30与所述壳体10相连,所述灯体20在重力作用下垂吊在所述壳体10的正下方,其中,所述线缆30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支撑所述灯体20并为所述灯体20进行供电。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中还设有绕线盘11,所述线缆30的一端与所述绕线盘11相连并
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然后所述线缆30绕制在所述绕线盘11上,所述线缆30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壳体10与所述灯体20相连,所述灯体20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将所述线缆30从所述绕线盘11中拉出。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灯体20自身的重力,所述线缆30在所述灯体20的重力作用下即被不断拉出。
28.特别地,所述绕线盘11中还设有用于收线的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用于产生将所述线缆30回收的回复力,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所述回复力小于所述灯体20的重力,因此,所述线缆30在所述灯体20的重力作用下即可被拉出,而灯体20受到向上作用的外力后,所述灯体20的重力被抵消,所述线缆30仅受到回复力并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回收至所述绕线盘11。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绕线盘11也可以采用电动或其他结构,具体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任何限制。
29.如图3至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壳体10中还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灯体20自由下落的阻尼结构12,所述阻尼结构12包括支架121、第一滑轮122和第二滑轮123,其中,所述线缆30绕制在所述第一滑轮122和所述第二滑轮123上,且所述第一滑轮122和所述第二滑轮123用于供所述线缆30滑动,所述支架121上形成有沿竖直平面延伸的收容槽,以将所述第一滑轮122和所述第二滑轮123收容在所述支架121上,使得所述第一滑轮122和所述第二滑轮123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转动。
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轮122靠近所述绕线盘11设置且所述第一滑轮122为定滑轮,所述第一滑轮122配置为绕一固定轴线转动,优选地,所述支架121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滑轮122的轴孔1211,所述轴孔1211设有水平贯穿的一对,且位于所述第一滑轮122轴心的两侧,所述第一滑轮122两侧朝向所述轴孔1211延伸有固定轴,使得所述第一滑轮122可相对于所述轴孔1211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固定轴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滑轮122转动,在此基础上所述固定轴与所述轴孔1211固定连接,当然,所述固定轴也可以与所述第一滑轮122固定连接,在此基础上所述固定轴可相对于所述轴孔1211转动,在此不做任何限制,只要是能够实现所述第一滑轮122相对于所述支架121转动即可。
31.所述第二滑轮123配置为动滑轮,且所述第二滑轮123可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较佳地,所述支架121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1212,所述第二滑轮123设有伸入所述滑槽1212中的转轴,所述第二滑轮123可跟随所述转轴沿竖直方向运动并相对于所述滑槽1212转动。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位于同侧的所述滑槽1212和所述轴孔1211开设在所述支架121表面的同一平面内,且所述滑槽1212和所述轴孔1211左右错开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滑轮122和所述第二滑轮123之间形成有间隙,以便所述线缆30从所述第一滑轮122和所述第二滑轮123之间穿过。特别地,所述转轴和所述固定轴的结构相同,此处仅为进行区分。
32.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第二滑轮123在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滑轮123所处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滑轮122所处的水平高度,即,所述第二滑轮123的初始位置为所述滑槽1212的最高点,此时,所述第一滑轮122与所述第二滑轮123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线缆30的直径。而伴随着所述第二滑轮123的下降,所述第一滑轮122与所述第二滑轮123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直至所述第一滑轮122和所述第二滑轮123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因此,所述轴孔1211所处的水平高度应当至少小于或等于所述滑槽1212的最低点所处的水平高度。
33.并且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轮123在所述滑槽1212的最低点时,所述第一滑轮
122与所述第二滑轮123之间的间距应当小于所述线缆30的直径,如此设置,可通过减小所述第一滑轮122与所述第二滑轮123之间的间距以对所述线缆30进行制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滑轮122与所述第二滑轮123之间的间距是指所述第一滑轮122和所述第二滑轮123之间供所述线缆30接触的距离。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缆30部分绕制在所述第一滑轮122和所述第二滑轮123之间,由于所述第一滑轮122靠近所述绕线盘11设置,所述线缆30自所述第一滑轮122的下方绕经所述第二滑轮123的上方后与所述灯体20相连,此时,所述第一滑轮122和所述第二滑轮123形成滑轮组,所述第二滑轮123受到所述灯体20的重力,并在所述灯体20的重力作用下沿所述滑槽1212竖直向下运动,所述第二滑轮123在不断下降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滑轮122与所述第二滑轮123之间的间距也不断减小,直至所述第二滑轮123下降至锁定位置,以紧固所述线缆30并阻止所述线缆30继续滑动,直到所述线缆30受到的摩擦力与受到灯体20的重力相平衡,如此以使得所述灯体20的相对高度能够得到固定。
35.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滑轮122与所述第二滑轮123之间的间距越小,所述线缆30受到的摩擦力越大,并且该摩擦力受所述灯体20的重力的正向反馈。因此,当所述灯体20的重量改变时,所述线缆30受到不同大小的重力,所述第一滑轮122和所述第二滑轮123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相应改变。
36.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121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轮123的转轴相连的弹性件124,所述弹性件124优选为弹簧且设置在所述支架121的外侧。所述支架121外侧还设有供所述弹性件124连接的固定部1213,所述固定部1213位于所述转轴的正上方,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部1213和所述转轴相连,并产生沿竖直方向的拉力,使得所述第二滑轮123在不受到所述线缆30的作用力时,能够将所述第二滑轮123复位至初始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灯体20受到外力以抵消所述灯体20的重力时,例如用户通过手进行提拉,所述线缆30受到所述绕线盘11的回复力收缩,同时,所述第二滑轮123在所述弹性件124的作用下复位以增大与所述第一滑轮122之间的间距,使得所述线缆30带动所述第一滑轮122和所述第二滑轮123转动,以此可对所述灯体20的高度进行调节。
37.如图6所示,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不同的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第二滑轮123在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滑轮123所处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滑轮122所处的水平高度,即,所述第二滑轮123的初始位置为所述滑槽1212的最低点,此时,所述第一滑轮122与所述第二滑轮123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线缆30的直径。而伴随着所述第二滑轮123的上升,所述第一滑轮122与所述第二滑轮123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直至所述第一滑轮122和所述第二滑轮123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因此,所述轴孔1211所处的水平高度应当至少大于或等于所述滑槽1212的最低点所处的水平高度。
38.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轮122和所述第二滑轮123在竖直方向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所述第一滑轮122和所述第二滑轮123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能够更小,使得线缆30能够紧密夹持在所述第一滑轮122和所述第二滑轮123之间,具体不做任何限制。
39.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轮123也可以靠近所述绕线盘11设置,所述线缆30自所述第二滑轮123的下方绕经所述第一滑轮122的上方后与所述灯体20相连,所述第二滑轮123在所述灯体20的重力作用下受所述线缆30的张力沿所述滑槽1212竖直向上运动,以减
小所述第一滑轮122与所述第二滑轮123之间的间距,继而锁紧所述线缆30。同样的,当所述灯体20受到外力以抵消所述灯体20的重力时,所述线缆30不再张紧,所述第二滑轮123受到其自身的重力以及所述弹性件124向下的作用力,以增大与所述第一滑轮122之间的间距,使得所述线缆30进行回复。
40.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24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轮123的转轴的下方,并且所述弹性件124可以表现为向下的拉力,具体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任何限制。
4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任意调节灯体20的高度,并且针对不同重量的灯体20能够实现自适应,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4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