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作台面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9510发布日期:2022-07-23 10:14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工作台面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作台面的灯具。


背景技术:

2.led面板灯是一款高档的室内照明灯具,其外金属框架由铝合金经阳极氧化而成,光源为led,整个灯具设计美观简洁、大气豪华,既有良好的照明效果,又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而且,led面板灯还能防辐射,不会刺激孕妇、老人、儿童的皮肤。但现有的led面板灯在排布led灯珠时,往往会因为排布的不均匀而导致眩光问题的出现,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若人长期在眩光存在的环境下学习和工作,很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而目前,常规的用于学习和工作桌面的照明灯,一般采用小面积光源,比如台灯、吊灯、或者固定在天花板上的灯具,光线不均匀,亮的地方很亮,暗的地方很暗,会对人的眼睛带来刺痛感。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台灯”,其公告号为,cn108870166a,底座、支柱、led灯具以及阅读件;底座开设有插槽、若干调节槽以及两个安装槽;支柱插设固定于插槽,支柱的末端开设有转动槽,支柱开设有限位环槽;led灯具包括半环形灯壳、受力杆以及转动柱,转动柱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凸起;阅读件包括倾斜块以及两定位块,倾斜块具有倾斜面,倾斜面与底座表面的夹角为120度-130度,倾斜块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柱,调节柱插设安装于调节槽,定位块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插设安装于安装槽中且每一定位块对应一安装槽。该台灯虽解决了常规台灯功能单一的问题,但仍然会产生眩光问题,很容易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用于工作台面的灯具存在的眩光问题,提供一种可降低ugr眩光,提升使用者视觉舒适度用于工作台面的灯具。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工作台面的灯具,包括安装在工作台面上的灯具本体和安装支架,所述灯具本体包括光源、导光板和边框,所述边框上设有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所述第一出光区位于边框的下底面,所述第二出光区位于边框的上顶面。所述灯具本体与安装支架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工作台面连接,如此,将灯具本体与工作台面连接;边框的设置可对灯具本体的各个部件进行固定和防护;当灯具在使用过程中,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后,可以从边框上的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同时发出,而经边框的下底面第一出光区发出的光可用于照亮工作台面,供工作环境需要,而经边框的上顶面第二出光区发出的光可为工作环境的背光进行补充,增加空间明亮程度,并降低ugr眩光,提升使用者视觉舒适度。
6.作为优选,所述导光板与第一出光区、第二出光区之间均设有柔光板。柔光板可通过内部的混光,提升经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所发光线的均匀度和柔和度,降低对人眼的视觉刺痛感。
7.作为优选,所述柔光板与第一出光区之间设有ugr控光膜。ugr控光膜的设置可对光线进行折射,将入射的大角度光线转成小角度的光线射出,进一步提升防眩光性能。
8.作为优选,所述灯具本体内还设有散热器。散热器可将灯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有效扩散到环境中,有助于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
9.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调节光通量和实现灯具开关的灯光控制装置。所述灯光控制装置可输出不同大小的电流值以控制光源输出不同的光通量,以实现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出光的不同照度;所述灯光控制装置上可选择性地安装按键操控部件、语音识别部件、人体感应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实现用户的触控控制灯光、语音控制灯光、自动感应开关灯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可伸缩的纵杆和可伸缩的横杆。灯具本体安装完毕后,有时会因为使用需要,需要对灯具本体的高度或水平位置进行调整,本技术中的安装支架由可伸缩的纵杆和可伸缩的横杆组成,可根据需要对灯具本体的高度或水平位置进行调整,不需要将整个灯具进行拆卸,操作方便。
11.作为优选,所述纵杆包括可相对移动的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所述灯具本体与第二纵杆连接,所述第二纵杆套设在第一纵杆内,所述纵杆内设有互相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在第一纵杆内,所述第一锥齿轮内设有与第二纵杆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第二锥齿轮上设有穿过第一纵杆的转轴。当需要对灯具本体的高度进行调整时,使用者可转动转轴,在转轴的转动过程中,第二锥齿轮发生转动,第二锥齿轮的转将并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而第一锥齿轮的转动,将带动螺杆的转动,如此,与螺杆为螺纹连接的第二纵杆将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移动,实现灯具本体在竖直方向上高度的变化。
12.作为优选,所述横杆由可相对移动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组成,所述灯具本体与第二横杆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底面设有间隔布置的限位孔,所述第二横杆的底面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孔与限位块配合。当需要对灯具本体的水平位置进行调整时,使用者可向上抬起第二横杆,当灯具本体移动到合适的水平位置时,可以将第二横杆底面的限位块卡进第一横杆底面的限位孔内,如此,可便捷地对灯具本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
13.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孔布置在第一横杆的上下表面,所述限位块对称设置的第二横杆的上下表面,所述限位块之间设有压簧。当需要对灯具本体的水平位置进行调整时,使用者可对第二横杆上下表面的限位块进行挤压,压簧在压力作用下将发生形变,随后,使用者移动第二横杆,在合适位置,使用者松开手,在压簧回复形变的过程中,限位块将通穿过第一横杆上的限位孔顶出第一横杆的表面,即可完成灯具本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的调整过程。
14.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灯具本体的边框上设置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使得经边框的下底面第一出光区发出的光可用于照亮工作台面,供工作环境需要,而经边框的上顶面第二出光区发出的光可为工作环境的背光进行补充,增加空间明亮程度,并降低ugr眩光,提升使用者的视觉舒适度;(2)在导光板与第一出光区、第二出光区之间均设有柔光板,提升经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所发光线的均匀度和柔和度,降低对人眼的视觉刺痛感;(3)在柔光板与第一出光区之间设有ugr控光膜,对光线进行折射,将入射的大角度光线转成小角度的光线射出,进一步提升防眩光性能。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灯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灯具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纵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1、灯具本体,11、光源,12、导光板,13、边框,131、第一出光区,132、第二出光区,14、柔光板,15、ugr控光膜,16、散热器,2、安装支架,21、纵杆,211、第一纵杆,212、第二纵杆,22、横杆,221、第一横杆,222、第二横杆,3、工作台面,4、灯光控制装置,51、第一锥齿轮,52、第二锥齿轮,53、螺杆,54、转轴,61、限位孔,62、限位块,63、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23.实施例1
24.一种用于工作台面的灯具,包括安装在工作台面3上的灯具本体1和安装支架2,所述灯具本体1包括光源11、导光板12和边框13,所述边框13上设有第一出光区131和第二出光区132,所述第一出光区131位于边框13的下底面,所述第二出光区132位于边框13的上顶面。所述灯具本体1与安装支架2连接,所述安装支架2与工作台面3连接,如此,将灯具本体1与工作台面3连接;边框13的设置可对灯具本体1的各个部件进行固定和防护;当灯具在使用过程中,光源11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12后,可以从边框13上的第一出光区131和第二出光区132同时发出,而经边框13的下底面第一出光区131发出的光可用于照亮工作台面,供工作环境需要,而经边框13的上顶面第二出光区132发出的光可为工作环境的背光进行补充,增加空间明亮程度,并降低ugr眩光,提升使用者的视觉舒适度。
25.具体地,所述导光板12与第一出光区131、第二出光区132之间均设有柔光板14。柔光板14可通过内部的混光,提升经第一出光区131和第二出光区132所发光线的均匀度和柔和度,降低对人眼的视觉刺痛感。
26.具体地,所述柔光板14与第一出光区131之间设有ugr控光膜15。ugr控光膜15的设置可对光线进行折射,将入射的大角度光线转成小角度的光线射出,进一步提升防眩光性能。
27.具体地,所述灯具本体1内还设有散热器16。散热器16可将灯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有效扩散到环境中,有助于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
28.具体地,还包括用于调节光通量和实现灯具开关的灯光控制装置4。所述灯光控制装置4可输出不同大小的电流值以控制光源11输出不同的光通量,以实现第一出光区131和第二出光区132出光的不同照度;所述灯光控制装置4上可选择性地安装按键操控部件、语音识别部件、人体感应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实现用户的触控控制灯光、语音控制灯光、自动感应开关灯中的一种或多种。
29.具体地,所述安装支架2包括可伸缩的纵杆21和可伸缩的横杆22。灯具本体11安装完毕后,有时会因为使用需要,需要对灯具本体11的高度或水平位置进行调整,本技术中的安装支架2由可伸缩的纵杆21和可伸缩的横杆22组成,可根据需要对灯具本体11的高度或水平位置进行调整,不需要将整个灯具进行拆卸,操作方便。
30.具体地,所述纵杆21包括可相对移动的第一纵杆211和第二纵杆212,所述灯具本体1与第二纵杆212连接,所述第二纵杆212套设在第一纵杆211内,所述纵杆21内设有互相啮合的第一锥齿轮51和第二锥齿轮52,所述第一锥齿轮51设在第一纵杆211内,所述第一锥齿轮51内设有与第二纵杆212螺纹连接的螺杆53,所述第二锥齿轮52上设有穿过第一纵杆211的转轴54。当需要对灯具本体11的高度进行调整时,使用者可转动转轴54,在转轴54的转动过程中,第二锥齿轮52发生转动,第二锥齿轮52的转将并带动第一锥齿轮51转动,而第一锥齿轮51的转动,将带动螺杆53的转动,如此,与螺杆53为螺纹连接的第二纵杆212将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移动,实现灯具本体11在竖直方向上高度的变化。
31.实施例2
32.所述横杆22由可相对移动的第一横杆221和第二横杆222组成,所述灯具本体11与第二横杆222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21的底面设有间隔布置的限位孔61,所述第二横杆222的底面设有限位块62,所述限位孔61与限位块62配合。当需要对灯具本体11的水平位置进行调整时,使用者可向上抬起第二横杆222,当灯具本体11移动到合适的水平位置时,可以将第二横杆222底面的限位块62卡进第一横杆221底面的限位孔61内,如此,可便捷地对灯具本体1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
33.实施例3
34.所述限位孔61布置在第一横杆221的上下表面,所述限位块62对称设置的第二横杆222的上下表面,所述限位块62之间设有压簧63。当需要对灯具本体11的水平位置进行调整时,使用者可对第二横杆222上下表面的限位块62进行挤压,压簧63在压力作用下将发生形变,随后,使用者移动第二横杆222,在合适位置,使用者松开手,在压簧63回复形变的过程中,限位块62将通穿过第一横杆221上的限位孔61顶出第一横杆221的表面,即可完成灯具本体1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的调整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