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4452阅读:1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荧光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荧光灯,特别是一种紧凑型的由两根独立的玻璃管通过接桥连接成一体,而形状如2DH的一种荧光灯。
荧光灯作为照明灯使用,因亮度高有节能灯之称,另外还可在灯管的内层涂上各种色温的荧光粉,发出不同色彩的光,作广告、装璜灯使用,因而其使用面广。市场上荧光灯形状诸多,有由一根管弯制成的U形、O形、直线形等及国际上流行的2D型,由两根管弯制成的H形、Y形等,品种繁多,但有些形状制造难度大、废品多、成品率低,因而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灯,其自身牢度大,发光效率高,粉层均匀度、光洁度高、成品率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荧光灯由两根独立的带有灯丝、芯柱、荧光粉、引出线的玻璃管弯制并接桥成整体的灯管,灯管上的引出线与灯头上的接线柱连接构成,而两玻璃管的封闭端弯制成H形整体,另端弯制成圆弧形制成灯管与灯头连接构成2DH形,玻璃管两端中心偏心距离E为2~15毫米,玻璃管两端间的距离D为25~45毫米。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图1的后视图(拿掉灯头盖)。
图3.现有技术2D荧光灯结构示意图。
图4.第二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5.第三方案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荧光灯由灯管(2)和灯头(3)两部分组成,而灯头(3)由灯头座(6)、灯头盖(7)连成一体构成,都与现有技术一样。
玻璃管(1)为一端封闭,一端里面带有灯丝、芯柱、荧光粉、引出线(5),材料为玻璃的圆管。
由两根独立的玻璃管(1)使其封闭端弯制并接桥成H形整体,另端弯制成圆弧形制成灯管(2),再与梯形形状的灯头(3)连接后形成2DH形状的荧光灯。
玻璃管(1)两端间的距离D为25~45毫米,而玻璃管(1)两端中心偏心距离E为2~15毫米。
灯头座(6)上有通孔、连接扣和接线柱(4)。上、下端面上分别有两圆弧形的缺口,灯头盖(7)形状与灯头座(6)相匹配,上、下端面上分别有两圆弧形的缺口,下端面上还有一连接扣孔。
将弯制好的灯管(2)两端固定在灯头座(6)上、下端面上的圆弧形缺口内,并使其上的引出线(5)固定在接线柱(4)上,盖上灯头盖(7),用其上的连接扣连接成整体、并抱牢灯管(2),荧光灯装配成。
将灯头(3)上的接线柱(4)插入电源电子插座内,荧光灯就可使用了。
根据需要灯头可做成与各种灯管相匹配的形状,灯头(3)’为长方形、灯头(3)”为方形、灯头(3)为圆形等,如图3.4.5所示。
灯管(2)”也可弯制成如图5所示的形状与灯头(3)构成圆2DH型。
灯管(2)和灯头(3)”构成2DH形状的荧光灯,而灯头(3)’上还有加强灯管(2)’的加强筋(8),此为现有技术2D型荧光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因一种荧光灯的灯管是由两独立的带灯丝、芯柱、荧光粉、引出线的玻璃管弯制成。所以比单管弯制成的2D型灯管的粉层均匀度、光洁度高,而发光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因荧光灯呈一种形,自身牢度大、强度好,就可省去原2D型灯头上的两加强筋,节省材料。此结构的荧光灯可在原来生产2D型或H型荧光灯的生产线上生产,具有通用性,灯头部分也与2D型荧光灯相同可通用,不需增加新设备。因控制了玻璃管两端间的距离和玻璃管两端中心的偏心距离,使其易加工,不会报废,所以成品率高,成本低。
权利要求1.一种荧光灯,由两根独立的一端封闭、一端里面带有灯丝、芯柱、荧光粉、引出线(5)的玻璃管(1)弯制并接桥成整体的灯管,灯管上的引出线(5)与灯头上的接线柱(4)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两玻璃管(1)的封闭端弯制并接桥成H形整体,而另端弯制成圆弧形制成灯管,灯管与灯头连接构成一种形状,玻璃管(1)两端中心偏心距离E为2~15毫米,玻璃管(1)两端间的距离D为25~45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灯,其特征在于灯头(3)形状为梯形,灯头(3)”形状为方形,灯头(3)’形状为长方形,灯头(3)形状为圆形,灯管(2)和灯头(3),灯管(2)和灯头(3)”构成2DH形状的荧光灯,灯管(2)”和灯头(3)构成圆2DH形状的荧光灯。
专利摘要一种荧光灯,特别是一种紧凑型的荧光灯。由两根独立的一端封闭,一端里面带有灯丝、芯柱、荧光粉、引出线的玻璃管弯制并接桥成整体的灯管,灯管上的引出线与灯头上的接线柱连接构成,而两玻璃管的封闭端弯制成H形整体,而另端弯制成圆弧形制成灯管与灯头连接构成一种形,玻璃管两端中心偏心距离为2~15毫米,玻璃管两端间的距离为25~45毫米。此荧光灯灯管的粉层均匀度、光洁度高,而发光效率高,自身牢度大、强度高,可省去灯头上的加强筋,节省材料,成品率高、成本低。
文档编号H01J61/30GK2341275SQ98214629
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25日
发明者王爱珠 申请人:王爱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