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869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新型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点发光的新型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内外照明灯具行业的迅猛发展,LED作为新一代绿色环保型固体照明光源已经被应用到照明行业的各个领域。目前,在景观装饰灯领域,传统的方案都是基于信号串联传输方式实现的,这种方案虽然调试简单易用,但存在很大的弊端。即:当某一灯具失效时会导致信号传输失效,造成串联其后的灯具都无法显示,必须要更换维护,造成了整个工程的造价成本升高。此外,现有的LED灯具一般采用不锈钢作为载体,因而导致产品散热效果差,容易降低产品使用寿命。并且由于夜晚光线会产生衰减,因此产品出光不均匀,用户观赏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靠性强、出光均匀,光效高、散热快且成本低廉的新型照明灯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照明灯具,其包括LED灯本体,在该LED灯本体内设有PCB板及透镜,在所述PCB板上设有LED灯,所述PCB板透镜相固接,在所述LED灯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上盖及下盖,在所述下盖及LED灯本体之间设有固定灯具用的固定片,在所述PCB板上设有控制电路。
[0005]所述LED灯本体为两端敞口的环形壳状体,所述LED灯本体外表面上部呈光滑的平面,LED灯本体下部设有多条由LED本体外表面向内侧收缩形成的环形槽。
[0006]所述多条环形槽呈阶梯状自上而下设置。
[0007]所述PCB板上对称地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在所述透镜底部设有与PCB板的两个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一连接柱,所述PCB板和透镜分别通过螺钉经PCB板的两个第一连接孔与透镜的第一连接柱相固接。
[0008]所述固定片为U形板状体,其两端部设有向内向延伸形成的折弯,在固定片底部设有第二连接孔。
[0009]所述下盖包括端盖及第二连接柱,所述端盖及第二连接柱一体成型,且端盖与第二连接柱上设有相连通的螺孔,该螺孔用于通过螺钉和建筑物固接,所述第二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LED灯本体活动连接。
[0010]所述控制电路包括DMX控制驱动电路、电源电路及LED照明电路,所述DMX控制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电路电连接,DMX控制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则与LED照明电路电连接。
[0011]所述透镜的尺寸为15*10*10MM,该透镜的直径为15丽。
[0012]所述上盖及下盖通过导热硅胶固定于LED灯本体两端。
[0013]所述PCB板上设有铝制凸台,LED灯设于该铝制凸台上。
[0014]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其有效克服了传统的照明灯具散热不佳、出光不均匀,用户观赏效果不佳等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国际通用标准的DMX512协议,采用并行通信,使得信号完全自适应解码,工作可靠性高。此外,在PCB板上有设有4路恒定电流的控制电路,由控制芯片给其4路PWM信号,从而输出一个特定的灯光亮度,从而使光线输出更均匀,透光性更佳。本实用新型还采用铝合金的制作工艺,并使用导热硅胶封装,使得产有效解决了产品散热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外观新颖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0020]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照明灯具包括LED灯本体10,PCB板20,透镜30,上盖40,下盖50及固定片60。
[0021]如图1?图3所示,所述LED灯本体10外表面上部呈光滑的平面,LED灯本体10外表面下部设有多条由LED本体10外表面向内侧收缩形成的波浪状的环形槽11,所述多条环形槽11呈阶梯状自上而下设置。所述LED灯本体10靠近上盖40 —侧的端部设有向外延伸形成的裙边12,所述PCB板20,透镜30装于LED本体10内。所述上盖40及下盖50分别通过导热硅胶固设于所述LED灯本体10的两端。在所述下盖50及LED灯本体10之间设有固定灯具用的固定片60,在所述PCB板上设有控制电路70。
[0022]如图2,所述PCB板20装于LED灯本体10内,所述PCB板20为采用国际通用标准DMX512的协议而设计的DMX模块板。其采用自适应解码程序,从而可作为终端设备进行控制。PCB板20上设有四路恒定电流用的控制电路,由设于PCB板20上的控制芯片给其四路PWM信号,从而输出一个特定的灯光亮度,达到均匀出光的目的。在所述PCB板上设有LED灯21,该LED灯的功率为1W。所述PCB板20上设有铝制凸台22,该铝制凸台用于为LED灯21散热,所述LED灯21设于该铝制凸台上。所述LED灯21通过2PIN电子跳线与PCB板20连接。所述PCB板20上对称地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23。
[0023]如图2,所述透镜装于LED灯本体10并与所述PCB板20相固接。所述透镜30为亚克力透镜,该透镜30的尺寸为15*10*10丽,该透镜的直径为15丽,在所述透镜30底部设有与PCB板的两个连接孔23相对应的第一连接柱31,所述PCB板20和透镜30分别通过螺钉经PCB板的两个第一连接孔23与透镜的第一连接柱31相固接。
[0024]I?图3,所述固定片60为U形板状体,其由高导热6063铝材压铸而成,在其两端部设有向内向延伸形成的折弯,在固定片60底部设有第二连接孔61。
[0025]如图2,所述下盖50包括端盖51及第二连接柱52,所述端盖51及第二连接柱52一体成型,且端盖51与第二连接柱52上设有相连通的螺孔53,所述第二连接柱52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61连接于LED灯本体10底部,并通过螺钉穿过端盖上的螺孔53及第二连接孔61和建筑物相固接。
[0026]如图4,所述控制电路70包括DMX控制驱动电路71、电源电路72及LED照明电路73,所述DMX控制驱动电路71的输入端与电源电路72电连接,DMX控制驱动电路71的输出端则与LED照明电路73电连接。
[0027]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LED灯本体(10),在该LED灯本体(10)内设有PCB板(20)及透镜(30),在所述PCB板(20)上设有LED灯(21),所述PCB板(20)与透镜(30)相固接,在所述LED灯本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上盖(40)及下盖(50),在所述下盖(50)及LED灯本体(10)之间设有固定灯具用的固定片(60),在所述PCB板(20)上设有控制电路(7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本体(10)为两端敞口的环形壳状体,所述LED灯本体(10)外表面上部呈光滑的平面,LED灯本体(10)外表面下部设有多条由LED本体(10)外表面向内侧收缩形成的波浪状的环形槽(11),所述LED灯本体(10)靠近上盖(40) —侧的端部设有向外延伸形成的裙边(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11)呈阶梯状自上而下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20)上对称地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23),在所述透镜(30)底部设有与PCB板的两个连接孔(23)相对应的第一连接柱(31),所述PCB板(20)和透镜(30)分别通过螺钉经PCB板的两个第一连接孔(23)与透镜的第一连接柱(31)相固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60)为U形片状体,其两端部设有向内向延伸形成的折弯,在固定片(60)底部设有第二连接孔(6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50)包括端盖(51)及第二连接柱(52),所述端盖(51)及第二连接柱(52) —体成型,且端盖(51)与第二连接柱(52)上设有相连通的螺孔(53),所述第二连接柱(52)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61)连接于LED灯本体(10)底部,并通过螺钉穿过端盖上的螺孔(53)及第二连接孔¢1)和建筑物相固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70)包括DMX控制驱动电路(71)、电源电路(72)及LED照明电路(73),所述DMX控制驱动电路(71)的输入端与电源电路(72)电连接,DMX控制驱动电路(71)的输出端则与LED照明电路(73)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30)的尺寸为15*10*10MM,该透镜的直径为1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0)及下盖(50)通过导热娃胶固定于LED灯本体(10)两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20)上设有铝制凸台(22),LED灯(21)设于该铝制凸台(22)上。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照明灯具,包括LED灯本体(10),在该LED灯本体(10)内设有PCB板(20)及透镜(30),在所述PCB板(20)上设有LED灯(21),所述PCB板(20)与透镜(30)相固接,在所述LED灯本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上盖(40)及下盖(50),在所述下盖(50)及LED灯本体(10)之间设有固定灯具用的固定片(60),在所述PCB板(20)上设有控制电路(70)。本实用新型具有工艺简单、可靠性强、出光均匀,光效高、散热快且成本低廉等特点。
【IPC分类】F21V23-00, F21Y101-02, F21V29-70, H05B37-02, F21S8-00
【公开号】CN204477800
【申请号】CN201520102669
【发明人】张萍芳, 王凯
【申请人】深圳市凯铭电气照明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