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雪花灯效的投射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12623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6]342马达固定件
[0037]40控制组件41护盖
[0038]42电源线
[0039]50连接组件51球头座
[0040]511球头座基部512球头部
[0041]52球头螺帽521螺孔
[0042]53球头连接座531连接端部
[0043]532结合部533球窝槽
[0044]534 槽缝
[0045]60架体61组接件
[0046]611枢接部612上枢接孔
[0047]62脚连接件621下枢接孔
[0048]622枢接凸部623穿孔
[0049]63后脚盖板631上枢柱
[0050]632下枢柱633限位挡部
[0051]64后脚641盖板部
[0052]642后脚杆部643限位挡部
[0053]65左脚651枢接凸耳
[0054]66右脚661枢接凸耳
[0055]67连接轴68扭转弹簧
[0056]681抵接部69磨擦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58]如图1及图2所示,揭示本实用新型滚动雪花灯效的投射灯的一较佳实施例,该投射灯包含一投射灯装置I以及一支架2,其中:
[0059]如图3至图5所示,该投射灯装置I包含一壳体10、一透明灯罩20、一旋转灯组30以及一控制组件40,其中壳体10具有一开口朝前的容置空间,透明灯罩20是结合螺丝可拆组地组设于壳体10前端开口处,使壳体10与透明灯罩20的组成中形成一密闭的空间。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壳体10与透明灯罩20之间还可装设一防水圈21,使壳体10与透明灯罩20之间具有防止水渗至其组成的内部空间中的功用。旋转灯组30与控制组件40装设于该壳体10与透明灯罩20组成中的空间内,旋转灯组30电连接控制组件40,控制组件40外接一电源线42,电源线42穿出壳体10外,用以连接外部电源,控制组件40能控制旋转灯组30的启动与停止,所述控制组件40外侧还可加装一护盖41。
[0060]如图4、图5、图9以及图10所示,所述旋转灯组30包含一聚光透镜球31、一发光组件32、一连接固定件33以及一马达34,其中:
[0061]所述聚光透镜球31是由二半球壳311组成的中空球体,所述半球壳311表面分布形成多数凸透镜部312,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透镜部312是分布形成于半球壳311内表面。所述聚光透镜球31是能旋转地装设于壳体10与透明灯罩20组成中的空间内。
[0062]所述发光组件32包含一基座321以及至少一个装设于基座321上的LED电路板323,所述LED电路板323包含多个LED元件324,所述LED元件324可为单色光或能受控发出多种不同色光的LED元件324。所述发光组件32是装设于聚光透镜球31内部,所述LED元件324是以其发光端朝向透明灯罩20。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座321具有二斜向装配部322,该二斜向装配部322互为反向倾斜,于该二斜向装配部322各设有一 LED电路板323。
[0063]所述连接固定件33具有一固定部331以及设于固定部331 —侧的连接杆部332,所述连接固定件33以固定部331配合螺丝固定于壳体10内,连接杆部332通过聚光透镜球31固接发光组件32的基座321,用以支撑固定发光组件32。
[0064]所述马达34是固定于壳体10内或进一步利用一马达固定件342配合螺丝将马达34锁固于壳体10,所述马达34包含一旋转轴341,该旋转轴341连接聚光透镜球31,且旋转轴341与连接固定件33的连接杆部332相对于聚光透镜球31中心呈径向相对,马达34能驱动聚光透镜球31绕着连接杆部332与旋转轴341的轴向旋转。
[0065]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支架2可为固定式地插,支架2上端组接于投射灯装置I的壳体10底部,用以支撑投射灯装置I。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为一组兼具地插与三脚架功能的双用途的支架,如图3及图6所示,所述支架2包含一连接组件50以及一架体60,其中:
[0066]所述连接组件50是结合螺丝组设于投射灯装置I的壳体10底部,所述连接组件50包含一球头座51、一球头螺帽52以及一球头连接座53,该球头座51包含一球头座基部511以及一形成球头座基部511上端的球头部512。所述球头螺帽52中具有一螺孔521,球头座51的球头部512可旋转地伸入球头螺帽52的螺孔521。如图6及图7所示,所述球头连接座53包含一连接端部531以及一设于连接端部531下端的结合部532,结合部532具有一开口朝下的球窝槽533,结合部532周面具有螺纹,且结合部532周壁设有至少一槽缝534,使结合部532具有内缩回复弹性,球头连接座53的连接端部531通过螺丝组接于投射灯装置I的壳体10底部,结合部532螺接于球头螺帽52的螺孔521中,球头座51的球头部512位于结合部532的球窝槽533中,通过结合部532套设于球头部512,使球头座51能相对于球头连接座53多方向任意旋转。
[0067]如图2、图6及图8所示,所述架体60包含一组接件61、一脚连接件62、一后脚盖板63、一后脚64、一左脚65、一右脚66、一连接轴67以及一扭转弹簧68。该组接件61是组接于连接组件50的球头座51底部,该组接件61包含一具有上枢接孔612的枢接部611,脚连接件62中设有一下枢接孔621,脚连接件62下端形成至少一个具有穿孔623的枢接凸部622,穿孔623的中心线垂直于下枢接孔621的中心线,脚连接件62设于组接件61的下方,该后脚盖板63具有一上枢柱631与一下枢柱632,上枢柱631与下枢柱632间隔排列,该后脚64包含一盖板部641以及一尖形的后脚杆部642,盖板部641上设有上下间隔排列的孔644、645,后脚盖板63与后脚64的盖板部641是前后相对的设置在组接件61的枢接凸部622与脚连接件62相对两侧,后脚盖板63的上枢柱631穿设于组接件61的上枢接孔612,下枢柱632穿设于脚连接件62的下枢接孔621,且以二螺丝分别穿过后脚64的盖板部641上的孔644、645固接上枢柱631与下枢柱632,所述后脚盖板63上段与后脚64的盖板部641上段各具有一限位挡部633、643,通过限位挡部633、643相对于组接件61的限位,使后脚盖板63、后脚64及脚连接件62能以上枢柱631为轴心相对于组接件61朝后转动一角度及向前旋转至直立状态复位。所述左脚65及右脚66下端为尖形且左右相对排列,左脚65与右脚66上端各至少一个具有穿孔的枢接凸耳651、661,左脚65与右脚66以其上端的枢接凸耳651、661与脚连接件62的枢接凸部622对应排列,且以连接轴67穿设枢接凸部622与枢接凸耳651、661,该扭转弹簧68套设于连接轴67上,扭转弹簧68具有二抵接部681,该二抵接部681分别抵接左脚65与右脚66,左脚65、右脚66位于后脚64前方,于后脚盖板63与后脚64位于直立状态时,左脚65、右脚66、后脚盖板63与后脚64能相对并合成一下端呈尖形的地插,扭转弹簧68被扭转而蓄积弹性能,且左脚65与右脚66上段收合于后脚盖板63与后脚64的盖板部641之间被夹持固定;于后脚盖板63与后脚64向后转动一角度时,左脚65与右脚66通过脚连接件62自后脚盖板63与后脚64之间旋出,通过扭转弹簧68的弹性能而张开,且为后脚盖板63与后脚64的盖板部64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