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吸式电子打火割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3002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射吸式电子打火割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射吸式电子打火割具。
背景技术
在气焊切割操作过程中,原有的射吸式割具在连通进氧口和燃气口后,需 要调节中氧阀,在割具前体产生混合气体,其割具点燃需要外来火源,操作繁 瑣,且操作人员易受伤害。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安全的射吸式电子打火割具。 为了实现上迷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射吸式电子打火割具,包括割嘴、割具前体、高压氧管、混合管、切 割氧阀、中氧阀、燃气阀、进氧口、燃气口、割具中体、手柄,所述手柄内还 设置有电子打火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氧管和混合管之间设置有引火管,所述割具前体内设 置有引火孔。。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打火装置包括电子管、打火石、撞击弹簧、复位弹簧、 杠杆轴、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引火管包括内置引火线。
进一步的,所迷引火管还包括前置点火芯、隔火层,所述内置引火线表面 附有绝缘层和表皮防火金属层。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射吸式割具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 打火的功能,在切割气焊操作过程中,无需外来火源开启点火,其操作方便可 安全点火,在操作过程中也不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包括风力)的影响,不易熄 火,而且可以即时点火。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射吸式电子打火割具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 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l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射吸式电子打火割具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射吸式电子打火割具包括电子打火装置,所述电子打火装置 安装于射吸式割具的手柄10上;所迷电子打火割具还包括引火管4,所述引火 管4安装于高压氧管和混合管之间,其可导出火花,在割具前体产生火源。本 实用新型的射吸式电子打火割具还包括引火孔,设置于割具前体。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打火割具包括割嘴、割具前体、高压氧管、引火管4、 混合管、电子打火装置、切割氧阀7、中氧阀8、燃气阀、手柄IO、进氧口、燃 气口、割具中体13;在所述割具前体内设置引火孔;所述引火管4由前置引火 芯25、隔火层26、表皮防火金属层24、绝缘层14和内置引火线15组成,所述 引火管4设置于高压氧管和混合管之间;所述手柄10内设置有电子打火装置, 所述电子打火装置包括电子管16、打火石17、撞击弹簧18、复位弹簧19、杠 杆轴20、开关27。所述开关27为拨动开关。在引火管4中,出于高温高热对内置引火线15的影响,在引火管4前增加了前置点火芯25和隔火层26,并且 在内置引火线15表面增加绝缘层14和表皮防火金属层24。
操作时,工作人员开启燃气阀之后,拨动所述开关27,从而带动杠杆轴20 运动,压缩撞击弹簧18,拨动之后,复位弹簧19拉动杠杆轴20复位,撞击弹 簧18撞击打火石17,使打火石17撞击电子,16,从而使电子管W产生火花。 引火管4的内置引火线15将火花导出,通过与引火管4相连的割具前体中的燃 气孔渗透出的燃气产生火苗,带动割具工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 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 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 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 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射吸式电子打火割具,包括割嘴、割具前体、高压氧管、混合管、切割氧阀、中氧阀、燃气阀、进氧口、燃气口、割具中体、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内还设置有电子打火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吸式电子打火割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氧 管和混合管之间设置有引火管,所述割具前体内设置有引火孔。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射吸式电子打炎割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打 火装置包括电子管、打火石、撞击弹簧、复位弹簧、杠杆轴、开关。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吸式电子打火割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火管 包括内置引火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吸式电子打火割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火管 还包括前置点火芯、隔火层,所述内置引火线表面附有绝缘层和表皮防火金属 层。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吸式电子打火割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 拨动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吸式电子打火割具,包括割嘴、割具前体、高压氧管、混合管、切割氧阀、中氧阀、燃气阀、进氧口、燃气口、割具中体、手柄,所述手柄内还设置有电子打火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射吸式割具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打火的功能,在切割气焊操作过程中,无需外来火源开启点火,其操作方便可安全点火,在操作过程中也不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包括风力)的影响,不易熄火,而且可以即时点火。
文档编号B23K7/10GK201353674SQ20082010478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2日
发明者吴金荣 申请人:吴金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