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集热管的内管卡具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811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集热管的内管卡具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管装配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管的内管卡具装配机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形式日益严峻,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和责任。太阳能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清洁可再生资源,对其开发利用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途径。太阳能集热管作为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的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太阳能集热管的管体由外管及插设于外管中的内管组成,在外管内腔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内管的固定卡具。现有太阳能集热管的内管固定卡具都是由人工控制安装的,这种安装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效率高,且劳动强度低的太阳能集热管的内管卡具装配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太阳能集热管的内管卡具装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集热管后定位机构、集热管顶升机构、管口定位机构、固定卡转换机构、插杆机构、插杆驱动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一用于输送集热管的集热管输送带;所述集热管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气缸和齿型分隔块,所述顶升气缸安装在机架上, 其动力臂朝向上方且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竖直,所述齿型分隔块固定在顶升气缸的动力臂上端且低于集热管输送带的输送面,其上端设有等高并从前至后排列成齿形的多个左右贯通的直线形分隔凹槽,各分隔凹槽的轴线均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所述的管口定位机构包括管口定位气缸和管口定位构件,所述管口定位气缸安装在机架上,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所述管口定位构件固定在管口定位气缸的动力臂上,其上端设有与齿型分隔块上的各分隔凹槽一一对应的多个左右贯通且等高的定位孔,每个定位孔的轴线均与其对应分隔凹槽的轴线平行且位于同一竖面上, 每个定位孔内均设有一左一右共两个左右贯通的滑套,且每个定位孔内的两个滑套之间均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各左滑套的左套口及各右滑套的右套口均为向外扩张的喇叭形口 ;所述集热管后定位机构包括后定位气缸、后定位板、手轮,所述机架上设有一左右滑动的后定位座、一转动的调节丝杆、一用于监测后定位座滑动距离的刻度尺,所述后定位气缸安装在后定位座上,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且其动力臂的伸缩行程大于待装配集热管的长度,所述后定位板固定在后定位气缸的动力臂上,在后定位板前端固定有一用于托持待装配集热管的托管座,所述调节丝杆通过螺纹连接后定位座, 调节丝杆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所述手轮与调节丝杆轴接;[0010]所述固定卡转换机构包括转换气缸、双杆气缸和过渡体,所述机架上设有一前后滑动的转换平台,及用于转换平台滑动导向的直线形转换导轨,所述转换气缸安装在机架上,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前后向的水平轴线,且其动力臂与转换平台固接;所述双杆气缸安装在转换平台上,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所述过渡体固定在双杆气缸的动力臂上,且在过渡体上设有与管口定位构件上的定位孔一一对应的多个向右开口的固定卡过渡槽,各固定卡过渡槽的轴线与管口定位构件上的各定位孔的轴线等高,且各固定卡过渡槽的轴线之间的间距与管口定位构件上的各定位孔的轴线之间的间距一致;所述插杆驱动机构包括插杆电机和直线形插杆齿条,所述机架上设有一左右滑动的插杆平台,及用于插杆平台滑动导向的直线形插杆导轨,所述插杆齿条固定在机架上,且与插杆导轨平行,所述插杆平台上设有一转动的插杆直齿轮,该插杆直齿轮与插杆齿条齿合;所述插杆电机安装在插杆平台上,其动力轴传动连接插杆直齿轮;所述插杆机构包括推杆气缸,所述插杆平台上设有与管口定位构件上的定位孔一一对应的多支左右两端开口的直形空心插管,所述空心插管的长度大于待装配集热管的长度,每根空心插管的轴线均与对应定位孔的轴线重合,所述推杆气缸安装在插杆平台上, 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每根空心插管中均设有一左右滑动的推杆,各推杆的左端各设有一向左开口的圆管形插管头,右端均与推杆气缸的动力臂固接,每个插管头的外壁上均轴对称设有两个托轮,每根推杆的左端均套设有0型橡胶圈及0型毛刷圈;所述机架上装有用于控制各机构运行的电控箱,及配合电控箱控制各机构运行的多个光电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集热管的内管卡具装配机,利用电控箱控制各机构运行,光电传感器与各个机构之间的配合,能将内管卡具自动安装在太阳能集热管的内腔端部,整个安装过程中人工介入很少,具有安装效率高,且劳动强度低的有益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太阳能集热管的内管卡具装配机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太阳能集热管的内管卡具装配机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太阳能集热管的内管卡具装配机中的管口定位机构的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太阳能集热管的内管卡具装配机中的固定卡转换机构的主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太阳能集热管的内管卡具装配机中的插杆机构及插杆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0021]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太阳能集热管的内管卡具装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在机架1上的集热管后定位机构、集热管顶升机构、管口定位机构3、固定卡转换机构5、插杆机构7、插杆驱动机构6 ;所述机架1上设有一用于输送集热管的集热管输送带11 ;所述集热管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气缸21和齿型分隔块22,所述顶升气缸21安装在机架1上,其动力臂朝向上方且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竖直,所述齿型分隔块22固定在顶升气缸21的动力臂上端且低于集热管输送带11的输送面,其上端设有等高并从前至后排列成齿形的多个左右贯通的直线形分隔凹槽,各分隔凹槽的轴线均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所述的管口定位机构包括管口定位气缸31和管口定位构件32,所述管口定位气缸31安装在机架1上,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所述管口定位构件 32固定在管口定位气缸31的动力臂上,其上端设有与齿型分隔块22上的各分隔凹槽一一对应的多个左右贯通且等高的定位孔33,每个定位孔33的轴线均与其对应分隔凹槽的轴线平行且位于同一竖面上,每个定位孔33内均设有一左一右共两个左右贯通的滑套,且每个定位孔33内的两个滑套之间均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各左滑套的左套口及各右滑套的右套口均为向外扩张的喇叭形口;所述集热管后定位机构包括后定位气缸41、后定位板、手轮43,所述机架1上设有一左右滑动的后定位座45、一转动的调节丝杆44、一用于监测后定位座滑动距离的刻度尺,所述后定位气缸41安装在后定位座45上,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且其动力臂的伸缩行程大于待装配集热管的长度,所述后定位板固定在后定位气缸41 的动力臂上,在后定位板前端固定有一用于托持待装配集热管的托管座42,所述调节丝杆 44通过螺纹连接后定位座45,调节丝杆44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所述手轮 43与调节丝杆44轴接;所述固定卡转换机构包括转换气缸51、双杆气缸M和过渡体55,所述机架1上设有一前后滑动的转换平台53,及用于转换平台53滑动导向的直线形转换导轨52,所述转换气缸51安装在机架1上,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前后向的水平轴线,且其动力臂与转换平台53固接;所述双杆气缸M安装在转换平台53上,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所述过渡体阳固定在双杆气缸M的动力臂上,且在过渡体55上设有与管口定位构件32上的定位孔33 —一对应的多个向右开口的固定卡过渡槽56,各固定卡过渡槽56的轴线与管口定位构件32上的各定位孔33的轴线等高,且各固定卡过渡槽56的轴线之间的间距与管口定位构件32上的各定位孔33的轴线之间的间距一致;所述插杆驱动机构包括插杆电机61和直线形插杆齿条64,所述机架1上设有一左右滑动的插杆平台65,及用于插杆平台65滑动导向的直线形插杆导轨63,所述插杆齿条64 固定在机架1上,且与插杆导轨63平行,所述插杆平台65上设有一转动的插杆直齿轮62, 该插杆直齿轮62与插杆齿条64齿合;所述插杆电机61安装在插杆平台65上,其动力轴传动连接插杆直齿轮62 ;所述插杆机构包括推杆气缸71,所述插杆平台65上设有与管口定位构件32上的定位孔33 —一对应的多支左右两端开口的直形空心插管72,所述空心插管72的长度大于待装配集热管的长度,每根空心插管72的轴线均与对应定位孔33的轴线重合,所述推杆气缸71安装在插杆平台65上,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每根空心插管 72中均设有一左右滑动的推杆73,各推杆73的左端各设有一向左开口的圆管形插管头74, 右端均与推杆气缸71的动力臂固接,每个插管头74的外壁上均轴对称设有两个托轮,每根推杆的左端均套设有0型橡胶圈及0型毛刷圈;所述机架1上装有用于控制各机构运行的电控箱(图中未示),及配合电控箱控制各机构运行的多个光电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实施在初始状态下,顶升气缸的动力臂、后定位气缸的动力臂及推杆气缸的动力臂均处于缩回状态,管口定位气缸的动力臂、转换气缸的动力臂、双杆气缸的动力臂均处于伸出状态,此时过渡体位于机架前方;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工作流程如下1)待装配集热管放置在集热管输送带上,通过集热管输送带将待装配集热管输送至装配位置;2)光电传感器检测到装配位置上的待装配集热管满位后,顶升气缸的动力臂伸出,使齿型分隔块上升至将装配位置的各待装配集热管向上托离集热管输送带,各待装配集热管则在齿型分隔块上升过程中分别滚入齿型分隔块的各分隔凹槽内;3)光电传感器检测到齿型分隔块顶升至各待装配集热管的轴线与管口定位构件上的定位孔等高后,管口定位气缸的动力臂缩回,使管口定位构件上各定位孔内的左滑套分别紧扣在各待装配集热管的右端管口上;4)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管口定位构件上各定位孔内的左滑套紧扣各待装配集热管的右端管口后,后定位气缸的动力臂伸出,使后定位板上的托管座托持住待装配集热管的左端,此时各待装配集热管被定位在机架上,并分别对准与各空心插管,各待装配集热管之间的长度误差也通过各定位孔内的两个滑套之间的连接弹簧消除;5)人工在过渡体的各固定卡过渡槽内各放置一个固定卡具;6)转换气缸的动力臂缩回,使过渡体向后移动至各固定卡过渡槽分别对准各空心插管;7)双杆气缸的动力臂缩回,使过渡体上各固定卡过渡槽内的各固定卡具分别插入到各推杆左端的插管头内;8)双杆气缸的动力臂、转换气缸的动力臂依次缩回,使过度体回复至机架前方的初始位置;9)插杆电机正转,使插杆平台左移,进而带动各空心插管及各推杆分别插入各待装配集热管内,直至到达各待装配集热管管腔的左端;在各空心插管及各推杆进入待装配集热管后,通过各插管头外壁的托轮滚动能防止各插管头与集热管内壁碰擦,各推杆左端的0型橡胶圈及0型毛刷圈能使插管头进入集热管后能稳定在集热管轴心部位;10)推杆气缸的动力臂伸出,同时插杆电机慢速反转,使插杆平台慢速右移,使各推杆向左伸出,将各推杆左端插管头内的各固定卡具推入各集热管管腔的左端;11)推杆气缸的动力臂缩回,使各推杆右移回至各空心插管左端,同时插杆电机快速反转,使插杆平台快速右移,直至回复至初始位置;12)管口定位气缸的动力臂伸出,使各集热管的右端管口从管口定位构件上各定位孔内脱出,后定位气缸的动力臂缩回,使后定位板上的托管座释放各集热管的左端;13)顶升气缸的动力臂缩回,使齿型分隔块下降并带动各集热管回到集热管输送带上;14)集热管输送带带动已装配完毕的集热管移出机架。本实用新型实施中,通过转动手轮带动调节丝杆转动,能带动后定位座左右滑动, 以适应不同长度集热管的装配,后定位座的滑动距离可通过刻度尺来监测。
权利要求1. 一种太阳能集热管的内管卡具装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集热管后定位机构、集热管顶升机构、管口定位机构、固定卡转换机构、插杆机构、插杆驱动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一用于输送集热管的集热管输送带;所述集热管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气缸和齿型分隔块,所述顶升气缸安装在机架上,其动力臂朝向上方且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竖直,所述齿型分隔块固定在顶升气缸的动力臂上端且低于集热管输送带的输送面,其上端设有等高并从前至后排列成齿形的多个左右贯通的直线形分隔凹槽,各分隔凹槽的轴线均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所述的管口定位机构包括管口定位气缸和管口定位构件,所述管口定位气缸安装在机架上,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所述管口定位构件固定在管口定位气缸的动力臂上,其上端设有与齿型分隔块上的各分隔凹槽一一对应的多个左右贯通且等高的定位孔,每个定位孔的轴线均与其对应分隔凹槽的轴线平行且位于同一竖面上,每个定位孔内均设有一左一右共两个左右贯通的滑套,且每个定位孔内的两个滑套之间均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各左滑套的左套口及各右滑套的右套口均为向外扩张的喇叭形口 ;所述集热管后定位机构包括后定位气缸、后定位板、手轮,所述机架上设有一左右滑动的后定位座、一转动的调节丝杆、一用于监测后定位座滑动距离的刻度尺,所述后定位气缸安装在后定位座上,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且其动力臂的伸缩行程大于待装配集热管的长度,所述后定位板固定在后定位气缸的动力臂上,在后定位板前端固定有一用于托持待装配集热管的托管座,所述调节丝杆通过螺纹连接后定位座,调节丝杆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所述手轮与调节丝杆轴接;所述固定卡转换机构包括转换气缸、双杆气缸和过渡体,所述机架上设有一前后滑动的转换平台,及用于转换平台滑动导向的直线形转换导轨,所述转换气缸安装在机架上,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前后向的水平轴线,且其动力臂与转换平台固接;所述双杆气缸安装在转换平台上,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所述过渡体固定在双杆气缸的动力臂上,且在过渡体上设有与管口定位构件上的定位孔一一对应的多个向右开口的固定卡过渡槽,各固定卡过渡槽的轴线与管口定位构件上的各定位孔的轴线等高, 且各固定卡过渡槽的轴线之间的间距与管口定位构件上的各定位孔的轴线之间的间距一致;所述插杆驱动机构包括插杆电机和直线形插杆齿条,所述机架上设有一左右滑动的插杆平台,及用于插杆平台滑动导向的直线形插杆导轨,所述插杆齿条固定在机架上,且与插杆导轨平行,所述插杆平台上设有一转动的插杆直齿轮,该插杆直齿轮与插杆齿条齿合;所述插杆电机安装在插杆平台上,其动力轴传动连接插杆直齿轮;所述插杆机构包括推杆气缸,所述插杆平台上设有与管口定位构件上的定位孔一一对应的多支左右两端开口的直形空心插管,所述空心插管的长度大于待装配集热管的长度, 每根空心插管的轴线均与对应定位孔的轴线重合,所述推杆气缸安装在插杆平台上,其动力臂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左右向的水平轴线,每根空心插管中均设有一左右滑动的推杆,各推杆的左端各设有一向左开口的圆管形插管头,右端均与推杆气缸的动力臂固接,每个插管头的外壁上均轴对称设有两个托轮,每根推杆的左端均套设有0型橡胶圈及0型毛刷圈;所述机架上装有用于控制各机构运行的电控箱,及配合电控箱控制各机构运行的多个光电传感器。
专利摘要一种太阳能集热管的内管卡具装配机,涉及太阳能集热管装配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提高安装效率,及降低劳动强度的技术问题。该装配机包括机架,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集热管后定位机构、集热管顶升机构、管口定位机构、固定卡转换机构、插杆机构、插杆驱动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一用于输送集热管的集热管输送带;所述集热管顶升机构用于顶升集热管及将集热管整理齐整,所述管口定位机构及集热管后定位机构用于将集热管定位,所述固定卡转换机构用于将固定卡具装入插杆机构,所述插杆机构及插杆驱动机构用于将固定卡具装集热管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机,安装效率高,且劳动强度低。
文档编号B23P19/04GK202070898SQ20112014340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丁鸿年, 俞永祥, 涂德磊, 肖培彦, 黄亮 申请人:上海星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