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mm钢板轧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0512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5mm钢板轧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工业板材轧制工艺,特别涉及用中厚板轧机轧制的一种5_钢板轧制工艺。
背景技术
公称厚度5mm钢板一般由热连轧机轧制,但轧制出的钢板切边宽度彡2000mm,而且只能生产普通钢种,钢板平直度、表面质量相对较差,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为生产宽度大于2000mm的5mm切边钢板,人们尝试用中厚板轧机来轧制。中厚板轧机设计中所轧制钢板的规格一般为板宽600 4850mm,厚度6 200mm。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用中厚板轧机轧制< 7mm的钢板会出现浪形、镰刀弯、刮框、轧废等诸多问题,生产特别不稳定,成 材率低,不能形成批量生产能力,生产成本高。主要原因是< 7mm薄宽钢板轧制状态不易稳定,温降非常快,对辊型、轧制条件要求非常高,在高速轧制薄板时,液压AGC系统存在细微的波动,稳定性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中厚板轧机在轧制< 7_薄宽钢板时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及不能形成批量生产能力,而提出一种突破中厚板轧机设计厚度的一种5_钢板轧制工艺,它可有效解决现有中厚板轧机轧制< 7mm薄宽钢板时所存在的诸如轧制不稳定、浪形、镰刀弯、刮框、轧废等问题,轧件能顺利轧制,5mm目标板同板差控制在±0. 06mm,异板差控制在±0. 15mm,可产出合格的产品且形成批量生产能力。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5_钢板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
(I)板坯的出炉温度彡1150°C,终轧温度彡820 0C ;
(2)坯料厚度90 210_,轧后毛板宽度彡2630_、长度彡32m;
(3)轧制道次设为11 15道次;
(4)在轧制5_目标板前,应连续轧制时间I.5小时以上,使工作辊热凸度稳定;开轧目标板前,应先按由厚至薄的顺序轧制10 15块其它规格的板材,而且至少最后4块的厚度彡8mm,使模型自适应系数逐步接近到5mm板的轧制状态;
(5)最后3道次采用递减控制压下量,轧制力逐道下降,控制板形,最后道次轧制力设定值为轧机最大轧制力的O. 31 O. 50倍,道次间轧制力自适应系数设为O. 35 O. 45 ;
(6)输送辊道线速度与轧机工作辊线速度匹配,最后3道出口侧输送辊道线速度比轧机工作辊线速度快3 5%,入口侧输送辊道速度比轧机工作辊线速度慢3 5%,避免钢板堆叠。所述坯料厚度彡150mm时轧制道次设为13 15道次,坯料厚度< 150mm时,轧制道次设为11 13道次。所述支承辊采用正辊型,双曲线形式,凸度为+0. 2(T+0. 30mm ;工作辊辊型,双曲线形式,凸度_0. 20 +0. 15mm。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由于采取了上述有效措施,在5_目标板的轧制过程中,轧制稳定,轧件无波浪、飘曲、镰刀弯、刮框、轧废等诸多问题;轧件能顺利轧制,5mm目标板同板差在±0. 06mm,异板差在±0. 15mm,可批量生产出合格产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实施例I :
工作棍换棍后连续轧制143块厚度为15 6. Omm之间的钢板,由厚至薄安排,最后5块钢板的目标厚度为8mm。轧制5 X 2100mm板的还料厚度为90mm,轧制道次设为11道 次(其中粗轧4道,精轧7道)。支承辊已使用5天,工作辊已使用4小时。轧件出炉温度为 1165°C,终轧温度 864°C。最后道次压下量根据轧制情况调整为O. 00 O. 60mm,轧制力初设为25000KN以内。轧件、轧辊及轧制工艺参数见列表(轧制参数测量值为轧件中间的测量平均值)
1)5mm板轧制参数(粗轧轧制阶段)
权利要求
1.一种5mm钢板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 (1)板坯的出炉温度≥1150°C,终轧温度≥8200C ; (2)坯料厚度90 210_,轧后毛板宽度≤2630_、长度≤32m; (3)轧制道次设为11 15道次; (4)在轧制5_目标板前,应连续轧制时间I.5小时以上,使工作辊热凸度稳定;开轧目标板前,应先按由厚至薄的顺序轧制10 15块其它规格的板材,而且至少最后4块的厚度≤8mm,使模型自适应系数逐步接近到5mm板的轧制状态; (5)最后3道次采用递减控制压下量,轧制力逐道下降,控制板形,最后道次轧制力设定值为轧机最大轧制力的O. 31 O. 50倍,道次间轧制力自适应系数设为O. 35 O. 45 ; (6)输送辊道线速度与轧机工作辊线速度匹配,最后3道出口侧输送辊道线速度比轧机工作辊线速度快3 5%,入口侧输送辊道速度比轧机工作辊线速度慢3 5%,避免钢板堆叠。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5mm钢板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还料厚度>150mm时轧制道次设为13 15道次,坯料厚度< 150mm时,轧制道次设为11 13道次。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5mm钢板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辊采用正辊型,双曲线形式,凸度为+0. 2(T+0. 30mm ;工作辊辊型,双曲线形式,凸度-O. 20 +0.15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冶金工业板材轧制工艺,公开了一种5mm钢板轧制工艺,它对坯料的出炉温度、终轧温度、坯料厚度、轧制道次、轧制力、道次间轧制力自适应系数、相对凸度、输送辊道线速度与轧机工作辊线速度匹配进行了相应设定。它解决了现有中厚板轧机在试验轧制≤7mm薄宽钢板时常出现的波浪、飘曲、镰刀弯、刮框、轧废等诸多问题,它使轧制稳定并可批量生产出优质合格产品。
文档编号B21B1/22GK102962253SQ2012105230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9日
发明者周焱民, 周国林, 龚红根, 胡贵清, 李学明, 谢爱平, 周勇, 李春敏, 舒小兵, 刘毅鹏, 黄林森, 肖颖 申请人: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