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校直器轮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648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校直器轮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ー种金属制品生产用产品,尤其是一种校直器的附件校直器轮组装置。
技术背景 在金属制品钢丝、铝丝等金属丝生产过程中,使用エ字轮或线架进行收放线,在收放线过程中,金属丝的圈径质量需要控制,一般圈径过小都会有质量问题,传统的校直器轮子,轮子的周向上凹槽底部都是U型,U型凹槽的校直器轮子使用过程中,金属丝在经过U型凹槽时会发生打滑、扭转,金属丝受カ不均匀而导致圈径无法调整、圈径偏小、在使用线架放线时会出现金属丝打滑而断丝的问题。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校直器轮子在使用中产生的金属丝打滑、扭转、受カ不均匀的问题,本专利提出ー种新型的校直器轮组。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为ー种新型校直器轮组,由校直器轮子I、轴承2、轮轴3组成,校直器轮子I通过轴承2连接在轮轴3上,校直器轮子I沿周向设置有凹槽4,所述的凹槽4为V型槽。更进一歩,凹槽4的V型槽槽底夹角为90°。本专利采用了 V型凹槽的技术方案,V型槽的下顶点由凹槽两侧边向下收束相交形成,在校直器作业时,不论金属丝的直径为多少,金属丝沿V型槽侧边滑至槽底,都能够在槽底获得V型槽的固定夹持和支撑效果,固定更加稳固,受カ均匀,不会出现打滑、扭转和受カ不均的问题,使用时金属丝的圈径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图I为本专利轮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校直器轮组结构侧剖图。图3为现有校直器轮组结构侧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所示,本专利的校直器轮组由校直器轮子I、轴承2、轮轴3组成,校直器轮子I通过轴承2连接在轮轴3上,校直器轮子I可绕轮轴3转动,校直器轮子I沿周向设置有凹槽4,所述的凹槽4为V型槽,使用时将金属丝卡入凹槽4中。更进一歩,凹槽4的V型槽槽底夹角为90°。图3为目前普通的校直器轮组结构剖视图,图中可见校直器轮子凹槽为U型槽,凹槽的底面具有一定的角度,金属丝经过U型槽校直器轮子吋,校直器轮壁与金属丝的接触点在U型槽转弯区、接触面小、金属丝在U型槽里上下、左右浮动、对金属丝的压应カ和反向摩擦力就小,故会出现打滑和扭转现象,本专利将凹槽从U型改为V型、而且角度为90度角,改为V型后,金属丝与槽壁的接触点在V型槽两边、在V型槽里与槽壁的接触面积大、金属丝受到的压应カ和反向摩擦力就大,金属丝在经过校直器轮子时受カ均匀、不会出现打滑、扭转和受カ不均的问题,金属丝的圈径能得到控制,校直效果就好。·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校直器轮组,其特征在于由校直器轮子(I)、轴承(2)、轮轴(3)组成,校直器轮子(I)通过轴承(2)连接在轮轴(3)上,校直器轮子(I)沿周向设置有凹槽(4),所述的凹槽(4)为V型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校直器轮组,其特征在于凹槽(4)的V型槽槽底夹角为9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直器的附件校直器轮组装置,由校直器轮子1、轴承2、轮轴3组成,校直器轮子1通过轴承2连接在轮轴3上,校直器轮子1沿周向设置有凹槽4,所述的凹槽4为V型槽。本实用新型对金属丝的固定更加稳固,受力均匀,不会出现打滑、扭转和受力不均的问题,使用时金属丝的圈径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文档编号B21F1/02GK202762915SQ201220487899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4日
发明者林国清, 陶剑岗, 李建强 申请人:泰州宏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