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井盖板钻孔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22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石油钻井盖板钻孔专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井盖板钻孔专机,属于机械工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加工石油钻井盖板钻紧孔的时候,通常由两个工序组成。现将工件装夹在一个钻机上,先用大孔径钻头钻孔,钻完后将大孔径钻头替换成小孔径钻头,或者将工件拆下重新装夹在安装有小孔径钻头的钻机上完成钻孔。目前这种工件钻孔加工形式效率低,而且由于涉及钻头的替换或者工件的二次装夹,装配误差导致钻紧孔的同轴度不能得到保证,容易导致废品的产生,加工效率低下,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高精度加工石油钻井盖板工件钻紧孔的专机。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石油钻井盖板钻孔专机,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底板,固定底板上水平设有直线导轨,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置有大孔径的固定位钻头装置、小孔径的固定位钻头装置、工件及定位夹具,所述大孔径的固定位钻头装置、小孔径的固定位钻头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的两侧,在直线导轨上所述大孔径的固定位钻头装置及小孔径的固定位钻头装置之间设有工件及夹具。所述大孔径的固定定位钻头装置包括大孔径固定钻头及大孔径固定钻头驱动电机,所述小孔径的固定定位钻头装置包括小孔径固定钻头及小孔径固定钻头驱动电机。所述直线导轨上还设有限制钻头进刀量的左限位顶杆和右限位顶杆。
`[0007]所述的夹具包括定位工件两侧的定位芯棒和定位中空端面的定位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将工件放置在固定夹具上,且在钻机底座上夹具两侧设置不同孔径的钻头,加工时,先用大孔径钻头钻孔,钻完后通过左侧小孔径钻头钻孔,本实用新型无需重新替换钻头或者二次装夹工件,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都得到很大的提闻。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力 15的钻头,2为Φ 5的钻头、3为工件、4为夹具、5为右限位顶杆、6为左限位顶杆、7为直线导轨、8为底座、9为小孔径固定钻头驱动电机、10为大孔径固定钻头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8和设置在底座8上面的直线导轨7,固定底座板上设置有夹紧工件的夹具4,机架上位于工件钻紧孔的右侧设有大孔径的固定位3钻头1,机架上位于工件钻紧孔的左侧设有小孔径的固定位4钻头2 ;所述夹具包括定位工件两侧的定位芯棒和定位中空端面的定位块。本实用新型夹具的定位加紧机构装载夹具底座8上,通过直线导轨7左右两侧的钻头可以自由移动,直线导轨7上装有左限位顶杆6和右限位顶杆5,加工时起限制沿轴向移动的作用,通过定位棒和定位块,工件以夹具端面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本实用新型工件上夹具4后,夹具夹紧工件后,调节左限位顶杆6和右限位顶杆5的位置,右侧电机10带动右侧Φ 15钻头I向左侧运动,并对工件3进行钻孔切削,直至遇到右限位顶杆5。钻完之后,右侧电机10带动右侧Φ 15钻头I向右运动的同时,左侧电机带动左侧Φ 5钻头2向右运动,并对工件3进行钻孔切削,直至遇到左限位顶杆6,钻孔完毕。
权利要求1.油钻井盖板钻孔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底板,固定底板上水平设有直线导轨(7),在所述直线导轨(7)上设置有大孔径的固定位钻头装置、小孔径的固定位钻头装置、工件(3)及定位夹具(4),所述大孔径的固定位钻头装置、小孔径的固定位钻头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的两侧,在直线导轨上所述大孔径的固定位钻头装置及小孔径的固定位钻头装置之间设有工件(3)及夹具(4)。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钻井盖板钻孔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径的固定定位钻头装置包括大孔径固定钻头及大孔径固定钻头驱动电机(9),所述小孔径的固定定位钻头装置包括小孔径固定钻头及小孔径固定钻头驱动电机(10)。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钻井盖板钻孔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7)上还设有左限位顶杆(6)和右限位顶杆(5)。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钻井盖板钻孔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4)包括定位工件两侧的定位芯棒和定位中空端面的定位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井盖板钻孔专机,属于机械工件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一种石油钻井盖板钻孔专机,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固定底板,固定底板上设置有夹紧工件的夹具和直线导轨,机架上位于工件钻紧孔的右侧设有大孔径的固定位钻头,机架上位于工件钻紧孔的左侧设有小孔径的固定位钻头;所述夹具包括定位工件两侧的定位芯棒和定位中空端面的定位块。本实用新型将工件放置在夹具上,且在钻机上设置不同孔径的钻头,使用时先用右侧大孔径钻头钻孔,再使用左侧小孔径钻头钻孔。本实用新型无需重新替换钻头或二次装夹工件,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高。
文档编号B23B41/02GK202921958SQ20122054552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
发明者王其, 唐慧强, 张自嘉, 杨常松 申请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