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长窄条长桁防变形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02221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细长窄条长桁防变形加工方法
细长窄条长桁防变形加工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工装防变形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细长窄条长桁工装是由很多部件组合而成,此工装用于复合材料的成型,此工装各部件的六面均贴合零件,而且各面均不垂直平行,有些部件还存在开闭角现象,所以都要进行数控加工,但是由于各部件的外形尺寸属于细长条类(尺寸如30mm*30mm*800mm高*宽*长),工件刚性较差,在数控加工时工装极易产生变形,而且变形量随各件长度逐渐加大。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细长窄条长桁防变形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细长窄条长桁防变形加工方法,先查看各部件外形尺寸及数控要加工的型面,确定工件型面尺寸后,毛料留加工量为;然后按下述步骤加工: O刨削加工:先查看各部件外形尺寸及数控要加工的型面,根据各部件外形尺寸和要加工的数控型面,由刨床去除黑皮及大量,各面留加工量6-7_ ; 2)热处理:烟火去应力; 3)钳工校平:热处理之后会产生局部变形,用钳工校平; 4)磨工加工:磨工磨数控加工的基准面,保证平行垂直; 5)钳工装工具板:钳工在磨后的数控基准面装工具板,用于数控的装夹; 6)数控第一次加工:留加工量3-4mm; 7)钳工校平:保证数控基准面水平; 8)数控第2次加工:留打光面; 9)测量:测量数控加工后的型面; 10)钳工打光:钳工修研打光型面,整个加工完成。
根据各部件外形尺寸及数控要加工的型面,在下料时留加工余量,在刨床工序结束后,要进行焖火去除部件内部应力,为防止变形过大,焖火之后要进行钳工的校平工序;数控应分两次加工,第一次加工留余量3-4mm,进行钳工校平,之后再进行第2次数控加工,如果工件过长,可相应的增加数控次数,但要注意加工余量的选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成功的避免了以往加工中出现的重复测量、反复计算残余量、数次周转于数控铣床与测量机之间产生的误差累积及变形问题,有效地解决了细长窄条长桁加工时质量问题,提高了细长条类工装产品的合格率和精度,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细长窄条长桁的三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细长窄条长桁防变形加工方法
如图1所示的细长窄条长祐%尺寸高*宽*长为25mm*25mm*720mm,加工方法如下:先查看各部件外形尺寸及数控要加工的型面,确定工件型面尺寸后,毛料长宽尺寸应留加工量为10mm-15mm,这样适于热处理及数控的多次加工,毛料尺寸由此确定;
O刨削加工:先查看各部件外形尺寸及数控要加工的型面,根据各部件外形尺寸和要加工的数控型面,在下料时留加工余量,由刨床去除毛料焊渣及加工多余量,各面留加工量6_7mm ;
2)热处理:焖火去应力,焖火工艺为将工件置于炉子中加热到800°C,然后随炉子温度自然冷却至室温,目的是消除工件内部应力,减小加工时产生的形变量;
3)钳工校平:热处理之后会产生局部变形,需钳工校平;
4)磨工加工:磨工磨数控加工的基准面,保证平行垂直;
5)钳工装工具板:钳工在磨后的数控基准面装工具板,工具板为厚度平行的方钢板,与被加工工件采用螺栓连接,用于数控的装夹;
6)数控第一次加工:留加工量3-4mm;
7)钳工校平:保证数控基准面水平;
8)数控第2次加工:留打光面;
9)测量:测量数控加工后的型面;
10)钳工打光:钳工修研打光型面,整个加工完成。
权利要求
1.细长窄条长桁防变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查看各部件外形尺寸及数控要加工的型面,确定工件型面尺寸后,毛料留加工量为10mm-15mm ;然后按下述步骤加工: O刨削加工:先查看各部件外形尺寸及数控要加工的型面,根据各部件外形尺寸和要加工的数控型面,由刨床去除黑皮及大量,各面留加工量6-7_ ; 2)热处理:烟火去应力; 3)钳工校平:热处理之后会产生局部变形,用钳工校平; 4)磨工加工:磨工磨数控加工的基准面,保证平行垂直; 5)钳工装工具板:钳工在磨后的数控基准面装工具板,用于数控的装夹; 6)数控第一次加工:留加工量3-4mm; 7)钳工校平:保证数控基准面水平; 8)数控第2次加工:留打光面; 9)测量:测量数控加工后的型面; 10)钳工打光:钳工修研打光型面,整个加工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长窄条长桁防变形加工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毛料留加工量为10mm-15mm,经过1)刨削加工;2)热处理;3)钳工校平;4)磨工加工;5)钳工装工具板;6)数控第一次加工;7)钳工校平;8)数控第2次加工;9)测量;10)钳工打光;整个加工完成。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细长窄条长桁加工时变形严重的问题,提高了细长条类工装产品的合格率和精度,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3P15/00GK103143897SQ20131008932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0日
发明者王宝龙, 彭飞 申请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