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74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包含一个座体、一个能移动且安装于该座体的模座、一个枢设于该座体的扇形齿轮、一个能使该扇形齿轮连动该模座的连杆组、一个驱动单元及一个助力压缸,该扇形齿轮具有一个弧面及数个沿该弧面设置的齿部,该驱动单元具有一个伺服马达、一支受该伺服马达带动的导螺杆、一个螺合于该导螺杆的螺合座及一个固设于该螺合座且与该扇形齿轮啮合的滑座,该助力压缸连结于该座体与该滑座之间,并具有一个缸体及一个能相对于该缸体伸缩的活塞杆。利用合力相同的条件下,合并该助力压缸的出力,因此能减小该伺服马达的出力,所以能选用功率、规格较小的伺服马达,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专利说明】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管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一种弯管机的夹持装置( 申请人:所提申的中国台湾公开编号第201139009号 案),包含一个夹模座及一个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具有一个驱动件、一个受该驱动件带动 且为扇形齿轮的主动件、一个受该主动件掣动的受掣件及一个连杆组,当该驱动件驱动该 主动件,能使该受掣件由一个第一位置旋摆至一个第二位置,且利用该连杆组牵动该夹模 座及该夹模块由一个开模状态操作成一个夹模状态。该驱动件可为压缸,或可为一个伺服 马达及一支受该伺服马达所带动的导螺杆,该主动件螺合于该驱动件的导螺杆上且与该受 掣件互相啮合。
[0003]虽然,上述的驱动件进行换模时,利用该伺服马达与导螺杆的配合能使位置控制 精准、寸动控制容易执行,但是伺服马达也会产生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4]另外,中国台湾证书号M275898号专利案,其驱动器是利用一个伺服马达带动一 个传动齿轮、一个扇形齿轮及一个旋臂组,这种驱动器也有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伺服马达负载、规格及降低成本的弯管机 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
[0006]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包含一个座体、一个模座、一个扇形 齿轮、一个连杆组、一个驱动单元及一个助力压缸,该模座能移动且安装于该座体,该扇形 齿轮枢设于该座体,并具有一个弧面及数个沿该弧面设置的齿部,该连杆组能使该扇形齿 轮连动该模座,该驱动单元具有一个安装于该座体的伺服马达、一支受该伺服马达带动且 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导螺杆、一个螺合于该导螺杆的螺合座及一个固设于该螺合座的滑座, 该滑座具有一个与该导螺杆平行设置且与所述齿部啮合的齿排,该助力压缸与该导螺杆平 行设置且连结于该座体与该滑座之间,并具有一个缸体及一个能相对于该缸体伸缩的活塞 杆,该缸体与该活塞杆其中一者连结于该座体,另一者连结于该滑座。
[0007]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该驱动单元还具有一个设置于该座 体与该滑座之间的线性滑轨组,该线性滑轨组具有一对固设于该座体的轨道及两对分别固 设于该滑座两侧且与所述轨道嵌套的滑动件。
[0008]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该驱动单元的滑座具有一个供该螺 合座锁固定位的导块及一个连结于该导块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置部,该横置部与该导螺 杆平行设置,且该齿排设置于该横置部,该助力压缸与该横置部对应地分设于该导螺杆的 下方与上方。
[0009]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该驱动单元的伺服马达沿水平方向 设置。[0010]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该座体还具有一个设于其中一侧的内侧端部及一个设于另一侧的外侧端部,该驱动单元的伺服马达趋近于该内侧端部。
[0011]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该连杆组具有一支枢接于该扇形齿轮与该模座之间的出力连杆,该座体具有一个顶面及一个设于该顶面的导轨组,该模座能沿该导轨组滑动。
[0012]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该连杆组具有一支枢接于该扇形齿轮与该模座之间的出力连杆、一支枢接于该座体与该模座之间的第一连杆及一支枢设于该座体与该模座之间且平行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连杆。
[0013]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该驱动单元还具有一个设置于该伺服马达与该导螺杆之间的传动轮组,该伺服马达具有一个输出轴,该传动轮组具有一个固设于该输出轴的主动轮、一个固设于该导螺杆的被动轮及一条绕设于该主动轮与该被动轮的皮带。
[0014]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还包含一个方向控制阀及一个控制器,该方向控制阀连接于该助力压缸与该控制器之间,且能控制该助力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或缩入,该控制器能同步以一个第一讯号控制该方向控制阀,且以一个第二讯号控制该伺服马达。
[0015]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该座体能为弯管臂与弯管机的机头二者其中之一,当该座体为弯管臂时,该模座为对应于该弯管臂的夹模座,当该座体为机头时,该模座为对应于该机头的导模装置。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合力相同的条件下,且合并该驱动单元与该助力压缸的出力,因此能减小该伺服马达的出力,能降低该伺服马达的负载、规格,且能降低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平面组合图;
[0018]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驱动单元与一个助力压缸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19]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控制流程示意图;
[0020]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夹模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平面组合图;
[0022]图6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夹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4]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10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能配合一个主轮模200并能对一支管件300产生平移式的夹持动作,该夹持机构100包含一个座体10、一个模座20、一个扇形齿轮30、一个连杆组40、一个驱动单元50、一个助力压缸60、一个方向控制阀70及一个控制器80。[0025]本实施例的座体10可为一个弯管臂,并具有一个顶面11、一个沿水平设置且设于 该顶面11的导轨组12、一支设于该导轨组12下方的枢轴13、一个设于该枢轴13 —侧的内 侧端部14及一个设于该枢轴13另一侧的外侧端部15。
[0026]本实施例的模座20为一个对应弯管臂的夹模座,能移动且安装于该座体10顶部, 且能沿该导轨组12滑动,并具有一个第一枢接部21及一个对应于该主轮模200的夹模块 22。
[0027]该扇形齿轮30具有一个枢设于该座体10的枢轴13的枢孔31、一个以该枢孔31 中心为圆心所构成的弧面32、数个沿该弧面32设置的齿部33及一个设置于该枢孔31 —侧 的第二枢接部34。
[0028]本实施例的连杆组40具有一支枢接于该扇形齿轮30的第二枢接部34与该模座 20的第一枢接部21之间的出力连杆41,且能使该扇形齿轮30连动该模座20。
[0029]该驱动单元50具有一个沿水平方向安装于该座体10底部的伺服马达51、一支受 该伺服马达51带动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导螺杆52、一个设置于该伺服马达51与该导螺杆 52之间的传动轮组53、一个螺合于该导螺杆52的螺合座54、一个固设于该螺合座54的滑 座55及一个设置于该座体10与该滑座55之间的线性滑轨组56,该伺服马达51与该传动 轮组53趋近于该内侧端部14,以降低该座体10摆动时的惯性矩,该伺服马达51具有一个 输出轴511,该传动轮组53具有一个固设于该输出轴511的主动轮531、一个固设于该导螺 杆52的被动轮532及一条绕设于该主动轮531与该被动轮532的皮带533,该滑座55具有 一个供该螺合座54锁固定位的导块551及一个连结于该导块551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 置部552,该横置部552与该导螺杆52平行设置,且具有一个与该扇形齿轮30的所述齿部 33啮合的齿排553,该线性滑轨组56具有一对固设于该座体10的轨道561及两对分别固 设于该横置部552两侧且与所述轨道561嵌套的滑动件562。
[0030]该助力压缸60与该导螺杆52平行设置且连结于该座体10与该滑座55之间,并 具有一个缸体61及一支能相对于该缸体61伸缩的活塞杆62,该缸体61 —侧端连结于该座 体10,该活塞杆62的末端连结于该滑座55的导块551。在本实施例中,该助力压缸60与 该横置部552对应地分设于该导螺杆52的下方与上方,结构配置非常紧凑(Compact)。
[0031]如图3所示,该方向控制阀70为五口二位电磁阀,中位为释压型式,且连接于该助 力压缸60与该控制器80之间,切换时用以控制该助力压缸60的活塞杆62进行伸出或缩 入动作。
[0032]该控制器80可为一般的可程序化逻辑控制器(ProgrammerLogic Controller,简 称PLC)或工业电脑,能同步以一个第一讯号SI控制该方向控制阀70,且以一个第二讯号 S2控制该伺服马达51。
[0033]再如图1所示,显示该夹持机构100的模座20相对于该主轮模200远离且位于一 个开模状态,此时,该助力压缸60的活塞杆62相对于该缸体61缩入。
[0034]又如图4所示,当启动该驱动单元50的伺服马达51时,利用该传动轮组53带动 该导螺杆52转动及该线性滑轨组56的设置,该导螺杆52能带动该滑座55沿水平方向产 生线性移动,利用该滑座55的齿排553与该扇形齿轮30的所述齿部33啮合,促使该扇形 齿轮30产生旋摆,再利用该出力连杆41牵动该模座20相对于该座体10产生移动,且使该 夹模块22相对于该主轮模200产生靠合并位于一个夹模状态,就能对该管件300产生夹持动作。在该伺服马达51启动的同时,该助力压缸60的活塞杆62也相对于该缸体61作伸出动作,利用合力相同的条件下,且利用该助力压缸60的共同出力作用,能减小该伺服马达51的出力,但是仍然由该伺服马达51作位置控制,所以能选用功率、规格较小的伺服马达51,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0035]再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100’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能配合一个主轮模200并能对一支管件300产生浮动式的夹持动作,该夹持机构100’包含一个座体10’、一个模座20’、一个扇形齿轮30’、一个连杆组40’、一个驱动单元50’、一个助力压缸60’、一个方向控制阀70’及一个控制器80’ (配合参见图3)。且本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座体10’还具有一个设置于该枢轴13’ 一侧的销轴14’,该模座20’还具有一个第三枢接部23’,该连杆组40’具有一支枢接于该扇形齿轮30’与该模座20’之间的出力连杆41’、一支枢接于该座体10’与该模座20’之间的第一连杆42’及一支枢设于该座体10’与该模座20’之间且平行于该第一连杆42’的第二连杆43’。该出力连杆41’枢设于该第二枢接部34’与该第一枢接部21’之间,该第一连杆42’枢设于该枢轴13’与该第三枢接部23’之间,该第二连杆43’枢设于该销轴14’与该第一枢接部21’之间。
[0036]又如图6所示,启动该驱动单元50’的伺服马达51’时,能带动该导螺杆52’转动、带动该滑座55’沿水平方向产生线性移动、该扇形齿轮30’产生旋摆,且利用该连杆组40’牵动该模座20’由图5所不的开模状态,操作成一相对于该主轮模200呈靠合的夹模状态。同时,利用合力相同的条件下,合并该助力压缸60’的出力,能减小该伺服马达51’的出力,所以能选用功率、规格较小的伺服马达51’,能降低成本。
[0037]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个实施例的说明及图式都是以夹模装置做说明,事实上,该座体10、10’也能为弯管机的机头,且所述模座20、20’能对应该机头且用于与该主轮模200配合的导模装置。也就是说,该座体10、10’能为弯管臂与弯管机的机头二者其中之一,当该座体10、10’为弯管臂时,该模座20、20’为对应于该弯管臂的夹模座,当该座体10、10’为机头时,该模座20、20’为对应于该机头的导模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包含一个座体、一个模座、一个扇形齿轮、一个连杆组、一个驱动单元及一个助力压缸,该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的特征在于: 该模座,能移动且安装于该座体; 该扇形齿轮,枢设于该座体,并具有一个弧面及数个沿该弧面设置的齿部; 该连杆组,能使该扇形齿轮连动该模座; 该驱动单元,具有一个安装于该座体的伺服马达、一支受该伺服马达带动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导螺杆、一个螺合于该导螺杆的螺合座及一个固设于该螺合座的滑座,该滑座具有一个与该导螺杆平行设置且与所述齿部啮合的齿排; 该助力压缸,与该导螺杆平行设置且连结于该座体与该滑座之间,并具有一个缸体及一个能相对于该缸体伸缩的活塞杆,该缸体与该活塞杆其中一者连结于该座体,另一者连结于该滑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还具有一个设置于该座体与该滑座之间的线性滑轨组,该线性滑轨组具有一对固设于该座体的轨道及两对分别固设于该滑座两侧且与所述轨道嵌套的滑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的滑座具有一个供该螺合座锁固定位的导块及一个连结于该导块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置部,该横置部与该导螺杆平行设置,且该齿排设置于该横置部,该助力压缸与该横置部对应地分设于该导螺杆的下方与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的伺服马达沿水平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座体还具有一个设于其中一侧的内侧端部及一个设于另一侧的外侧端部,该驱动单元的伺服马达趋近于该内侧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杆组具有一支枢接于该扇形齿轮与该模座之间的出力连杆,该座体具有一个顶面及一个设于该顶面的导轨组,该模座能沿该导轨组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杆组具有一支枢接于该扇形齿轮与该模座之间的出力连杆、一支枢接于该座体与该模座之间的第一连杆及一支枢设于该座体与该模座之间且平行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连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还具有一个设置于该伺服马达与该导螺杆之间的传动轮组,该伺服马达具有一个输出轴,该传动轮组具有一个固设于该输出轴的主动轮、一个固设于该导螺杆的被动轮及一条绕设于该主动轮与该被动轮的皮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方向控制阀及一个控制器,该方向控制阀连接于该助力压缸与该控制器之间,且能控制该助力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或缩入,该控制器能同步以一个第一讯号控制该方向控制阀,且以一个第二讯号控制该伺服马达。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弯管机的复合驱动式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座体能为弯管臂与弯管机的机头二者其中之一,当该座体为弯管臂时,该模座为对应于该弯管臂的夹模座,当该座体为机头时,该模座为对应于该机头的导模装置。
【文档编号】B21D7/16GK203426222SQ201320471637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日
【发明者】林志远 申请人:和和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