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匣整形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42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弹匣整形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匣整形模,其包括上模、下模,在所述下模上具有与水平设置的待整形弹匣的两端及两侧边相对应的前下模、后下模、左右下模,在所述上模上具有可置于该前下模、后下模之间且处于该前下模、后下模内侧的前上模、后上模,其中,该后上模插接定位于所述后下模上;所述左右下模可相向滑动定位于所述下模上,在所述上模上具有可对应将该左右下模相向推动的左右上模。本实用新型通过左右下模、前上模、后上模结合上模、下模形成对待整形弹匣的整形腔体,即可实现对该待整形弹匣进行整形处理,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有效地提高对弹匣的整形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
【专利说明】弹匣整形模【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匣整形模。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弹匣是一种供弹装置,其结构复杂,安装在枪机轴线圆周方向上,一般均为可卸式,外观呈盒状,其作用和弹鼓、弹盘等相同,使用时由其内部的托弹簧和托弹板共同作用将其中的枪弹逐发推出,为武器供弹。
[0003]因此,为了保证正常的上弹、供弹,对于弹匣的制作工艺及制作精度需求较高,目前对于弹匣的制作工艺基本上均是通过钣金经过下料、冲压、弯折、热处理、机加等工序,在制作成型后,为了保证产品的形状要求,需对弹匣进行整形处理。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弹匣整形模,对加工成型的弹匣进行整形处理,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有效地提高对弹匣的整形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弹匣整形模,其包括上模、下模,在所述下模上具有与水平设置的待整形弹匣的两端及两侧边相对应的前下模、后下模、左右下模,在所述上模上具有可置于该前下模、后下模之间且处于该前下模、后下模内侧的前上模、后上模,其中,该后上模插接定位于所述后下模上;所述左右下模可相向滑动定位于所述下模上,在所述上模上具有可对应将该左右下模相向推动的左右上模。
[0006]进一步的,在所述下模上设有左右支座,该左右支座对应处于所述左右下模的外侦牝且所述左右上模可对应置于该左右支座与所述左右下模之间,在所述左右支座上均贯穿有滑杆,该滑杆一端部与其对应的左右下模固连,另一端通过弹簧与其对应的左右支座相连。
[0007]进一步的,所述左右上模与其相对的左右下模之间的相邻面呈锥形斜面设置。
[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左右上模上设有与所述滑杆相对应的工艺槽。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后下模上设有与竖槽,所述前下模通过该竖槽插设于该后下模上,且于所述前下模上设有用于手动上料的让位槽。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左右下模、前上模、后上模结合上模、下模形成对待整形弹匣的整形腔体,即可实现对该待整形弹匣进行整形处理,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有效地提闻对弹匣的整形效率,提闻广品的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下模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5]一种如图1、2所述的弹匣整形模,其包括上模7、下模6,在所述下模6上具有与水平设置的待整形弹匣10的两端及两侧边相对应的前下模61、后下模62、左右下模64,在所述上模7上具有可置于该前下模61、后下模62之间且处于该前下模61、后下模62内侧的前上模71、后上模72,其中,该后上模72插接定位于所述后下模62上;所述左右下模64可相向滑动定位于所述下模6上,在所述上模7上具有可对应将该左右下模64相向推动的左右上模74。
[0016]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模7对应连接上压板I,下模对应连接底座2,通过上压板1、底座2、上模7及其上的各部件、下模6及其上的各部件形成一整体结构,使用时,将该整体结构装配于压床上即可进行对弹匣的连续整形,为了保证在工作时上模7与下模6之间的对正,在所述上压板I与底座2之间设有导向柱9,一方面保证整形工艺的正常作业及整形精度,另一方面,延长本整形模的使用寿命。
[0017]该整形模主要以前上模71、后上模72、左右下模64并结合上模7及下模6之间相对的模表面来形成整个整形模腔,其中,后上模72与后下模62之间的插接关系将作为所述上模7与下模6之间的配合定位基准,具体结构为,在所述后下模62上设有与竖槽67,所述前下模72通过该竖槽67插设于该后下模62上,对于后下模62可以为一整体结构开槽形成,也可以如图2所示的由两个块状结构拼成,并在该两个块状结构之间分别设置相对的竖槽67,当上模7下降时,该上模7上的后上模72则插入该竖槽67内形成配合基准。在所述前下模72上设有用于手动上料的让位槽73,该让位槽73主要是用于手动上料时对用于夹持待整形弹匣10的夹钳等工具的让位,也即是说,将夹钳等夹持工具于待整形弹匣10上进行一体整形,减少了夹持上料装配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然,在运用过程中,也可以将前上模71与前下模61之间形成插接配合来作为所述上模7与下模6之间的配合定位基准。
[0018]对于左右下模64之间的相向滑动定位:在所述下模6上设有左右支座63,该左右支座63对应处于所述左右下模64的外侧,且所述左右上模74可对应置于该左右支座63与所述左右下模64之间,在所述左右支座63上均贯穿有滑杆65,该滑杆65 —端部与其对应的左右下模64固连,另一端通过弹簧66与其对应的左右支座63相连。使用时,通过左右上模74对应对左右下模64向待整形弹匣10方向配合挤压压紧,由左右支座63、滑杆65、弹簧66形成对所述左右下模64复位。为了避免左右上模74在下降过程中因滑杆65的存在产生干涉,在所述左右上模74上设有与所述滑杆65相对应的工艺槽。
[0019]对于左右上模74与左右下模64之间的配合,本例中采用将所述左右上模74与其相对的左右下模64之间的相邻面呈锥形斜面设置。通过锥形斜面挤压使得该左右下模64之间向待整形弹匣10方向进行压缩整形。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机械结构进行挤压配

口 ο[002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弹匣整形模,包括上模(7)、下模(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6)上具有与水平设置的待整形弹匣(10)的两端及两侧边相对应的前下模(61)、后下模(62)、左右下模(64),在所述上模(7)上具有可置于该前下模(61)、后下模(62)之间且处于该前下模(61)、后下模(62)内侧的前上模(71)、后上模(72),其中,该后上模(72)插接定位于所述后下模(62)上;所述左右下模(64)可相向滑动定位于所述下模(6)上,在所述上模(7)上具有可对应将该左右下模(64 )相向推动的左右上模(7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匣整形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6)上设有左右支座(63),该左右支座(63)对应处于所述左右下模(64)的外侧,且所述左右上模(74)可对应置于该左右支座(63)与所述左右下模(64)之间,在所述左右支座(63)上均贯穿有滑杆(65),该滑杆(65) —端部与其对应的左右下模(64)固连,另一端通过弹簧(66)与其对应的左右支座(6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匣整形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上模(74)与其相对的左右下模(64)之间的相邻面呈锥形斜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弹匣整形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上模(74)上设有与所述滑杆(65)相对应的工艺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匣整形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下模(62)上设有与竖槽(67),所述前下模(72)通过该竖槽(67)插设于该后下模(62)上,且于所述前下模(72)上设有用于手动上料的让位槽(73 )。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3695773SQ201420049625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6日
【发明者】黄宗权 申请人:重庆中远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