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测温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12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新型测温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测温加热炉,包括炉体、纳米材料加热装置、保温层和炉腔,所述炉腔设置在炉体内,且纳米材料加热装置设置在炉腔底部;纳米材料加热装置包括耐热基板、纳米化合物材料膜、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保温层设置在炉腔外围,将炉腔包裹;所述保温层外围包裹散热腔,且散热腔位于炉体内;所述散热通孔上还设置散热风机;所述的测温探头为红外光纤测温探头;本实用新型能够调整加热炉的温度,恒温加热,及时测出加热温度,提高了测温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使得生产过程中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更长,提高了挤压成品率,且无电磁波及光害,安全、使用更可靠,导热速度快而省电,且不会自爆或自燃。
【专利说明】新型测温加热炉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具体是一种新型测温加热炉。

【背景技术】
[0002]传统铝型材挤压模具加热炉通常都是采用电炉加热方式,由于电炉加热方式难以使模具内外加热到均温状态,使模具在挤压过程中受力不均,容易产生裂纹、裂桥而报废,增加了模具生产成本;且加热炉存在功率大、耗电多、加热时间过长、模具易氧等不足,对发热管的均匀度要求很高,否则会造成局部温度过高,且在线准确检测钢管加热温度,稳定并提高加厚钢管的内在质量,一直是所关心和需要攻克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加热,及时测温,加热效果好,纳米材料制作的新型测温加热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型测温加热炉,包括炉体、纳米材料加热装置、保温层和炉腔,所述炉腔设置在炉体内,且纳米材料加热装置设置在炉腔底部;纳米材料加热装置包括耐热基板、纳米化合物材料膜、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纳米化合物材料膜通过多弧等离子镀膜方式覆盖于耐热基板上,且纳米化合物材料膜与耐热基板之表层相融合,形成半透明状的纳米化合物材料膜;所述纳米化合物材料膜为半导体导电膜,纳米化合物材料膜与耐热基板之间具有融合层;所述纳米化合物材料膜一端配置第一电极,另一端配置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银电极,且均安装导电端子;所述保温层设置在炉腔外围,将炉腔包裹;所述保温层外围包裹散热腔,且散热腔位于炉体内;所述散热通孔上还设置散热风机;所述的测温探头为红外光纤测温探头,且包括测温机构和热膨胀系数检测机构;所述炉腔侧壁上设有一块温度比较板;所述炉腔的顶部上开设有测温窗,且测温窗贯穿保温层,伸出炉体,外接电源;所述测温探头穿过测温窗,测温探头的检测点直接位于温度比较板上;所述的测温探头外还罩有隔热罩,所述的隔热罩卡接在测温窗上;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贯穿至炉腔的升降机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耐热基板为绝缘耐热基板,绝缘耐热基板材料为微晶玻璃、陶瓷、水晶玻璃、钢化玻璃、玻璃管或者耐热塑料。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的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电源电路。
[0008]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罩内设有冷却水循环管路。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由驱动电机和传动杆组成。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1、能够调整加热炉的温度上升速度,避免被加热模具开裂,根据被加热模具的尺寸和形状调整炉腔高度,灵活性高,升温速度快,且炉膛内温度均匀,有利于模具均匀受热,恒温加热,及时测出加热温度,提高了测温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使得生产过程中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更长,提高了挤压成品率。
[0012]2、接入电源电路后,能保持稳定的远红外线热量和温度,其热源非热气,而是远红外线辐射波,远红外线辐射波扩散至所需要的空间,进行热源工作,无电磁波及光害,安全、使用更可靠,导热速度快而省电,且不会自爆或自燃;
[0013]3、通过多弧等离子镀膜方式覆盖于耐热基板上,形成半透明状的纳米化合物材料膜,纳米化合物材料膜与耐热基板结合非常紧密,不易因磨损而脱落,同时,纳米化合物材料膜在耐热基板上覆盖均匀、精密,单位面积的加热功率均衡,使得整个加热装置性能稳定,产品品质及产品同一性优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新型测温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测温加热炉,包括炉体13、纳米材料加热装置、保温层11和炉腔14,所述炉腔14设置在炉体13内,且纳米材料加热装置设置在炉腔14底部;纳米材料加热装置包括耐热基板1、纳米化合物材料膜2、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 ;所述耐热基板I为绝缘耐热基板,该绝缘耐热基板通承受1000°C的高温,且能快速提温,绝缘耐热基板为微晶玻璃基板、陶瓷基板、水晶玻璃基板、钢化玻璃基板、玻璃管或者耐热塑料基板;所述纳米化合物材料膜2通过多弧等离子镀膜方式覆盖于耐热基板I上,且纳米化合物材料膜2与耐热基板I之表层相融合,形成半透明状的纳米化合物材料膜2 ;所述纳米化合物材料膜2为半导体导电膜,纳米化的材料膜2在耐热基板I上覆盖均匀、精密,单位面积的加热功率均衡,使得整个加热装置性能稳定,产品品质及同一性优良,纳米化合物材料膜2与耐热基板I之间通过400°C _900°C温度(优先为750°C温度)处理后,两者之间具有一融合层5 ;所述纳米化合物材料膜2 —端配置第一电极3,另一端配置第二电极4 ;所述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均为银电极,且均安装导电端子6 ;所述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的导电端子6电性连接电源电路(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且交流电源需要整流滤波处理);所述保温层11设置在炉腔14外围,将炉腔14包裹;所述保温层11外围包裹散热腔8,且散热腔8位于炉体13内;所述散热腔8引入外部的对流空气对其进行散热,避免过高的温度影响加热炉内的其他部件,同时散热腔8的右侧外侧壁上设置散热通孔9,散热通孔9将散热腔8与外界连接的通道;所述散热通孔9上还设置散热风机10,散热风机10加强了散热腔8内的气体对流,提高散热效率;所述的测温探头7为红外光纤测温探头,且包括测温机构和热膨胀系数检测机构,测温机构用于检测加热炉内的工作温度,为加热炉进行恒温加热提供参考,热膨胀系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被加热模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热膨胀系数是指物质在热胀冷缩效应作用之下,几何特性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性系数),以便根据热膨胀系数调整加热炉的温度上升速度,调整加热炉的加热方式以及加热时间,避免被加热模具开裂;所述炉腔14侧壁上设有一块温度比较板74 ;所述炉腔14的顶部上开设有测温窗72,且测温窗72贯穿保温层11,伸出炉体13,外接电源;所述测温探头7穿过测温窗72,测温探头7的检测点直接位于温度比较板74上;因为所述炉腔14内的温度很高,为了避免测温探头7被烧坏,所述的测温探头7外还罩有隔热罩8,所述的隔热罩8卡接在测温窗72上,且在隔热罩8内设有冷却水循环管路,进一步降低外界高温对测温探头7本身的影响;在加热过程中,所述温度比较板74和被加热物品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两者的温度具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实际生产前首先通过小规模的多次试验,得到加热过程中温度比较板74与被加热物品的温度对应关系,然后直接用测温探头7测量温度比较板74的温度,反算出被加热物品的实际温度;因为温度比较板74位于炉体内,测温非常方便,可以随时在线检测并且因为温度比较板74并不是实际产品,所以在测温时可以随时破坏其表面的氧化皮,使得测得的温度非准确,提高了产品质量;所述炉体13的顶部设置贯穿至炉腔14的升降机构12 ;所述升降机构12由驱动电机和传动杆组成,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旋转,转动传动杆驱动炉体13进行上下垂直运动,能够根据被加热模具的形状、尺寸进行调整,更好地对模具进行加热,有利于模具的均匀受热;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之后,能够根据加热模具的材料,调整加热炉的温度上升速度,避免被加热模具开裂;可根据被加热模具的尺寸和形状调整炉腔高度,灵活性更高;升温速度快,且炉膛内温度均匀,有利于模具均匀受热,且可恒温加热,使得生产过程中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更长,提闻了挤压成品率。
[001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测温加热炉,包括炉体(13)、纳米材料加热装置、保温层(11)和炉腔(14),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14)设置在炉体(13)内,且纳米材料加热装置设置在炉腔(14)底部;纳米材料加热装置包括耐热基板(I)、纳米化合物材料膜(2)、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所述纳米化合物材料膜(2)通过多弧等离子镀膜方式覆盖于耐热基板(I)上,且纳米化合物材料膜(2)与耐热基板(I)之表层相融合,形成半透明状的纳米化合物材料膜(2);所述纳米化合物材料膜(2)为半导体导电膜,纳米化合物材料膜(2)与耐热基板(I)之间具有融合层(5);所述纳米化合物材料膜(2)—端配置第一电极(3),另一端配置第二电极(4);所述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均为银电极,且均安装导电端子(6);所述保温层(11)设置在炉腔(14 )外围,将炉腔(14 )包裹;所述保温层(11)外围包裹散热腔(8 ),且散热腔(8 )位于炉体(13)内;所述散热通孔(9)上还设置散热风机(10);所述的测温探头(7)为红外光纤测温探头,且包括测温机构和热膨胀系数检测机构;所述炉腔(14)侧壁上设有一块温度比较板(74);所述炉腔(14)的顶部上开设有测温窗(72),且测温窗(72)贯穿保温层(11),伸出炉体(13),外接电源;所述测温探头(7)穿过测温窗(72),测温探头(7)的检测点直接位于温度比较板(74)上;所述的测温探头(7)外还罩有隔热罩(8),所述的隔热罩(8)卡接在测温窗(72)上;所述炉体(13)的顶部设置贯穿至炉腔(14)的升降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测温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基板(I)为绝缘耐热基板,绝缘耐热基板材料为微晶玻璃、陶瓷、水晶玻璃、钢化玻璃、玻璃管或者耐热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测温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的导电端子(6)电性连接电源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测温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8)内设有冷却水循环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测温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2)由驱动电机和传动杆组成。
【文档编号】B21C29/04GK203964663SQ201420277779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8日
【发明者】王浩 申请人:徐州九鼎锻造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