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式滑动打凸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9347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气浮式滑动打凸点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铁发声单元的壳体工件加工设备,更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浮式滑动打凸点机构。



背景技术:

在动铁发声单元的壳体工件上,常需要在两边打出凸台,供装配工艺使用,壳体工件如图1所示,现有的打凸台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凹模91、固定板93、凸模94、垫板95,多是采用整体插入凹模91,凹模91两侧边同时对壳体工件92的内壁两侧进行打凸台,这样的结构必须要求插入凹模91要略小于产品内径,经过打点后,由于缺少凹模91支撑,往往导致产品内凹变形,严重时造成产品尺寸超差报废,如果采用同尺寸凹模91,则在插入过程中,会不断因侧面的凸台刀口将产品的侧壁刮出很多毛屑,导致工件压伤。总的来说,现有动铁发声单元的壳体工件的内壁两侧打凸台作业都存在着很大概率会使工件报废,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浮式滑动打凸点机构,该机构能对动铁受话器外壳进行单边打点,降低产品报废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浮式滑动打凸点机构,包括打凸点凹模、固定板、打凸点凸模、垫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打凸点凹模,在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工件槽,所述垫板的上方放置有左右对称的所述打凸点凸模,所述打凸点凸模的上方安装所述固定板,所述打凸点凸模的外侧设有推动装置,在所述垫板中开设有气浮槽,所述气浮槽中设有气动浮块,所述气动浮块用于支撑壳体工件,所述气动浮块由下方的气压装置来调节向上的支撑力。

进一步的,所述工件槽在横截面上的宽度尺寸比壳体工件的宽度大。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装置采用气缸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打凸点凹模由凹模模体和凹模模头组成,所述凹模模体由所述固定板固定,所述凹模模头的截面宽度尺寸比所述凹模模体的截面宽度尺寸小。

更进一步的,所述凹模模体在横截面上的宽度尺寸比壳体工件的宽度尺寸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动浮块来对壳体工件进行支撑,避免了因打凸点凹模将产品压得过紧使壳体工件无法侧向滑动,或者因打凸点凹模与垫板间间隙过大导致壳体工件尺寸超差或变形,气动浮块通过气压装置来调节向上支撑力的大小,能够使产品的侧向滑动更加方便、快捷,在侧向滑动的过程中不会损坏壳体工件本身,也不会使壳体工件发生变形;另外由于打凸点凹模在打点时是单边紧贴在壳体工件上的,彻底改善了壳体工件在打凸台时侧壁内凹的现象,又因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打凸点凹模的尺寸远小于壳体工件的内径,也杜绝了废屑的产生,提高了良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壳体工件示意图;

图2是现有打凸台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浮式滑动打凸点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打左侧凸点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打右侧凸点的示意图。

图中:

91、凹模 92、壳体工件 93、固定板 94、凸模 95、垫板;

1、打凸点凹模 11、凹模模体 12、凹模模头 2、壳体工件 3、固定板 31、工件槽 4、打凸点凸模 5、垫板 51、气浮槽 6、气动浮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3-图5所示,一种气浮式滑动打凸点机构,包括打凸点凹模1、固定板3、打凸点凸模4、垫板5,固定板3用于固定打凸点凹模1,固定板3上开设有工件槽31,工件槽31在横截面上的宽度尺寸比壳体工件2的宽度大,垫板5的上方放置有左右对称的打凸点凸模4,打凸点凸模4的上方安装固定板3,打凸点凸模4的外侧设有推动装置,在垫板5中开设有气浮槽51,气浮槽51中设有气动浮块6,气动浮块6用于支撑壳体工件2,气动浮块6由下方的气压装置来调节向上的支撑力;打凸点凹模1由凹模模体11和凹模模头12组成,凹模模体11由固定板3固定,凹模模头12的截面宽度尺寸比凹模模体11的截面尺寸小,凹模模体11在横截面上的宽度尺寸比壳体工件2的宽度尺寸小。

为了使打凸点凸模4的左右位移更加平稳、精确,推动装置采用气缸驱动。

本实用新型用于对动铁发声单元的壳体工件进行打凸台加工,本实用新型在垫板5上增加了气动浮块6,通过调节气压装置,可以调节支撑力的大小。在打点动作上,改原来的两边同时打点为两边依次打点。通过PLC程序控制,当打一边点时,另一边的打凸点凸模4保持不动,这边打凸点凸模4先将壳体工件2推到打凸点凹模1上,再打出点,如图4所示。然后打凸点凸模4复位,另一侧打凸点凸模4动作,同样是先推壳体工件2抵在打凸点凹模1上,再打出点,如图5所示,完成后也复位,这样整个打点过程完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动浮块6来对壳体工件2进行支撑,避免了因打凸点凹模1将产品压得过紧使壳体工件2无法侧向滑动,或者因打凸点凹模1与垫板5间间隙过大导致壳体工件2尺寸超差或变形,气动浮块6通过气压装置来调节向上支撑力的大小,能够使产品的侧向滑动更加方便、快捷,在侧向滑动的过程中不会损坏壳体工件2本身,也不会使壳体工件2发生变形;另外由于打凸点凹模1在打点时是单边紧贴在壳体工件2上的,彻底改善了壳体工件2在打凸台时侧壁内凹的现象,又因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打凸点凹模1的尺寸远小于壳体工件2的内径,也杜绝了废屑的产生,提高了良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