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电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6247阅读:10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手持电钻。



背景技术:

电钻是常用的电动工具,利用电做动力进行钻孔。类型包括手持钻、冲击钻等,其中手持钻轻巧易带,适宜于作用对象材质硬度一般的条件,然而目前的手持钻,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使用时特别费力,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手持电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手持电钻,包括:u型把手,在所述u型把手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杆,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设置有枪钻座,在所述枪钻座内设置有串激电机,所述串激电机的电机轴伸出枪钻座与钻头相连接,在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承座,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内转动设置有第一螺杆,在所述枪座钻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螺杆相互配合的第一螺套,在所述u型把手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导向杆,在所述第二导向杆上滑动设置有第一伺服减速电机,所述第一伺服减速电机的电机轴的上端伸入安装座内与快速主动锥齿轮相连接,在所述快速主动锥齿轮上端一侧的第一螺杆上设置有与快速主动锥齿轮相互配合的快速从动锥齿轮,在所述u型把手的内部上端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串激电机和第一伺服减速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还通过导线与电插头相连接,在所述u型把手与墙体相互配合的表面设置有挤压面。

本发明的优点是: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许多工作中出现的不必要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手持电钻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u型把手,2、安装座,3、第一导向杆,4、枪钻座,5、串激电机,6、电机轴,7、钻头,8、第一轴承座,9、第一螺杆,10、第一螺套,11、第二导向杆,12、第一伺服减速电机,13、电机轴,14、快速主动锥齿轮,15、快速从动锥齿轮,16、控制开关,17、导线,18、电插头,19、挤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如图1所示,手持电钻,包括:u型把手1,在所述u型把手1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座2,在所述安装座2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杆3,在所述第一导向杆3上设置有枪钻座4,在所述枪钻座4内设置有串激电机5,所述串激电机5的电机轴6伸出枪钻座4与钻头7相连接,在所述安装座2的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

第一轴承座8,在所述第一轴承座8内转动设置有第一螺杆9,在所述枪座钻4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螺杆9相互配合的第一螺套10,在所述u型把手1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导向杆11,在所述第二导向杆11上滑动设置有第一伺服减速电机12,所述第一伺服减速电机12的电机轴13的上端伸入安装座2内与快速主动锥齿轮14相连接,在所述快速主动锥齿轮14上端一侧的第一螺杆9上设置有与快速主动锥齿轮14相互配合的快速从动锥齿轮15,在所述u型把手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控制开关16,所述控制开关16与串激电机5和第一伺服减速电机12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6还通过导线17与电插头18相连接,在所述u型把手1与墙体相互配合的表面设置有挤压面19。

上述手持电钻,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许多工作中出现的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电钻,包括:U型把手,在所述U型把手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杆,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设置有枪钻座,在所述枪钻座内设置有串激电机,所述串激电机的电机轴伸出枪钻座与钻头相连接,在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承座,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内转动设置有第一螺杆,在所述枪座钻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螺杆相互配合的第一螺套,在所述U型把手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导向杆,在所述第二导向杆上滑动设置有第一伺服减速电机,所述第一伺服减速电机的电机轴的上端伸入安装座内与快速主动锥齿轮相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何汉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恒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6
技术公布日:2017.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