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矫正装置矫正简易工艺钢结构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12196发布日期:2018-12-08 07:5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利用矫正装置矫正简易工艺钢结构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钢材矫正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利用矫正装置矫正简易工艺钢结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大修工程对于一些变形比较严重的部件采取更换的办法,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工程的工期、费用等因素的制约,必须采取矫正的办法。通常工艺钢结构的矫正,会将变形的工艺钢结构送回钢结构加工厂返修,此方法不但消耗人工、消时间,而且消耗运输台班。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中国发明专利(cn105983596a)公开了一种钢材矫正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钢材的最大波浪和局部凸凹不平差用1mm平尺检查时,不得超过下列比例:板厚小于等于14mm时,不大于2mm,板厚大于等于14mm时,不大于1mm;钢材矫正一般在冷态下用辊式矫正机或压力机进行;弯曲度大的钢材在热态下矫正时,应加热至900°至1000°。上述虽然实现了对钢材的矫正,但是需要利用辊式矫正机或者压力机等设备,而且方法较繁琐,导致施工的成本高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施工繁琐且成本高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施工简单且效率高的利用矫正装置矫正简易工艺钢结构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矫正装置矫正简易工艺钢结构的方法,所述矫正装置对待矫正的变形梁进行矫正,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横梁的一端分别焊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且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的相对两面;在所述横梁的另一端分别焊接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且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的相对两面;步骤s2:利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夹持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的一端;利用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夹持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的另一端;步骤s3:利用第一紧固件固定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利用第二紧固件固定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步骤s4:将千斤顶的底座卡在所述横梁上,再将所述千斤顶的顶头置放在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上,通过所述千斤顶的调整完成变形的工艺钢结构的矫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沿与所述横梁相垂直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也沿与所述横梁相垂直的方向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的长度大于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的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为工字钢或者槽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以及第四固定件为角钢或者槽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中采用两个千斤顶,分别将所述千斤顶的底座卡在所述横梁的中间位置,将两个所述千斤顶的顶头置放在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上,且同时打开千斤顶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矫正装置矫正简易工艺钢结构的方法,采用了自制的钢结构的矫正工具,不但制造、安装简单,而且通过两个千斤顶就可以实现人工操作,简单、方便,不但有效提高了施工进度及工程施工效益,而且也降低了施工劳动力、运输台班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所述矫正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矫正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利用矫正装置矫正简易工艺钢结构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矫正装置矫正简易工艺钢结构的方法,所述矫正装置对待矫正的变形梁进行矫正,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横梁11的一端分别焊接第一固定件12和第二固定件13,且所述第一固定件12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3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11的相对两面;在所述横梁11的另一端分别焊接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且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11的相对两面;步骤s2:利用所述第一固定件12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3夹持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的一端;利用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夹持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的另一端;步骤s3:利用第一紧固件14固定所述第一固定件12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3;利用第二紧固件固定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步骤s4:将千斤顶15的底座卡在所述横梁11上,再将所述千斤顶15的顶头置放在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上,通过所述千斤顶15的调整完成变形工艺钢结构的矫正。

本实施例所述利用矫正装置矫正简易工艺钢结构的方法,所述矫正装置对待矫正的变形梁进行矫正,所述步骤s1中,在横梁11的一端分别焊接第一固定件12和第二固定件13,且所述第一固定件12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3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11的相对两面;在所述横梁11的另一端分别焊接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且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11的相对两面,其中所述横梁11、第一固定件12、第二固定件13、第三固定件以及第四固定件构成一个板凳型的骨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12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3的配合、以及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的配合,用于夹持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的两端,防止所述待矫正变形梁的晃动;所述步骤s2中,利用所述第一固定件12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3夹持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的一端;利用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夹持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的另一端,从而有利于变形梁的固定;所述步骤s3中,利用第一紧固件14固定所述第一固定件12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3,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14避免了变形梁一端的晃动;利用第二紧固件固定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避免了所述变形梁另一端的晃动;所述步骤s4中,将千斤顶15的底座卡在所述横梁11上,再将所述千斤顶15的顶头置放在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上,通过所述千斤顶15的调整完成变形工艺钢结构的矫正,本发明由于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快速化的对变形梁进行矫正,因此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另外,由于矫正装置安装方便、可以循环使用,因此也节约了成本。

所述第一固定件12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3沿与所述横梁11相垂直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也沿与所述横梁11相垂直的方向设置,从而有利于夹持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的两端。为了保证对变形梁进行准确的矫正,所述横梁11的长度大于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的长度,所述横梁11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步骤s4中采用两个千斤顶15,分别将所述千斤顶15的底座卡在所述横梁的中间位置,将两个所述千斤顶15的顶头置放在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上,且同时缓慢打开千斤顶15进行调整,直至完成对变形梁的矫正。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11为工字钢或者槽钢。所述第一固定件12、第二固定件13、第三固定件以及第四固定件为角钢或者槽钢。所述第一紧固件14和所述第二紧固件采用长螺栓。

综上,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利用矫正装置矫正简易工艺钢结构的方法,所述矫正装置对待矫正的变形梁进行矫正,所述步骤s1中,在横梁的一端分别焊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且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的相对两面;在所述横梁的另一端分别焊接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且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的相对两面,其中所述横梁、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以及第四固定件构成一个板凳型的骨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配合、以及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的配合,用于夹持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的两端,防止所述待矫正变形梁的晃动;所述步骤s2中,利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夹持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的一端;利用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夹持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的另一端,从而有利于变形梁的固定;所述步骤s3中,利用第一紧固件固定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避免了变形梁一端的晃动;利用第二紧固件固定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避免了所述变形梁另一端的晃动;所述步骤s4中,将千斤顶的底座卡在所述横梁上,再将所述千斤顶的顶头置放在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上,通过所述千斤顶的调整完成变形工艺钢结构的矫正,本发明由于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快速化的对变形梁进行矫正,因此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另外,由于矫正装置安装方便、可以循环使用,因此也节约了成本。

2.本发明所述利用矫正装置矫正简易工艺钢结构的方法,为了保证对变形梁进行准确的矫正,所述横梁的长度大于所述待矫正的变形梁的长度,所述横梁起到支撑作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