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制脐灸面碗的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8765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制脐灸面碗的器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压制脐灸面碗的器具。



背景技术:

神阙隔药灸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胃痛、反胃、痞满、呕吐、泄泻等疾病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将一个中心部开有直径为1~2cm的圆孔,直径为4cm、厚度为2cm、周壁高3cm的面碗,用tdp神灯烤热后,让圆孔对准神阙穴放于腹部;第二步,将制备好的药粉约8~10g,从面圈的圆孔放入神阙穴;第三步,在圆孔的上部依次点燃圆锥形艾柱6壮,总灸疗时间持续约90分钟。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面碗都是以手工调和好面后,再以手工捏制成的,非常费时费力,而且制做成的面碗大小不一,厚度不均,外型各异,最终导致治疗效果好坏不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够将调和好的面压制成面碗、操作简单方便、制作好的面碗外型美观的压制脐灸面碗的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制脐灸面碗的器具,其特征是:包括外成型壳、中心杆、多余面饼容纳管、内成型壳和压制部件(包括压制盘和压制管),所述的外成型壳的底部正中心处设有底孔,壳壁的顶部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柱孔,通过两个柱孔连接有多余面饼容纳管;所述的多余面饼容纳管为管壁、粗细与外成型壳相匹配的圆管,底部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插柱,两个插柱插接在外成型壳的两个柱孔内,当上提多余面饼容纳管时,多余面饼容纳管与外成型壳之间形成一圆形切缝;所述的内成型壳,为倒扣的杯形,杯底中心处开有杆孔,杆孔内可插有中心杆,杯口设有外展的边檐;所述的压制盘为圆饼状,中心部设有与中心杆相匹配,能够套在中心杆上的压制管。

所述的一种压制脐灸面碗的器具,其特征是:外成型壳的内表面及内成型壳外表面均涂有硅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能够一次性压制出大、小、厚度合适、外型美观的脐灸面碗;

2.利用压制脐灸面碗的器具压制脐灸面碗省时、省力;

3.此压制脐灸面碗的器具成本低廉,结构精巧,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外成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外成型壳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内成型壳中插有中心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内成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多余面饼容纳管的斜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压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外成型壳与内成型壳匹配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外成型壳与多余面饼容纳管相连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外成型壳、多余面容纳管、中心杆与内成型壳相套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压制部件、内成型壳及中心杆三者相套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底孔;2.外成型壳;3.内成型壳;4.杆孔;5.中心杆;6.边檐;8.压制盘;9.压制管;10.切缝;11.柱孔;12.容纳管;13插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一种压制脐灸面碗的器具,由半硬质pvc塑料造成,如图1、图2所示,压制脐灸面碗的器具包括外成型壳2、内成型壳3、中心杆5、压制部件和多余面饼容纳管12。

如图3、图4所示,外成型壳2的底面直径为5.2cm,高度为5cm,底面正中心处开有一直径为3cm的底孔1,侧壁顶部左、右各开有一个柱孔11,外成型壳2的直径和高度的设定是根据所要制作的面碗的大小而制定的。

如图5、图6所示,内成型壳3为倒扣的杯状空心壳,高度为3cm,杯状空壳的开口部设有宽度为0.5cm的圆形边檐6,边檐6的设计目的是让制作成的面碗形成0.5cm厚的侧壁;杯底的直径为4cm,中心部开有直径为1.6cm的圆形杆孔4,孔内插有直径为1.6cm,长度为12cm的中心杆5,设计中心杆5的目的是当制作面碗时能在底部形成一个直径为1.6cm的圆孔;设计杆孔4的目的是当取出制作好的面碗时,便于将中心杆5抽掉;设计外成型壳2与内成型壳3能够相分离的目的是:在取出制作好的面碗时,便于将内成型壳协带着制作好的面碗从外成型壳2内推出,在分离时能够有效防止面碗的变形。

如图7所示,多余面饼容纳管12的长度为2cm,容纳管12为粗细与外成型壳2相匹配的圆管,容纳管12的底部设有左右两个插柱13,插柱13插接在外成型壳的柱孔11内。

如图8、图12所示,压制部件由压制盘8和压制管9两部分构成。压制盘8为圆饼状,中心部设有压制管9,压制管9的长度为4cm,压制管9恰能套接在中心杆5上的;压制盘8为圆饼状,压制管9套接在中心杆5上的设计,便于让放入如图11所示的成形器中的面饼均匀受力。

如图9所示,外成型壳2恰能套接在内成型壳3外,外成型壳2与内成型壳3之间形成的空隙为面碗侧壁的形成处;在内成形壳的外表面和外成形壳的内表面涂有硅油(离型纸的涂布成分),涂布硅油的目的是防止面饼粘贴到成形壳上;外成型壳2与内成型壳3的壳壁厚皆为0.1cm。

如图10、图11所示,多余面饼容纳管12通过插柱13能够牢固的插接在外成型壳2上,内成型壳3恰能套接在外成型壳2内,设计容纳管12的目的是将调和好的面团穿到中心杆5上,然后将压制管9套在中心杆5上,利用压制盘8将面团压入到内、外成型壳之间,在压制的过程中如果面碗底部厚度不够拿掉压制部件,通过容纳管12继续往里加面饼,加好后装好压制部件继续压制,如果面饼的底部超过外成型壳2的上边缘,上提容纳管12,将一小刀的刀片通过容纳管12与外成型壳2之间的缝隙即切缝10将多余的面饼切掉,拿掉压制部件及多余面饼容纳管12将多余的面饼取掉,以防止所做的面碗底部过厚,影响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a.将如图11所示的成型壳放于平滑的台面上,然后将用水调和好的面饼穿在中心杆5上放入到如图11所示的成型壳内。

b.将面碗压制盘8通过压制管9套接在如图11所示的中心杆5上,用一只手握住压制管9用力向下压面饼,直至调和好的面饼装满外成型壳2与内成型壳3之间的空隙;如果压制的面碗底部低于外成型壳2的上边缘,拿掉压制部件,继续往容纳管12内加入调和好的面饼,装上压制部件继续用压制盘压制;如果面碗的底部高于外成型壳2的上边缘,上提容纳管12从切缝10内插入刀片将多余的面饼切掉,拿掉容纳管12和压制盘8将多余的面饼取出,然后将容纳管12和压制盘8重新装回到外成型壳2和中心杆5上,继续压制面碗将面碗的底部压平。

c.抽掉容纳管12、中心杆5和压制部件,用一只手拿起外成型壳2,用另一只手的食指伸进内成型壳3的底孔1内转动一下内成型壳3,然后手推内成型壳3,使内成型壳3带着制作好的面碗与外成型壳2分离。

d.将内成型壳的开口朝上,一手伸进将内成型壳,另一只手握着面碗的外壁,将面碗从内成型壳3上取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压制脐灸面碗的器具,属于医疗器械,由外成型壳、内成型壳、容纳管、中心杆和压制部件组成。外成型壳的底面中心处设有底孔,壳壁的顶部设有柱孔;内成型壳为倒扣的杯形,底部中心处开有杆孔,杆孔内插有中心杆;容纳管的底部设有与柱孔相匹配的插柱,容纳管通过插柱插接在外成型壳上;压制部件由压制盘和压制管组成,压制盘为圆饼状,压制盘的中心部设有与中心杆相匹配的压制管。本发明不需要医护人员徒手捏制脐灸面碗省时省力,成本低廉。

技术研发人员:高本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群英
技术研发日:2017.07.30
技术公布日:2017.0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