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卡用挡锁铣面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3355发布日期:2019-03-02 02:50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卡用挡锁铣面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集卡用挡锁铣面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从普通铣床到数控铣床,再由数控铣床到现在新开展的加工中心,我司不仅仅是此次的挡锁从数控铣床转到加工中心,自从201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锁具产品,甚至是汽车五轮的零部件都在从数控设备转到加工中心,慢慢地生产的效率也有了质的飞跃,现在我司都提倡化繁为简,将以往复杂的加工工艺改为现阶段的“自动化”的简单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效率高、稳定性好、加工精度高的集卡用挡锁铣面的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集卡用挡锁铣面的固定装置,包括:

四轴基准转台:内部放置待加工的挡锁零件,两端设置有圆盘,分别用于连接四轴及尾座,

液压伸缩缸:一端顶设在四轴基准转台一端的圆盘上,

长条滑块:呈径向设置在四轴基准转台内,液压伸缩缸的另一端顶设在长条滑块的一侧长边上,

定位卡块:连接在长条滑块的另一侧的长边上,定位卡块及四轴基准转台另一端上的圆盘之间的空间放置待加工的挡锁零件并将其卡紧。

所述的液压伸缩缸设有两个,相互之间的距离及液压伸缩缸距四轴基准转台两侧面的距离相等,用于提供动力使长条滑块可以在四轴基准转台上来回滑动。

所述的四轴基准转台上沿轴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的长条滑块的两端活动连接在上述滑槽内。

所述的定位卡块与长条滑块之间还设有弹簧垫圈,针对毛坯的长度尺寸一些些微差异,可以有浮动控制,避免因为毛坯尺寸的差别导致定位卡块未顶紧挡锁零件。

所述的定位卡块与待加工的挡锁零件的接触面呈v形开口状结构。

所述的四轴基准转台与挡锁零件接触的圆盘上设有导柱,该导柱的前端设有圆形柱,与待加工的挡锁零件上加工的圆孔配合连接。利用导柱来控制零件的上下移动,导柱前端有圆型柱,正好与产品零件挡锁前一道工序加工的圆孔安装配合,由于是加工配合,可以严格控制产品的公差要求,使用加工中心编制的数控程序来加工,产品尺寸比我司之前的普通铣床加工要稳定得多,只要上下两面都加工出来就能够保证。

所述的导柱设有四根,可以一次性直接做四件产品,挡锁零件抵接在导柱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效率高、将原本的两道工序并为一道工序节约了设备的使用率,降低了加工的人工成本,并且比起之前的铣床上加工,加工中心对于尺寸的精度要求更好控制。整体的加工时间大大降低,自然产能也大幅度地提高。

2、稳定性好;比起以前的铣床加工,改进后通过液压油缸顶紧直接加工,排除了因人为操作导致的调试首件的浮动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故加工尺寸稳定性好,也更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四轴基准转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压伸缩缸、2-四轴基准转台、3-挡锁零件、4-定位卡块、5-长条滑块、6-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一种集卡用挡锁铣面的固定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液压伸缩缸1、四轴基准转台2、定位卡块4、长条滑块5。

四轴基准转台2的内部放置待加工的挡锁零件3,两端设置有圆盘,分别用于连接四轴及尾座,另外四轴基准转台2与挡锁零件接触的圆盘上设有导柱6,本实施例中导柱6设有四根,挡锁零件3抵接在导柱上。导柱6的前端设有圆形柱,与待加工的挡锁零件3上加工的圆孔配合连接。利用导柱来控制零件的上下移动。液压伸缩缸1一端顶设在四轴基准转台一端的圆盘上,本实施例中液压伸缩缸1设有两个,相互之间的距离及液压伸缩缸距四轴基准转台两侧面的距离相等,用于提供动力使长条滑块可以在四轴基准转台上来回滑动。

长条滑块5呈径向设置在四轴基准转台2内,四轴基准转台上沿轴向开设有滑槽,长条滑块5的两端活动连接在上述滑槽,内液压伸缩缸1的另一端顶设在长条滑块5的一侧长边上,定位卡块4连接在长条滑块的另一侧的长边上,定位卡块及四轴基准转台另一端上的圆盘之间的空间放置待加工的挡锁零件并将其卡紧。

另外,定位卡块4与长条滑块之间还设有弹簧垫圈,针对毛坯的长度尺寸一些些微差异,可以有浮动控制,避免因为毛坯尺寸的差别导致定位卡块未顶紧挡锁零件。定位卡块4与待加工的挡锁零件3的接触面呈v形开口状结构。

本发明将现有的工艺合而为一,借由加工中心的旋转特性将挡锁产品一次性完成加工,依靠着自动液压夹紧装置实现多个零件同时加工,从上述的改进来看整体的单件效率提高了整整8倍之多,并且消耗的人力财力也大幅度降低。

从整个加工铣面来看,由于客户图纸要求上平面与加工定位孔中心有尺寸要求(公差要求±0.1),因此,要先加工上平面后再铣下平面。两平面的公差要求±0.05在之前的几次试样期间,两平面铣面后不平行,检测下来偶有超差现象,尺寸不稳定,最高点与最低点存在7~8丝的落差,并且中间两个挡锁尺寸会好一点,两侧的被加工挡锁厚度尺寸偏差更严重,故而判定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有进刀振动产生的产品微摆。

上面描述的加工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初期我司在开发该产品设计工装时只是用了一个1液压伸缩缸来压紧四个工件,压紧力无法完全抵消产品加工时产生的切削力导致产品松动。所以现在改进后再增加一个1液压伸缩缸优化工装。现能稳定加工。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卡用挡锁铣面的固定装置,包括:四轴基准转台:内部放置待加工的挡锁零件,两端设置有圆盘,液压伸缩缸:一端顶设在四轴基准转台一端的圆盘上,长条滑块:呈径向设置在四轴基准转台内,液压伸缩缸的另一端顶设在长条滑块的一侧长边上,定位卡块:连接在长条滑块的另一侧的长边上,定位卡块及四轴基准转台另一端上的圆盘之间的空间放置待加工的挡锁零件并将其卡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得安装定位更加精确,并且工装在加工中心上安装调试后的稳定性更高,可以同时铣多个产品并且上下两面也能一次性完成加工、安装方便,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国;郑宝成;王佳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国上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15
技术公布日:2019.03.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