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切削导电用硫铜棒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2230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色金属材料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易切削导电用硫铜棒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精密导电器件不但要求有较高的导电性,由于形状复杂,还要求有精密的尺寸、光洁的表面,大都要进行切削加工,因此还要求材料有优良的切削加工性能。纯铜虽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但切削性能较差,所以重要导电器件多采用含硫铜合金。在保留铜合金的优良特性的同时,导电和导热性能降低不多,而且可使用常规方法生产。

传统的易切削导电用硫铜棒加工方法主要是铸锭—热挤压—酸洗—精整—拉伸—精整等,传统的加工工艺流程长、能耗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易切削导电用硫铜棒的生产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易切削导电用硫铜棒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上引连铸铜杆:在熔炼装置内熔炼、上引连续铸造,熔炼装置内覆盖有木炭和石墨鳞片,采用牵引机组上引连续铸造铜杆;熔炼炉的温度为1100℃~1200℃,保温炉的温度为1100℃~1200℃,上引连续铸造铜杆的直径为12.5~45mm,上引连续铸造铜杆的速度为200~700mm/min;制备铜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含硫0.2-0.5%,含磷0.002-0.005%,含硒0.1-0.15%,含锑0.1-0.15%,其中含硒量与含锑量的比例为1:1;同时含有银、钛、铈、硼、钴、铬、镍、铌等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所述的任意两种元素的含量均为0.001~0.003%。

2)铣削:将步骤1)所得的铜杆进行铣削,铜杆铣削的尺寸为0.2~1mm;

3)连续挤压:将步骤2)所得的铜杆为原料,采用连续挤压机组的成型装置挤压铜棒,连续挤压机组的速度为5~7转/min,成型装置的温度为700~800℃,成型装置与挤压轮的间隙为1.1~1.2mm,成型装置使用前先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450℃,预热时间为3小时;成型装置的模具厚度为20~30mm,模具的模角为5~15°,模具的定径带长度为5~15mm;连续挤压制备的铜棒的抗拉强度大于220mpa,伸长率大于35%,导电率大于85%iacs,晶粒度为0.01-0.02mm。

4)拉拔:将铜棒进行拉拔变形,变形系数为1.15-1.5;拉拔变形的速度小于8m/min,乳化液或者植物油做为拉拔润滑液。

5)矫直:将铜棒进行矫直变形,变形系数为1.01-1.05;矫直变形后铜棒的扭拧度每米不大于0.5mm,铜棒的平面度每米不大于1mm,铜棒的直度每米不大于0.5mm。

6)分切:将铜棒进行分切。

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硫铜棒生产方法具有性能优异,工艺流程短、高效、节能等特点,制备的铜棒的抗拉强度大于320mpa,延伸率大于5%,导电率大于82%iacs,切削率为易切削黄铜(铜含量61%、锌含量36%、铅含量3%)的82%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例1

一种易切削导电用硫铜棒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上引连铸铜杆:在熔炼装置内熔炼、上引连续铸造,熔炼装置内覆盖有木炭和石墨鳞片,采用牵引机组上引连续铸造铜杆;熔炼炉的温度为1100℃,保温炉的温度为1100℃,上引连续铸造铜杆的直径为21mm,上引连续铸造铜杆的速度为500mm/min;含硫0.5%,含磷0.005%,含硒0.1%,含锑0.1%;含有铬、铌等两种元素,两种元素的含量均为0.003%。

2)铣削:将步骤1)所得的铜杆进行铣削,铜杆铣削的尺寸为0.5mm。

3)连续挤压:将步骤2)所得的铜杆为原料,采用连续挤压机组的成型装置挤压铜棒,连续挤压机组的速度为7转/min,成型装置的温度为700~800℃,成型装置与挤压轮的间隙为1.1~1.2mm,成型装置使用前先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450℃,预热时间为3小时;成型装置的模具厚度为20~30mm,模具的模角为5~15°,模具的定径带长度为5~15mm;连续挤压制备的铜棒的抗拉强度大于220mpa,伸长率大于35%,导电率大于85%iacs,晶粒度为0.01-0.02mm。

4)拉拔:将铜棒进行拉拔变形,变形系数为1.15;拉拔变形的速度5m/min,浓度15%的乳化液做为拉拔润滑液。

5)矫直:将铜棒进行矫直变形,变形系数为1.02;矫直变形后铜棒的扭拧度每米不大于0.5mm,铜棒的平面度每米不大于1mm,铜棒的直度每米不大于0.5mm。

6)分切:将铜棒进行分切。

所述的一种易切削导电用硫铜棒生产方法制备的硫铜棒的抗拉强度大于320mpa,延伸率大于5%,导电率大于82%iacs,切削率为易切削黄铜(铜含量61%、锌含量36%、铅含量3%)的82%以上。

实例2

一种易切削导电用硫铜棒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上引连铸铜杆:在熔炼装置内熔炼、上引连续铸造,熔炼装置内覆盖有木炭和石墨鳞片,采用牵引机组上引连续铸造铜杆;熔炼炉的温度为1100℃,保温炉的温度为1100℃,上引连续铸造铜杆的直径为20mm,上引连续铸造铜杆的速度为600mm/min;铜杆含硫0.2%,含磷0.002%,含硒0.15%,含锑0.15%;同时含有铈、铌等两种元素,所述的两种元素的含量均为0.002%。

2)连续挤压:将步骤1)所得的铜杆为原料,采用连续挤压机组的成型装置挤压铜棒,连续挤压机组的速度为7转/min,成型装置的温度为750℃,成型装置与挤压轮的间隙为1.15mm,成型装置使用前先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450℃,预热时间为3小时;成型装置的模具厚度为30mm,模具的模角为8°,模具的定径带长度为6mm;连续挤压制备的铜棒的抗拉强度大于220mpa,伸长率大于35%,导电率大于85%iacs,晶粒度为0.01mm。

3)拉拔:将铜棒进行拉拔变形,变形系数为1.15;拉拔变形的速度6m/min,乳化液做为拉拔润滑液。

4)矫直:将铜棒进行矫直变形,变形系数为1.02;矫直变形后铜棒的扭拧度每米不大于0.5mm,铜棒的平面度每米不大于1mm,铜棒的直度每米不大于0.5mm。

5)分切:将铜棒进行分切。

所述的一种易切削导电用硫铜棒生产方法制备的铜棒的抗拉强度大于320mpa,延伸率大于5%,导电率大于82%iacs,切削率为易切削黄铜(铜含量61%、锌含量36%、铅含量3%)的82%以上。

实例3

一种易切削导电用硫铜棒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上引连铸铜杆:在熔炼装置内熔炼、上引连续铸造,熔炼装置内覆盖有木炭和石墨鳞片,采用牵引机组上引连续铸造铜杆;熔炼炉的温度为1100℃,保温炉的温度为1100℃,上引连续铸造铜杆的直径为20mm,上引连续铸造铜杆的速度为500mm/min;铜棒由以下组分组成:含硫0.2%,含磷0.002%,含硒0.1%,含锑0.1%;同时含有钴、铬等两种元素,所述的两种元素的含量均为0.002%。

2)连续挤压:将步骤1)所得的铜杆为原料,采用连续挤压机组的成型装置挤压铜棒,连续挤压机组的速度为7转/min,成型装置的温度为750℃,成型装置与挤压轮的间隙为1.1mm,成型装置使用前先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450℃,预热时间为3小时;成型装置的模具厚度为20mm,模具的模角为5°,模具的定径带长度为5mm;连续挤压制备的铜棒的抗拉强度大于220mpa,伸长率大于35%,导电率大于85%iacs,晶粒度为0.01mm。

3)拉拔:将铜棒进行拉拔变形,变形系数为1.15;拉拔变形的速度7m/min,植物油做为拉拔润滑液。

4)分切:将铜棒进行分切。

所述的一种易切削导电用硫铜棒生产方法制备的铜棒的抗拉强度大于320mpa,延伸率大于5%,导电率大于82%iacs,切削率为易切削黄铜(铜含量61%、锌含量36%、铅含量3%)的82%以上。

实例4

一种易切削导电用硫铜棒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上引连铸铜杆:在熔炼装置内熔炼、上引连续铸造,熔炼装置内覆盖有木炭和石墨鳞片,采用牵引机组上引连续铸造铜杆;熔炼炉的温度为1100℃,保温炉的温度为1100℃,上引连续铸造铜杆的直径为20mm,上引连续铸造铜杆的速度为500mm/min;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铜棒由以下组分组成:含硫0.2%,含磷0.002%,含硒0.15%,含锑0.15%;同时含有银、铌等两种元素,所述的两种元素的含量均为0.002%。

2)连续挤压:将步骤1)所得的铜杆为原料,采用连续挤压机组的成型装置挤压铜棒,连续挤压机组的速度为5转/min,成型装置的温度为760℃,成型装置与挤压轮的间隙为1.18mm,成型装置使用前先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450℃,预热时间为3小时;成型装置的模具厚度为25mm,模具的模角为7°,模具的定径带长度为7mm;连续挤压制备的铜棒的抗拉强度大于220mpa,伸长率大于35%,导电率大于85%iacs,晶粒度为0.015mm。

3)拉拔:将铜棒进行拉拔变形,变形系数为1.2;拉拔变形的速度6m/min,浓度10%的乳化液做为拉拔润滑液。

4)分切:将铜棒进行分切。

所述的一种易切削导电用硫铜棒生产方法制备的铜棒的抗拉强度大于320mpa,延伸率大于5%,导电率大于82%iacs,切削率为易切削黄铜(铜含量61%、锌含量36%、铅含量3%)的82%以上。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发明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