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超硬刀具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8804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嵌入式超硬刀具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入式超硬刀具及制作方法,属于刀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克服不足和取得更好的切削加工效果,众所周知,断屑加工是切削加工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不能自动断屑加工的刀具会频繁的打乱生产节拍,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带来成本的上升。现有的断屑台刀具多为固定形状和角度、固定槽型的刀具,不仅实用性差,而且断屑效果一般,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断屑过长甚至无法断屑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嵌入式超硬刀具及制作方法。

一种嵌入式超硬刀具,刀头焊接在刀片的角部,刀头有刀尖,在刀头的表面即刀尖的两侧分别有第一断屑台及第二断屑台,第一断屑台及第二断屑台分别与刀片上面的斜面吻合。

第一断屑台及第二断屑台为变化的侧面。

第一断屑台及第二断屑台分别不对称位于刀尖的后面,第一断屑台及第二断屑台的侧面为平面。

尺寸如下:

刀尖至两侧断屑台汇合低点距离a为0.2mm~1.2mm;

刀侧面上沿线与断屑台侧面上沿线的夹角b为0~80°;

刀尖至断屑台平面的高度c为0.1~1.0mm;

刀前面与刀平面(或者断屑台平面)的倾角d为0~30°;

断屑台前面与断屑台平面的角度e为25~80°;

刀侧面与断屑台侧面的截面投影点距离f为0.2~3mm;

断屑台的端部位于刀前面,断屑台的尾部与刀侧面交集;

断屑台的侧面(断屑面)为平面。

或者尺寸如下:

刀侧面上沿线与断屑台侧面上沿线的夹角b为0~80°;

断屑台高度c为0.1~1.0mm;

刀前面与刀平面的倾角d为0~30°;

断屑台前面与断屑台顶面的角度e为25~80°;

刀侧面上沿线至两侧断屑台汇合高点距离(刃口宽度)ab为0.2~5.0mm;

断屑台的端部位于刀前面,断屑台的尾部与刀侧面交集;

断屑台的侧面(断屑面)为平面。

或者尺寸如下:

刀侧面上沿线与断屑台侧面上沿线的夹角b为0~80°;

断屑台高度c为0.1~1.0mm;

刀前面与刀平面的倾角d为0~9°;

断屑台前面与断屑台顶面的角度e为25~49°;

刀侧面上沿线至两侧断屑台汇合高点距离(刃口宽度)ab为0.2~5.0mm;

断屑台的端部位于刀前面,断屑台的尾部与刀侧面交集;

断屑台的侧面(断屑面)为平面。

刀片有中孔或者没有中孔。

断屑台的断屑线是连续弯曲变化的。

断屑台的斜面可以是凸起或凹下。

一种嵌入式超硬刀具加工方法,含有以下步骤;激光精密雕刻、真空低温钎焊与无缝钎焊步骤。

本发明的优点是与在先申请的201521037249.6专利的激光雕刻出断屑台的断屑槽刀片相比:

⑴、在硬质合金基体上用激光雕刻、切割、磨削等工艺加工出复杂外观和凹槽的难度和时间要远小于在金刚石刀面上加工的难度;

⑵、可实现刀头的更换和二次磨削,而无需更换基体,提高使用效率;

与常规断屑槽刀片相比:

⑴、断屑效果更好;

⑵、实现粗精加工、断屑加工一体化;

与参考断屑槽刀片相比,有适用性更广泛,性能更优异:加工效率更高,加工出的表面质量更好。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刀具一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刀具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刀具二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刀具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刀具三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刀具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刀具四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刀具四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的刀头局部放大结构之一示意图。

图10为图7的刀具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7的刀头局部放大结构之二示意图。

图12为图7的刀头局部放大结构之三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刀具五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刀具五俯视示意图。

图15为图13的刀具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刀具五的局部放大结构之四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刀具五的刀头局部放大结构之五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刀具五的刀头局部放大结构之六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称元件、组件被“连接”到另一元件、组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元件或者组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者组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嵌入式超硬刀具,刀头焊接在刀片的角部,刀头有刀尖1,在刀头的表面即刀尖1的两侧分别有第一断屑台2及第二断屑台3,刀片有中孔或者没有中孔,第一断屑台2及第二断屑台3分别与刀片上面的斜面吻合。

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一种嵌入式超硬刀具,刀头焊接在刀片的角部,刀头有刀尖1,在刀头的表面即刀尖1的两侧分别有第一断屑台2及第二断屑台3,刀片有中孔或者没有中孔,第一断屑台2及第二断屑台3为变化的侧面。

实施例3:如图5、图6所示,一种嵌入式超硬刀具,刀头焊接在刀片的角部,刀头有刀尖1,在刀头的表面即刀尖1的两侧分别有第一断屑台2及第二断屑台3,刀片有中孔或者没有中孔,第一断屑台2及第二断屑台3分别不对称位于刀尖1的后面,第一断屑台2及第二断屑台3的侧面为平面。

实施例4:如图7、图8、图9、图10、图11及图12所示,一种嵌入式超硬刀具,刀头焊接在刀片的角部,刀头有刀尖1,在刀头的表面即刀尖1的两侧分别有第一断屑台2及第二断屑台3,刀片有中孔或者没有中孔,第一断屑台2及第二断屑台3的侧面为平面;尺寸如下:

刀尖至两侧断屑台汇合低点距离a为0.2mm~1.2mm;

刀侧面上沿线与断屑台侧面上沿线的夹角b为0~80°;

刀尖至断屑台平面的高度c为0.1~1.0mm;

刀前面与刀平面(或者断屑台平面)的倾角d为0~30°;

断屑台前面与断屑台平面的角度e为25~80°;

刀侧面与断屑台侧面的截面投影点距离f为0.2~3mm;断屑台的端部位于刀前面,断屑台的尾部与刀侧面交集;

断屑台的侧面(断屑面)为平面。

实施例5:如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及图18所示,一种嵌入式超硬刀具,刀头焊接在刀片的角部,刀头有刀尖1,在刀头的表面即刀尖1的两侧分别有第一断屑台2及第二断屑台3,刀片有中孔或者没有中孔,第一断屑台2及第二断屑台3的侧面为平面;尺寸如下:

刀侧面上沿线与断屑台侧面上沿线的夹角b为0~80°;

断屑台高度c为0.1~1.0mm;

刀前面与刀平面的倾角d为0~30°;

断屑台前面与断屑台顶面的角度e为25~80°;

刀侧面上沿线至两侧断屑台汇合高点距离(刃口宽度)ab为0.2~5.0mm;

断屑台的端部位于刀前面,断屑台的尾部与刀侧面交集;

断屑台的侧面(断屑面)为平面。

实施例6:如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及图18所示,一种嵌入式超硬刀具,刀头焊接在刀片的角部,刀头有刀尖1,在刀头的表面即刀尖1的两侧分别有第一断屑台2及第二断屑台3,刀片有中孔或者没有中孔,第一断屑台2及第二断屑台3的侧面为平面;尺寸如下:

刀侧面上沿线与断屑台侧面上沿线的夹角b为0~80°;

断屑台高度c为0.1~1.0mm;

刀前面与刀平面的倾角d为0~9°;

断屑台前面与断屑台顶面的角度e为25~49°;

刀侧面上沿线至两侧断屑台汇合高点距离(刃口宽度)ab为0.2~5.0mm;

断屑台的端部位于刀前面,断屑台的尾部与刀侧面交集;

断屑台的侧面(断屑面)为平面。

实施例7:如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及图18所示,一种嵌入式超硬刀具,刀头焊接在刀片的角部,刀头有刀尖1,在刀头的表面即刀尖1的两侧分别有第一断屑台2及第二断屑台3,刀片有中孔或者没有中孔,第一断屑台2及第二断屑台3的侧面为平面;尺寸如下:

刀侧面上沿线与断屑台侧面上沿线的夹角b为0~80°;

断屑台高度c为0.1~1.0mm;

刀前面与刀平面的倾角d为0~9°;

断屑台前面与断屑台顶面的角度e为0~25°;

刀侧面上沿线至两侧断屑台汇合高点距离(刃口宽度)ab为0.2~5.0mm;

断屑台的端部位于刀前面,断屑台的尾部与刀侧面交集;

断屑台的侧面(断屑面)为平面。

实施例8:一种嵌入式超硬刀具加工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按照刀头嵌入刀片的角度加工刀片凹槽,采用真空低温钎焊与无缝钎焊步骤将刀头与刀片凹槽连接一体,采用激光精密雕刻步骤加工断屑台,尺寸如下:

刀侧面上沿线与断屑台侧面上沿线的夹角b为0~80°;

断屑台高度c为0.1~1.0mm;

刀前面与刀平面的倾角d为0~9°;

断屑台前面与断屑台顶面的角度e为25~49°;

刀侧面上沿线至两侧断屑台汇合高点距离(刃口宽度)ab为0.2~5.0mm;

断屑台的端部位于刀前面,断屑台的尾部与刀侧面交集;

断屑台的侧面(断屑面)为平面、连续弯曲变化的平面或者凸起或凹下。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