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钢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14123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用,具体涉及到一种铜钢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铜钢复合管不仅具有钢的高强度,高韧性,还具有铜优异的耐蚀性,被应用于生产供水、供气和输油管线及化工等领域。与单一材质的铜管材相比,铜钢复合管材料不但价格低廉,而且密封性更好、强度更高。目前,铜钢复合管的制造方法有拉拔复合法,铸造复合法,喷射沉积法、机械结合法以及冷拔热扩撒法,其中又以冷拔热扩散法比较简单,但是拉拔过程中,两种金属的延伸等不同,两种金属的结合接触界面较小,形成的扩散结合层也较小,不易形成高的结合强度,并且在加热过程中,不能通过接触面施加应力,只能在较高温度下,改变其扩散能壁垒,需要较长的扩散时间,同时也不易提高结合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制作加工方便、结构简单、结合面积大、结合强度高的钢铜复合管。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钢复合管的制备方法,铜钢复合管由铜管、钢管组成,钢管与铜管套在一起,铜管与钢管分别开有相互配合的外螺纹、内螺纹,将铜管和钢管表面进行碱液脱脂,然后将铜管与钢管通过各自的螺纹旋转紧密配合组装成复合管,复合管两端安装进气端卡套接头和出气端卡套接头,进气端卡套接头接入气嘴、出气端卡套接头接入泄气阀,从气嘴向复合管内充入氮气、泄气阀高于设定压力值时打开泄气,使管内保持有内压并且压力稳定,整套装置进行加热保温,冷却至室温,最后切去复合管头尾处,中间保留的就是所需要的复合管。

优选的是:铜管的外螺纹是由半径为0.2mm~0.5mm的半圆形的铜管螺纹齿峰和半圆形的铜管螺纹齿谷组成,钢管的内螺纹是由与铜管外螺纹相适配的半径为0.2mm~0.5mm的半圆形的钢管螺纹齿峰和半圆形的钢管螺纹齿谷组成。

碱液脱脂用的碱液是质量分数是10%的naoh溶液。

优选的是:充入氮气后管内的压力为内层铜管最大承受压力的0.9倍,加热温度为800℃~900℃,保温时间为20min~30min。

加热时采用电磁感应线圈进行加热。

本发明与其他复合管制备方法相比,具有如下显著的技术优势与特点:

⑴铜管和铜管机械切削,可去除钢铜表界面的氧化层,形成螺纹后,既形成管道的之间的机械咬合,又扩大了异种金属的结合接触面,有利于改善扩散条件,增强结合强度;

⑵在铜管内充入氮气,可防止铜管内测发生氧化,并且铜管泄压阀,可保证复合管内部有压力,形成温度和压力双重作用下的热扩撒,强化了扩散条件,缩短扩散时间,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铜钢复合管的剖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铜钢复合管的制备方法示意图;

图中:1、铜管;2、铜管螺纹齿;3、铜管螺纹齿峰;4、铜管螺纹齿谷;5、钢管;6、钢管螺纹齿;7、钢管螺纹齿峰;8、钢管螺纹齿谷;9、进气端卡套接头;10、气嘴;11、出气端卡套接头;12、泄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铜钢复合管的制备方法,所述的铜钢复合管结构如图1所示,由铜管1和钢管5组成。铜管1的外周开铜管螺纹齿2,铜管螺纹齿2是由半径为0.2~0.5mm的半圆形的铜管螺纹齿峰3和半圆形的铜管螺纹齿谷4组成。钢管5的内圈开钢管螺纹齿6,钢管螺纹齿6是由半径为0.2~0.5mm的半圆形的钢管螺纹齿峰7和半圆形的钢管螺纹齿谷8组成。将铜管1和钢管5表面用质量分数是10%的naoh溶液脱脂。将尺寸配合的铜管1和钢管5进行反向旋转,利用铜管1的铜管螺纹齿2和钢管5的钢管螺纹齿6,实现铜管1和钢管5的反向螺紧,使得铜管1的半圆形的铜管螺纹齿峰3和钢管5的圆形的钢管螺纹齿谷8紧密接触、铜管1的半圆形的铜管螺纹齿谷4和钢管5的圆形的钢管螺纹齿峰7紧密接触,排除铜管1和钢管5接触面的气孔。

接下来如图2所示,在铜钢复合管的一端用进气端卡套接头9连接气嘴10,另一端用出气端卡套接头11连接泄气阀12;在气嘴10上充入氮气,泄气阀12高于设定压力值时打开泄气,使其铜钢复合管管内的压力保持在内层铜管最大承受压力的0.9倍;将充有氮气的铜钢复合管用电磁感应线圈进行加热,在800℃~900℃的条件下保温20min~30min,加热保温期间,仍充入氮气、高于设定压力值时泄气阀12自动打开泄气。加热后用冷却水冷却进气端卡套接头9和出气端卡套接头11,随后缓慢冷却至常温后,对铜钢复合管进行切头尾,中间保留的就是所需的复合管;

实例1

将外径32mm、壁厚4mm的20钢和外径28.6mm、壁厚1.0mm的纯铜管,以钢管作外管,铜管作内管,两种材料均为退火状态.利用车床将钢管开内螺纹,螺纹的齿峰和齿谷处的形状为半径为0.3mm的半圆形,利用质量分数10%naoh溶液清洗后,用冷风吹干后,旋紧螺纹形成复合管;在复合管气嘴10处通入氮气,当管内压力达到2.3mpa时,泄压阀开启泄压模式,在电磁感应线圈中加热,停止加热,用冷却水冷却进气端卡套接头9和出气端卡套接头11,用测温枪进行测温,保持温度在800℃左右,加热30min后,停止加热,使其缓慢冷却到常温,泄压后切头尾,进行质量检验,质量合格。

实例2

将外径57mm、壁厚4mm的20钢和外径53.98mm、壁厚1.5mm的纯铜管,以钢管作外管,铜管作内管,两种材料均为退火状态.利用车床将钢管开内螺纹,螺纹的齿峰和齿谷处的形状为半径为0.5mm的半圆形,利用质量分数10%naoh溶液清洗后,用冷风吹干后,旋紧螺纹形成复合管;在复合管气嘴10处通入氮气,当管内压力达到1.8mpa时,泄压阀开启泄压模式,在电磁感应线圈中加热,停止加热,用冷却水冷却进气端卡套接头9和出气端卡套接头11,用测温枪进行测温,保持温度在900℃左右,加热20min后,停止加热,使其缓慢冷却到常温,泄压后切头尾,进行质量检验,质量合格。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钢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铜钢复合管由铜管、钢管组成,钢管与铜管套在一起,铜管与钢管分别开有相互配合的外螺纹、内螺纹,将铜管和钢管表面进行碱液脱脂,然后将铜管与钢管通过各自的螺纹旋转紧密配合组装成复合管,复合管两端安装进气端卡套接头、气嘴和出气端卡套接头、泄气阀,从气嘴向复合管内充入氮气,泄气阀打开泄气,使管内保持有内压并且压力稳定,进行加热保温,冷却至室温,最后切去复合管头尾处,中间保留的就是所需要的复合管。有益效果:扩大了异种金属的结合接触面;并在铜管内充人氮气,可防止铜管发生氧化,形成温度和压力双重作用加速扩散,降低扩散时间,提高了结合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白江虎;李具仓;任娟红;陈立章;马艳丽;邵建勇;王军宏;孙爱楠;宋宗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峪关天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0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