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6245阅读:3112来源:国知局
铜扣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扣机。



背景技术:

铜扣机,是专门针对需要铆合加工的线材所设计的,采用特殊连续式铜带材料,经切断、成型、压着一次完成,讯速且无废料产生。铜带是一种金属元件,主要用作导电、导热、耐蚀器材。铜扣机所用铜带是一种呈带状的合金材料,对线材起铆合作用,根据材质来分,主要有黄铜带、青铜带、白铜带。铜带压着铆合连接线材, 取代传统的焊锡方式,没有冷焊、空焊及空气污染的缺点。铜带经特殊纹路处理,铆合后拉力特强,品质稳定,配备直、弯模座供不同产品连接用。适用于氖灯和电阻的连接、滑动开关和导线的连接、热敏元件(如磁簧开关、恒温保险丝)的连接。

现有的铜扣机仍是人工固定线材进行铜带铆合操作,使线材易于损坏,影响线材的连接质量,生产成本较高,甚至对人工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铆合质量高、生产效率高的铜扣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扣机,包括工作台、铜扣机构和铆接机构,铆接机构设有铆合上模和铆合下模,铜扣机构和铆合下模分别安装在工作台上,铆合上模与铜扣机构连接,铜扣机构控制铆合上模朝向铆合下模方向移动,铆合下模上放置有线材,其中,铜扣机还包括夹紧机构和固定机构,夹紧机构位于铆合下模的侧面,固定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夹紧机构设有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线材被夹持在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第二卡爪可旋转地与第一卡爪连接,固定机构设有定位块和盖板,定位块的上端面开设有开槽,线材位于开槽内,盖板与定位块可旋转地连接,且盖板可盖合开槽。

由上述方案可见,铜扣机通过设置夹紧机构和固定机构,从而夹紧固定线材,保证了线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直线度,提高铜扣铆合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不需要人为地固定线材,避免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固定机构还包括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第一磁块位于盖板的下端面,第二磁块位于定位块的上端面,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吸。

由上述方案可见,利用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的磁性相吸,从而压紧线材,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固定机构还包括固定座和支架,固定座安装在工作台上,固定座上设有多个第一螺丝孔,支架与两个第一螺丝孔连接,定位块可竖直移动地与支架的侧面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固定座上设有多个第一螺丝孔,支架与两个第一螺丝孔连接,定位块可竖直移动地与支架的侧面连接,从而可以调整支架的水平方向位置,以及调节定位块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位置,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线材,提高生产效率。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固定机构还包括支撑架,定位块的侧面在竖直方向排列地设有多个第二螺丝孔,支撑架与两个第二螺丝孔连接,支撑架邻接线材下方并朝线材方向延伸。

由上述方案可见,定位块的侧面在竖直方向排列地设有多个第二螺丝孔,支撑架与两个第二螺丝孔连接,从而可以调整支撑架的竖直方向的高度位置。支撑架邻接线材下方并朝线材方向延伸,从而支撑线材,使夹紧机构和固定机构之间的线材保持直线,提高铜扣铆合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夹紧机构还包括气缸和弹簧,气缸控制第二卡爪旋转,弹簧抵接在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

由上述方案可见,气缸控制第二卡爪旋转,弹簧抵接在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通过气缸控制第二卡爪,从而松开线材,又利用弹簧的弹性力,使第二卡爪夹紧线材。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铜扣机还包括工装座,铆合下模可移动地与工装座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铆合下模可移动地与工装座连接,从而调节线材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位置,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线材,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铜扣机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铜扣机实施例的局部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铜扣机实施例的局部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铜扣机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铜扣机实施例中固定机构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铜扣机实施例中固定机构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铜扣机实施例中固定机构的工作状态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铜扣机1包括工作台5、铜扣机构2、铆接机构(未标示)、夹紧机构3和固定机构6,铆接机构设有铆合上模和铆合下模33,铜扣机构2和铆合下模33分别安装在工作台5上,铆合上模与铜扣机构2连接,铜扣机构2控制铆合上模朝向铆合下模33方向移动,铆合下模33上放置有线材7。铜扣机构2内装有铜带,并根据线材7的需求进行切断铜带,然后成型成铜扣。接着,铜扣机构2控制铆合上模朝向铆合下模33方向移动,把铜扣铆合到线材7上。不同的铆合上模和铆合下模33之间的压合可形成不同的铜扣形状,可根据线材7的需求进行选用。

参见图2、图3和图4,铜扣机1还包括工装座4,工装座4的侧面开设有第三螺丝孔,铆合下模33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条形槽34,第一条形槽34与第三螺丝孔位置对应配合,可根据需要进行移动铆合下模33在工装座4上的位置,从而调整第一条形槽34与第三螺丝孔的配合位置,进行调节线材7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位置。

夹紧机构3包括第一卡爪35、第二卡爪36、气缸37和弹簧38,第一卡爪35安装在铆合下模33的侧面,第一卡爪35在朝向铜扣机构2的方向上延伸有旋转连接部351,第二卡爪36可旋转地与旋转连接部351连接。弹簧38抵接在第一卡爪35和第二卡爪36之间的下方,气缸37位于第二卡爪36在远离第一卡爪35方向的侧面,气缸37的驱动杆371与第二卡爪36的下方连接,气缸37控制第二卡爪36旋转。

气缸37通过连接件31与工装座4连接,工装座4的侧面开设有第四螺丝孔,连接件31的侧面开设有第二条形槽32,第二条形槽32与第四螺丝孔位置对应配合,可根据需要进行移动连接件31在工装座4上的位置,从而调整第二条形槽32与第四螺丝孔的配合位置,进行调节气缸37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位置。线材7和气缸37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位置应同步进行调节。

线材7位于第一卡爪35和第二卡爪36之间的上方夹爪部。通过气缸37控制驱动杆371朝向第一卡爪35方向移动,驱动杆371驱动第二卡爪36顺时针旋转,从而松开夹爪部上的线材7,此时弹簧38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当气缸37控制驱动杆371远离第一卡爪35方向移动时,驱动杆371松开第二卡爪36,此时之前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38释放弹性力,使第二卡爪36逆时针旋转,从而夹紧夹爪部上的线材7。

参见图5、图6和图7,固定机构6包括定位块63、盖板65、第一磁块67、第二磁块68、支撑架66、固定座61和支架62,固定座61安装在工作台5上。固定座61上设有多个第一螺丝孔,支架62可选择地与其中两个第一螺丝孔连接,从而可以调整支架62的水平方向位置。支架62的侧面也设有多个第五螺丝孔,定位块63的侧面开设有第三条形槽64,第三条形槽64与第五螺丝孔位置对应配合,可根据需要进行移动定位块63在支架62上的位置,从而调整第三条形槽64与第五螺丝孔的配合位置,进行调节定位块63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位置。

定位块63的上端面开设有开槽69,线材7位于开槽69内。盖板65的第一端与定位块63的第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且盖板65可盖合在开槽69上。第一磁块67位于盖板65的第二端的下端面,第二磁块68位于定位块63的第二端的上端面,第一磁块67与第二磁块68相吸。顺时针旋转盖板65,打开盖板65从而松开开槽69内的线材7。逆时针旋转盖板65,使第一磁块67与第二磁块68相吸,从而压紧开槽69内的线材。

定位块63的侧面在竖直方向排列地设有多个第二螺丝孔,支撑架66可选择地与其中两个第二螺丝孔连接,从而可以调整支撑架66的竖直方向的高度位置。支撑架66呈L形设置地邻接线材7下方并朝夹紧机构3方向延伸,从而支撑线材7,使夹紧机构3和固定机构6之间的线材7保持直线。

本实施例的铜扣机1通过设置夹紧机构3和固定机构6,从而夹紧固定线材7,保证了线材7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直线度,提高铜扣铆合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不需要人为地固定线材7,避免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