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8484阅读:1103来源:国知局
车床吸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车床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车床加工石墨件、胶木件时会产生飞扬性粉尘颗粒,造成作业环境恶劣,危害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一些对含水量有严格要求的制品是禁止使用水淋除尘的,因此有些除尘方式只能采用气流除尘。

例如,申请号为CN 201320190287.X的一篇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简易机器吸尘器,它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吸尘筒,吸尘筒的下端设有出尘口,吸尘筒的上端设有吸尘控制箱,吸尘控制箱上设有吸尘口,吸尘口上连接吸尘管,吸尘管上连接设有若干用于罩在机械上吸尘的吸尘罩。

这种吸尘器安装在车床上时,虽然可以通过吸气进行除尘,但是车床在加工不同的工件时,车刀的加工方向不同,粉尘主要飞溅方向也不相同,而现有的这种吸尘器的吸尘罩只能在固定位置进行吸尘,无法满足各种位置、方向吸尘的需要,因此具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床吸尘装置,具有方便收集车床多个方向飞溅粉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床吸尘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吸尘罩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上滑移连接有用于连接吸尘罩的连接部,所述吸尘罩与连接部铰接以竖直方向转动;所述连接部包括在导轨上滑移的滑座以及与滑座转动连接以水平方向转动的横杆,所述吸尘罩铰接在横杆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床加工不同工件时,粉尘会向不同的方向飞溅,由于吸尘罩安装在可沿环形导轨滑移的连接部上,此时可以移动滑座进而带动吸尘罩移动,进而将吸尘罩移动到盒式的位置,同时,吸尘罩交接在连接部上可以沿着竖直方向转动,从而可以上下调节吸尘罩的吸尘方向,从而一定程度上使吸尘方向更有针对性,直接从粉尘飞溅方向吸,吸尘效果更好;横杆与滑座转动连接以水平方向转动,从而可以左右调节吸尘罩的吸尘方向,使得调整角度更多,吸尘更加准确。

优选的,所述环形导轨上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滑座上设有在滑槽内滑移的滑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槽与滑块滑移的方式,摩擦小,移动起来更加省力。

优选的,所述滑座上固定连接有供人推动滑座在环形导轨上滑移的推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座上连接有推杆,从而在需要移动滑座时,直接推动或者拉动推杆即可,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吸尘罩上设有供人握持以调节吸尘罩方向的握杆。

优选的,所述吸尘罩上连通有可调节方向的波纹软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纹软管支持反复弯折,多次使用而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在车床加工不同工件时,粉尘会向不同的方向飞溅,由于吸尘罩安装在可沿环形导轨滑移的连接部上,此时可以移动滑座进而带动吸尘罩移动,进而将吸尘罩移动到盒式的位置,同时,吸尘罩交接在连接部上可以沿着竖直方向转动,从而可以上下调节吸尘罩的吸尘方向,从而一定程度上使吸尘方向更有针对性,直接从粉尘飞溅方向吸,吸尘效果好;

2. 横杆与滑座转动连接以水平方向转动,从而可以左右调节吸尘罩的吸尘方向,使得调整角度更多,吸尘更加准确;

3. 在滑座上连接有推杆,从而在需要移动滑座时,直接推动或者拉动推杆即可,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车床吸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固定架;2、环形导轨;21、滑槽;3、连接部;31、滑座;311、滑块;312、推杆;32、连杆;33、横杆;4、吸尘罩;41、握杆;42、套环;5、波纹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车床吸尘装置,参照图1,包括用于安装吸尘罩4的固定架1,在固定架1上固定连接有水平放置的环形导轨2,环形导轨2上滑移连接有用于安装吸尘装置的连接部3,吸尘罩4铰接在连接部3上以竖直方向转动。

参照图1,为了方便调节吸尘罩4的方向,吸尘罩4上设有方便人手握持的握杆41,同时为了防止吸尘罩4多次转动使连接的管道损坏,吸尘罩4上连接的管道为波纹软管5。

参照图2,连接部3包括在导轨上滑移的滑座31以及与滑座31转动连接的横杆33,本实施例中,滑座31转动连接有与横杆33一体连接的连杆32,连杆32在滑座31上转动的同时带动横杆33在水平面内转动,此外滑座31上还固定有方便人推动滑座31滑移的推杆312。

参照图2,环形导轨2上沿着导轨的延伸方向设有滑槽21,对应的,滑座31上设有嵌入滑槽21内滑移的滑块311,并且为了滑座31在导轨上滑移的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共设有两对相互平行的滑槽21以及滑座31。

参照图1以及图2,吸尘罩4铰接在横杆33上,本实施例中,吸尘罩4上焊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套环42,横杆33插在套环42内以实现铰接,并且该铰接为过渡配合,方便人们将吸尘罩4调节在固定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