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圆角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3260阅读:9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倒圆角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辅助部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倒圆角工具。



背景技术:

端面锪钻,仅在端面上设置用于加工孔的端面的切削齿。

通常,为保证薄壁凸肩衬套装配后部件的厚度尺寸,需对装配后薄壁凸肩衬套的凸肩端面进行倒圆角的锉修,目前通常用普通倒角刀对凸肩端面进行锉修。但是,在锉修后的薄壁凸肩衬套的凸肩壁厚小于2mm的情况下,用普通倒角刀对薄壁凸肩衬套的凸肩外缘倒圆角时,普通倒角刀的刀尖极易与装配零件发生干涉而伤及零件,或者切削刃又无法接触到倒圆角部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圆角工具,有效解决薄壁凸肩衬套的凸肩外缘倒圆角的问题,对凸肩进行有效倒圆角加工且避免伤及零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倒圆角工具,用于对薄壁凸肩衬套的凸肩进行倒圆角加工,包括锪钻本体,所述锪钻本体的底齿端面同轴设置一带刃口且横截面为圆形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锪钻本体通常采用端面锪钻,在端面锪钻的底齿端面开设带刃口的凹槽。所述凹槽与薄壁凸肩衬套的凸肩对应设置,通过刃口对凸肩进行倒圆角加工,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中凹槽设置在锪钻其底齿端面的中心,即凹槽与锪钻的底齿端面同轴设置,便于锪钻旋转运动以完成凸肩的倒圆角加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凹槽包括位于凹槽底部并用于限定凸肩进入凹槽深度的圆底、位于凹槽开口并用于方便凸肩进出凹槽的侧壁、以及位于圆底与侧壁连接处并用于倒圆角的切削刃组件。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切削刃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分别与圆底、侧壁相切的切削刃。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切削刃组件中多个切削刃断续、不连贯。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切削刃为1/4圆弧,圆弧的半径与倒圆角尺寸相等且圆弧的圆心与圆底的距离等于倒圆角尺寸。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圆底为圆形平面,圆底的直径为凸肩的直径与两倍倒圆角尺寸的差值;所述圆底与凹槽开口的距离为圆底的深度,圆底的深度在不小于倒圆角尺寸且不大于锉修后凸肩的壁厚尺寸。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薄壁凸肩衬套的凸肩外缘倒圆角的问题,对凸肩进行有效倒圆角加工且避免伤及零件;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基于现有钻即可制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薄壁凸肩衬套和零件的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圆底的尺寸标记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与薄壁凸肩衬套对应安装时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M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圆底、2.切削刃、3.侧壁、4.底齿端面、5. 凸肩端面、6. 倒圆角部位、7. 凸肩、8. 薄壁凸肩衬套、9.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倒圆角工具,如图1所示,用于对薄壁凸肩衬套8的凸肩7进行倒圆角加工,包括锪钻本体,所述锪钻本体的底齿端面4同轴设置一带刃口且横截面为圆形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锪钻本体通常采用端面锪钻,在端面锪钻的底齿端面4开设带刃口的凹槽。所述凹槽与薄壁凸肩衬套8的凸肩7对应设置,通过刃口对凸肩7进行倒圆角加工,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中凹槽设置在锪钻其底齿端面4的中心,即凹槽与锪钻的底齿端面4同轴设置,便于锪钻旋转运动以完成凸肩7的倒圆角加工。

如图2所示,薄壁凸肩衬套8和零件9的装配图,其中标识出倒圆角部位6和凸肩端面5。如图6、图7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倒圆角工具对凸肩7进行倒圆角加工时,圆底1与凸肩端面5贴合且倒圆角部位6与切削刃2贴合时,完成倒圆角加工。

实施例2:

一种倒圆角工具,用于对薄壁凸肩衬套8的凸肩7进行倒圆角加工,包括锪钻本体,所述锪钻本体的底齿端面4同轴设置一带刃口且横截面为圆形的凹槽。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凹槽包括位于凹槽底部并用于限定凸肩7进入凹槽深度的圆底1、位于凹槽开口并用于方便凸肩7进出凹槽的侧壁、以及位于圆底1与侧壁连接处并用于倒圆角的切削刃组件。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切削刃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分别与圆底1、侧壁相切的切削刃2。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切削刃组件中多个切削刃2断续、不连贯。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切削刃2为1/4圆弧,圆弧的半径与倒圆角尺寸相等且圆弧的圆心与圆底1的距离等于倒圆角尺寸。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圆底1为圆形平面,圆底1的直径为凸肩7的直径与两倍倒圆角尺寸的差值;所述圆底1与凹槽开口的距离为圆底1的深度,圆底1的深度在不小于倒圆角尺寸且不大于锉修后凸肩7的壁厚尺寸。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薄壁凸肩衬套8在锉修前,凸肩7的直径为D凸,凸肩7的壁厚为δ,需对凸肩7的外缘倒圆角R。所述倒圆角刀具其圆底1的直径为D,圆底1的深度为L。所述切削刃2的圆形为O点,切削刃2的半径为R,切削刃2的起点为A点,切削刃2的终点为B点。多个切削刃2断续分布。

所述倒圆角工具如下设计:

步骤一:选择锪钻。

如图2、图3所示,通常选择普通平底锪钻,刀刃外径为D,且满足:D=D+4R。

步骤二:制圆底1。

如图3所示,以锪钻中轴线为中心,在底齿端面4的正中心制圆底1,满足:D= D-2R且R≤L<δ。

步骤三:制切削刃2。

如图4、图5所示,以圆心在O点,起点在A点,终点在B点,半径为R加工呈1/4圆弧的刃口。

步骤四:制侧壁。

如图4、图5所示,侧壁与切削刃2的终端相切,B为切点;横截面中,侧壁3和圆底1夹角为钝角,C点为侧壁3开口处的终点,图中BC段为侧壁轮廓线。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