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球底渣包环缝焊接的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6899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用于球底渣包环缝焊接的装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球底渣包环缝焊接的装备。



背景技术:

焊接渣包是专门针对冶金渣浸泡处理、铜渣缓冷等工艺的环保型产品。焊接渣包相对铸造渣包具有生产周期短、制造使用环保、极冷极热工况中不易开裂、强度可靠、使用安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缓冷效率高等显著特点。

球底焊接式渣包(简称球底渣包)是一种环保型焊接渣包,球底渣包在保持原产品性能优势的前提下,冷却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在铜渣缓冷工艺中,能很好满足部分用户缩短铜渣冷却时间的需求。球底渣包具有环保、重量轻、寿命长、维修方便、综合使用成本低等特点,经过多年的改进升级,已在各大钢厂和铜冶炼厂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

如图1所示,球底渣包由锥段筒体5a和球底5b两零件组成,需要对两零件之间的环缝5c进行焊接,焊缝质量要求全熔透,并且通过100%UT检测。然而,目前对环缝5c仍旧采用人工气保焊接,焊工作业空间有限,工作效率很低,焊缝的外观和质量都较差,无损检测合格率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球底渣包环缝焊接的装备,能够使通过点焊拼接而成的球底渣包匀速旋转,进而能够对锥段筒体与球底之间的环缝进行自动埋弧焊接,保证焊缝质量,提高焊接工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球底渣包环缝焊接的装备,包括驱动机构、第一转胎、用于固连球底渣包大头端的大口支撑环、第二转胎以及用于固连球底渣包小头端的小口支撑环,大口支撑环转动支撑在第一转胎上,小口支撑环转动支撑在第二转胎上,且大口支撑环与小口支撑环同轴设置,所述驱动机构与第一转胎和/或第二转胎相连,以带动大口支撑环和/或小口支撑环旋转。

优选地,所述大口支撑环包括环体和圆周阵列在环体内壁上的用于固连所述球底渣包大头端的加强筋板,加强筋板上设有吊装孔。

优选地,所述大口支撑环的内壁固设径向延伸的支撑杆。

优选地,所述小口支撑环包括钢管和圆周阵列在钢管外壁上的用于固连所述球底渣包小头端的第一吊耳。

优选地,所述小口支撑环的外壁套设一对与所述第二转胎配合的止推环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胎包括底座和两组对称设在底座两侧的滚轮总成,每组滚轮总成带有一对成角度设置的第一滚轮,所述大口支撑环转动支撑在两组滚轮总成的第一滚轮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胎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滚轮,第二滚轮转动设置在托架上,所述小口支撑环转动支撑在两个第二滚轮上。

优选地,所述托架的两侧设有第二吊耳。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球底渣包环缝焊接的装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使通过点焊拼接而成的球底渣包匀速旋转,进而能够对锥段筒体与球底之间的环缝进行自动埋弧焊接,焊接工效能提高30%以上。

2、在对环缝进行自动埋弧焊接后,形成的焊缝的无损检测合格率及外观质量都显著提升,较大程度地减少了焊缝返修量。

3、由于锥段筒体与球底之间的环缝是厚板大坡口,因此焊接量非常大,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对环缝进行自动埋弧焊接,减少焊工的作业劳动强度,提高焊接工效。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中的球底渣包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球底渣包环缝焊接的装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显示为图2的正视图。

图4显示为图2的左视图。

图5显示为图2的俯视图。

图6显示为大口支撑环的正视图。

图7显示为大口支撑环的剖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第一转胎

1a 底座

1b 滚轮总成

1c 第一滚轮

2 大口支撑环

2a 环体

2b 加强筋板

2c 支撑杆

3 第二转胎

3a 第二滚轮

3b 托轮座

3c 第二吊耳

3d 托架

4 小口支撑环

4a 止推环板

4b 钢管

4c 第一吊耳

5 球底渣包

5a 锥段筒体

5b 球底

5c 环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图2中的球底渣包5是由锥段筒体5a和球底5b通过点焊拼接而成的。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球底渣包环缝焊接的装备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驱动机构、第一转胎1、用于固连球底渣包大头端的大口支撑环2、第二转胎3以及用于固连球底渣包小头端的小口支撑环4,大口支撑环2转动支撑在第一转胎1上,小口支撑环4转动支撑在第二转胎3上,且大口支撑环2与小口支撑环4同轴设置,驱动机构与第一转胎1相连,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第一转胎1带动大口支撑环2旋转。

本实施例能够使球底渣包5旋转: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第一转胎1带动大口支撑环2旋转,球底渣包5随大口支撑环2同步旋转,小口支撑环4在第二转胎3的支撑配合下随球底渣包5同步旋转。进一步地,通过调整第一转胎1,本实施例能够使球底渣包5匀速旋转。

如图6、图7所示,为了增强大口支撑环2的结构且便于吊装大口支撑环2,大口支撑环2包括环体2a和圆周阵列在环体内壁上的用于固连球底渣包大头端的加强筋板2b,加强筋板2b上设有吊装孔。在具体实施时,采用六个加强筋板2b圆周阵列在环体内壁上,相邻加强筋板2b间的圆心角为60度,大口支撑环2仅仅通过六个加强筋板2b与球底渣包大头端焊接相连,从而减少了焊接位置。

如图6所示,为了使大口支撑环2的结构更加稳固,大口支撑环2的内壁固设径向延伸的支撑杆2c。在具体实施时,大口支撑环2的内壁固设三根互成角度的支撑杆2c,以保证大口支撑环2的刚性。

如图3所示,小口支撑环4包括钢管4b和圆周阵列在钢管外壁上的用于固连球底渣包小头端的第一吊耳4c。第一吊耳4c的设置,便于吊装小口支撑环4。在具体实施时,小口支撑环4采用厚壁钢管,强度等级高,安全性高。采用四个第一吊耳4c圆周阵列在钢管外壁上,相邻第一吊耳4c间的圆心角为90度,小口支撑环4也仅仅通过四个第一吊耳4c与球底渣包小头端焊接相连,同样为了减少焊接位置。

如图3所示,小口支撑环4的外壁套设一对与第二转胎3配合的止推环板4a,能够防止小口支撑环4沿其轴向窜动。

如图4所示,第一转胎1包括底座1a和两组对称设在底座1a两侧的滚轮总成1b,每组滚轮总成1b带有一对成角度设置的第一滚轮1c,大口支撑环2转动支撑在两组滚轮总成1b的第一滚轮1c上。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胎1的四个第一滚轮1c转动,大口支撑环2在四个第一滚轮1c的带动下匀速旋转。

如图4、图5所示,第二转胎3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滚轮3a,第二滚轮3a转动设置在托架3d上,小口支撑环4转动支撑在两个第二滚轮3a上。在具体实施时,两个第二滚轮3a通过两组托轮座3b对称设在托架3d两侧;两个第二滚轮3a同时支撑小口支撑环4的外壁并且同时位于两个上述止推环板4a之间。

如图4、图5所示,为了便于吊装第二转胎3,托架3d两侧设有第二吊耳3c。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用于球底渣包环缝焊接的装备的第一实施例的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分别根据锥段筒体5a、球底5b的结构设计大口支撑环2、小口支撑环4;

步骤S2,通过点焊的方式把锥段筒体5a和球底5b拼接成球底渣包5;

步骤S3,大口支撑环2与球底渣包大头端同轴固连,小口支撑环4与球底渣包大头端同轴固连。在具体实施时,大口支撑环2通过六个加强筋板2b与锥段筒体5a同轴焊接,小口支撑环4通过四个第一吊耳4c与球底5b同轴焊接;

步骤S4,在大口支撑环2下方放置第一转胎1,在小口支撑环4下方放置第二转胎3。调整第一转胎1和第二转胎3的高度,使大口支撑环2与小口支撑环4同轴设置,并且调整第一转胎1的转速;

步骤S5,在球底渣包5的环缝5c区域搭设焊接架台,在焊接架台上架设埋弧焊机,使埋弧焊机的焊接枪头对准环缝5c且固定不动,并且调整埋弧焊机的电流、电压、进丝速率等参数;

步骤S6,启动驱动机构,第一转胎1带动大口支撑环2匀速旋转,球底渣包5随大口支撑环2同步匀速旋转,小口支撑环4在第二转胎3支撑配合下随球底渣包5同步匀速旋转,与此同时,启动埋弧焊机,对环缝5c进行自动埋弧焊接;

步骤S7,自动埋弧焊接完成并经无损检测合格后,将球底渣包5与大口支撑环2、小口支撑环4分离,并且对球底渣包5与大口支撑环2、小口支撑环4的焊接位置打磨干净,最终完成球底渣包5的环缝5c的焊接。

在上述工艺中,大口支撑环2和小口支撑环4可重复使用,能够降低加工成本。

通过上述工艺中的自动埋弧焊接,环缝5c的无损检测合格率及外观质量都显著提升,且较大程度地减少了焊缝返修量。另外,由于锥段筒体5a和球底5b之间的环缝5c是厚板大坡口,焊接量非常大,传统工艺是采用手动气保焊接方式,效率很低,采用上述工艺后,能够减少焊工的作业劳动强度,焊接工效能提高30%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如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驱动机构与第二转胎3相连,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第二转胎3带动小口支撑环4旋转,球底渣包5随小口支撑环4同步旋转,大口支撑环2在第一转胎1的支撑配合下随球底渣包5同步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与如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驱动机构均与第一转胎1、第二转胎3相连,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第一转胎1带动大口支撑环2旋转,同时第二转胎3也带动小口支撑环4旋转,并且大口支撑环2和小口支撑环4的转速相同,球底渣包5从而旋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能够使通过点焊拼接而成的球底渣包匀速旋转,进而能够对锥段筒体与球底之间的环缝进行自动埋弧焊接,保证焊缝质量,提高焊接工效。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