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门框扁钢弯制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8616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人防门框扁钢弯制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防门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人防门框扁钢弯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人防门在制作过程中,其门框各框架之间需要采用一段圆弧扁铁进行过度连接。现有的人防门在实际制作工程中,尤其对于那些小作坊式的人防门加工制作模式来讲,其在对圆弧扁铁进行弯弧成型的制作过程中,大多通过采用用于弯管的弯管机进行扁铁弯弧。采用弯管机进行扁铁弯弧作业过程中,为了保证扁铁的弯弧效果,通常需要在进行弯弧的扁铁两侧预留一些余量便于弯管机夹持定位,弯弧完成后还需要对该预留的余量进行切除,从而使得整个扁铁弯弧作业繁琐,而且使得弯弧扁铁的制作加工成本增大 ;此外由于采取这种人工弯弧的作业方式,不仅不能保证扁铁的弯弧成型制作质量,同时对于大批人防门制作生产而言,其各自之间的统一性也难得到保证,从而影响生产厂家的生产效益。

目前,公布号为CN2041828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门框扁铁弯弧成型的弯弧机,它包括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扁铁弯弧组件、用于存贮扁铁的料仓、将料仓中扁铁推出的推料组件、用于将推料组件推出的扁铁送入扁铁弯弧组件中的入料组件以及将扁铁弯弧组件中弯弧成型后的扁铁推出的出料组件 ;其中扁铁弯弧组件包括弯模上压头、固定于机架上的弯模下压头以及驱动该弯模上压头升降移动的弯模驱动油缸。

这种用于门框扁铁弯弧成型的弯弧机虽然提高饿了扁铁的弯弧成型效率,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最大限度的保证加工后弯弧扁铁的一致性,但该设备需要通过入料组件将扁铁送入扁铁弯弧组件中,弯弧成型后,扁铁需要通过出料组件推出,输送扁铁的过程过于复杂,效率降低,还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防门框扁钢弯制加工装置,具有扁钢弯制效率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防门框扁钢弯制加工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存贮扁钢的料仓,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压弯扁钢的扁钢弯制组件,所述扁钢弯制组件包括弧长小于扁钢的长度凹模以使扁钢弯制后两端翘起并高于凹模的模肩,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推送料仓中扁钢至凹模上的供料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架上的料仓存储扁钢以保证供料的连续性,通过供料组件连续推送扁钢至扁钢弯制组件的凹模上,达到连续供料的效果,由于扁钢的长度大于凹模的弧长,弯制后的扁钢两端翘起的部位高于凹模的模肩,当供料组件将新的扁钢推送至扁钢弯制组件的凹模上时,扁钢到达凹模上的同时撞击弯制的扁钢凸出凹模的部分以驱动弯制的扁钢离开凹模,达到进料、卸料同步进行以提高扁钢弯制效率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凹模的模肩上设有用于限制扁钢位于凹模正中位置的定位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块限制扁钢始终位于凹模正中位置,以使弯制后的扁钢两端翘起凸出凹模的模肩的高度一致,以使新的扁钢推动弯制的扁钢时更稳定,达到稳定进料、卸料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供料装置包括与扁钢弯制组件连接的送料平台、滑动连接在送料平台上用于推动料仓内扁钢的送料杆以及用于对送料杆提供动力的第二动力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送料杆推动扁钢在送料平台上滑移,由于送料平台与扁钢弯制组件连接,送料平台起到导向扁钢的作用,以使扁钢精确推送至扁钢弯制组件中,通过第二动力部给予动力可以使送料杆快速推送,达到精确快速进料、卸料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送料平台的上表面与凹模的模肩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送料平台的上表面与凹模的模肩平行,扁钢可顺利的从送料平台过渡在凹模的模肩上,进而能精确的撞击凹模内已弯制的扁钢,达到稳定进料、卸料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送料平台上设有与送料杆配合以限制送料杆滑移方向的送料滑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送料滑槽限制送料杆的滑移方向以使进料杆精确的将扁钢推送至凹模上,达到精确送料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送料杆部分凸出送料滑槽以恰能推动一块扁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送料杆径向高出送料滑槽,且凸出的部分恰好与一块扁钢的厚度一致,送料杆每次推送时,只能推送一块扁钢,防止了多块扁钢同时推送的现象,达到稳定送料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料仓的下端设有高度与扁钢厚度一致的送料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送料口高于与扁钢厚度一致,以使料仓每次只能被推出一块扁钢,防止多块扁钢同时推送,达到稳定送料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送料平台上设有用于限制扁钢在送料平台上滑动方向的定位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条进一步限制扁钢滑动的方向,以使扁钢被更精确的送进扁钢弯制组件内,精确的到达凹模上,达到精确稳定送料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凹模上设有用于导向弯制后的扁钢排出扁钢弯制组件的卸料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卸料板的导向作用,使得扁钢顺利的卸出,离开设备,防止因扁钢卸出不顺引起作业中断,达到连续作业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得进料卸料同步进行,提高了扁钢弯制效率,实现单片送料,定位送料,使得卸料顺畅,连续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人防门框扁钢弯制加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扁钢弯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人防门框扁钢弯制加工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扁钢弯制组件;21、支撑板;211、支撑块;212、第一固定板;213、第二固定板;22、滑动支柱;221、螺母;222、端头;23、夹弯油缸;231、活塞杆;232、滑动夹板;233、凸模;234、凹模;235、定位块;236、第一垂直支板;24、卸料板;3、供料组件;31、送料平台;311、送料滑槽;312、定位条;313、定位滑块;314、丝杆;315、调节块;32、滑动支杆;321、第二垂直支板;33、油缸;331、送料活塞杆;332、滑动推板;333、送料杆;34、料仓;341、定位槽;342、送料口;4、动力组件;5、扁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人防门框扁钢弯制加工装置,参照图1,包括支架1、位于支架上的扁钢弯制组件2、位于扁钢弯制组件2后方以给扁钢弯制组件2供料的供料组件3以及位于支架1旁边的动力组件4,通过动力组件4给予动力,进而使供料组件3为扁钢弯制组件2供料,进而执行弯制作业。

扁钢弯制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架1上的支撑板21,支撑板2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211,支撑块211固定在支撑板2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支撑块211长度方向与支撑板21的长度方向一致,支撑块21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12,第一固定板212长度大于支撑块211的宽度,第一固定板212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与支撑板21宽度方向的中心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上,通过支撑块211和第一固定板212对扁钢弯制组件2进行固定支撑。

第一固定板212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滑动支柱22,滑动支柱22位于支撑块211的外面,滑动支柱22贯穿第一固定板212,位于滑动支柱22远离第一固定板212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板213,第二固定板213长度方向与第一固定板212一致,第二固定板213平行于第一固定板212,滑动支柱22贯穿第二固定板213,滑动支柱22位于第一固定板212下方的端头222半径大于滑动支柱22贯穿第一固定板212的孔径,滑动支柱22的上端为半径变小的螺纹段,第二固定板213通过螺母221和滑动支柱22配合固定连接在滑动支柱22上。

第二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伸出方向垂直向下的夹弯油缸23,夹弯油缸23贯穿第二固定板且夹弯油缸23的活塞杆231位于第二固定板213的下方,活塞杆231远离夹弯油缸2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夹板232,滑动夹板23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固定板212的长度方向一致,滑动夹板232的两端开孔,滑动夹板232套在滑动支柱22上与滑动支柱22滑动连接,滑动夹板23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凸模233,第一固定板212上固定连接有凹模234,凸模233与凹模234相对,凹模234的两肩上设有宽度小于凹模234肩宽的定位块235,位于凹模234的背面设有第一垂直支板236,第一垂直支板236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212上,第一垂直支板236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固定板212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垂直支板236的高度低于凹模234的高度,位于凹模234的正面设有卸料板24,卸料板24下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12上,卸料板24的上端向内倾斜以接住并引流从凹模234斜下的物料,通过滑动加班232与滑动支柱22配合以限制凸模233的移动位置,以使凸模233与凹模234精确压合。

参照图1以及图3,供料组件3包括设在第一垂直支板236上的送料平台31,送料平台31与第一垂直支板236垂直且一端连接在第一垂直支板236的上端,第一垂直支板236的高度加上送料平台31的厚度恰好等于第一固定板212至凹模234肩部的高度,送料平台31的上表面开有送料滑槽311,送料滑槽311共两条且两条送料滑槽311支架的距离小于凹模234两肩之间的距离,送料滑槽311的长度方向与送料平台31的宽度方向一致,通过第一垂直支板236限制送料平台与凹模234的模肩在同一平面上。

送料平台3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垂直支板236的长度方向一致,送料平台31远离第一垂直支板23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送料平台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滑动支杆32,滑动支杆32共两根分板在送料平台31长度方向的两侧,滑动支杆32的轴向与送料平台31的宽度方向一致,滑动支杆32远离送料平台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垂直支板321,第二垂直支板32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1上,第二垂直支板321垂直于支撑板21,第二垂直支板32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部33,本实施例中第二动力部33为油缸,其他实施例中可为气缸、齿轮齿条机构等,第二动力部33平行于支撑板21且第二动力部33的送料活塞杆331伸出方向指向扁钢弯制组件2,送料活塞杆331贯穿第二垂直支板321,。

参照图3以及图5送料活塞杆331远离第二动力部33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推板332,滑动推板332与第二垂直支板321平行且滑动推板33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垂直支板321的长度方向一致,位于滑动推板332长度方向的两端开有孔,滑动推板332套在滑动支杆32上与滑动支杆32滑动连接,滑动推板332远离第二动力部33的端面上设有送料杆333,送料杆33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推板332上,送料杆333远离滑动推板332的一端水平插在送料滑槽311内,送料杆333的轴向与送料滑槽311的长度方向一致,送料杆333与送料滑槽311滑动连接,送料平台31上设有料仓34,料仓34由两个开口相对的定位槽341组成,定位槽341位于送料滑槽311的外侧,定位槽341垂直于送料平台31,两定位槽341槽底的距离等于扁钢5的长度,定位槽341的槽壁下端开有高度与扁钢5厚度一致的送料口342,送料杆333部分凸出送料滑槽311上端且凸出高度恰好等于扁钢5的厚度,通过第二动力部33给予动力使送料杆333推动扁钢5进入扁钢弯制组件2中。

送料平台31上设有定位条312,定位条312的长度方向与送料滑槽311的长度方向一致,定位条312滑动连接送料平台31上,位于定位条312的旁边设有定位滑块313,其设置方式与定位条312一致,位于传送平台31的一侧固定有调节块315,调节块315上设有丝杆314,丝杆314旋进并贯穿调节块315,丝杆314位于送料平台31的上方,丝杆314远离调节块315的一端与定位滑块313固定连接,通过定位条312调节扁钢5的滑移路劲。

综上所述,参照图4,扁钢5放置料仓34内,启动第二动力部33,送料活塞杆331伸出,进而驱动滑动推板332在滑动支杆32上向靠近扁钢弯制组件2的方向滑动,进而滑动推板332推动送料杆333在送料滑槽311内向靠近扁钢弯制组件2的方向滑动,由于送料杆333部分凸出送料滑槽311上端且高度恰好等于扁钢5的厚度,送料杆333滑动动时恰好推动一块扁钢5,进而使扁钢5离开料仓34且在送料平台31上朝靠近扁钢弯制组件的方向滑动,通过调节丝杆314,进而调节定位滑块313,使定位滑块313对定位条312进行限位,使得定位条312靠近送料滑槽311的侧面恰好位于送料口342的最大宽度位置上,使得扁钢5在送料平台31上滑动时被定位条限位,准确进入扁钢弯制组件2内,到达凹模234的上方。

当扁钢5位于凹模234的模肩上时,第二动力部33停止推进并复位,由于定位块235的作用,扁钢5位于与凸模的中心处,此时启动夹弯油缸23,活塞杆231向远离夹弯油缸23的方向推进,进而驱动滑动夹板232在滑动支柱22上朝靠近凹模234的方向滑动,进而滑动夹板带动凸模233朝靠近凹模234的方向移动,最终凸模与凹模贴合,完成冲压扁钢5使扁钢5变弯的过程,此时,夹弯油缸23停止推进并复位,弯制的扁钢5呈弧形停留在凹模234内,此时由于扁钢5弯曲,扁钢5的两端向上翘起,且翘起的部分高于凹模234的模肩。

此时,由于第二动力部33已经复位,送料杆333离开料仓34,扁钢5由于自重向下滑落至送料平台31上,再次启动第二动力部33,送料杆333将再次推进一块扁钢5进入扁钢弯制组件,此时扁钢5到达凹模234时,由于前一块已完成弯制的扁钢5的两端翘起高于凹模234的模肩,新的扁钢5进入凹模234上的同时推动前一扁钢5离开凹模234,进入凹模234的扁钢5可通过重复上述夹弯过程进行冲压弯制,离开凹模234的扁钢5通过自重掉落至卸料板24上,通过卸料板24的斜坡离开,达到进料出料一步完成,提高弯制效率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