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模钩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6205阅读:8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模钩料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模钩料器。



背景技术:

汽车所用冲压模具中通常会有边角废料产生,边角废料冲裁后若切断不充分或与模具钩挂等原因,边角废料的排料也并不顺畅。固定在上模上的钩料器则能随上模的抬起而剥离边角废料。但作为反复与边角废料接触的零件,钩料器运动的可靠性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上模钩料器,提高对冲压模具边角废料的排料可靠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模钩料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上模钩料器,包括:底座:具备贯穿方向相反的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立柱,具备一平行于自身轴线的切削平面,切削平面上具备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与第二销轴装配固定,第三固定孔和第一销轴装配固定,立柱的轴端具备第一固定孔;料钩,具备第四固定孔;第一台阶孔固定立柱和底座,第二台阶孔固定底座自身;第四固定孔与第一销轴装配,料钩具备绕第四固定孔的转动自由度;第二销轴限定料钩的转动角度范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台阶孔的方向相反,便于螺钉通过台阶孔将底座和立柱各自的固定,且提供双向的稳固的固定力。销轴对料钩的两处位置进行接触限位,使得料钩只具备在一个锐角内的转动自由度。料钩设在立柱的切削平面处,切削平面在料钩转动时起到侧向限位,防止料钩在钩料时受力过大而向侧向扭曲变形,整体结构紧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料钩上装配有具备转动自由度的搭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料钩上抬时,搭钩相对料钩也因为重力张开角度。搭钩与料钩共同作用,对废料的最外侧起到一定的夹持作用,若废料内圈出现牵扯,在料钩上抬时,废料外圈会上抬,不利于废料排料,搭钩则限制了废料外圈的上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二台阶孔为两个,第一台阶孔为一个,且第一台阶孔位于两个第二台阶孔连线的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立柱可以偏向一侧固定,三个台阶孔不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提高了底座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料钩上具备缓冲块,当料钩与立柱夹角最小时,缓冲块与第二销轴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缓冲块与第二销轴弹性缓冲,使得料钩下移过程中与废料接触时具备弹性缓冲,使得下移过程顺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料钩上具备坚硬块,当料钩与立柱夹角最大时,坚硬块与第二销轴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坚硬块与第二销轴硬接触,限定了料钩的最大摆动角度,即保证料钩在上抬钩料过程中,料钩的结构稳固,也提高料钩的整体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料钩上具备斜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料钩的斜面使得料钩在下降阶段时不易与废料磕碰钩挂,使得料钩下移过程顺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底座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底座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柱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柱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柱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示意图。

1-底座;1a-第一台阶孔;1b-第二台阶孔;2-立柱;2a-切削平面;2b-第一固定孔;2c-第二固定孔;2d-第三固定孔;3-料钩;3a-第四固定孔;3b-斜面;4-第一销轴;5-第二销轴;6-废料;7-搭钩;8-缓冲块;9-坚硬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上模钩料器,包括:底座1具备贯穿方向相反第一台阶孔1a和第二台阶孔1b;立柱2具备一平行于自身轴线的切削平面2a,切削平面2a上具备第二固定孔2c和第三固定孔2d,第二固定孔2c与第二销轴5装配固定,第三固定孔2d和第一销轴4装配固定,立柱2的轴端具备轴向设置的第一固定孔2b;料钩3,具备第四固定孔3a;第一台阶孔1a固定立柱2和底座1,第二台阶孔1b固定底座1自身;第四固定孔3a与第一销轴4装配,料钩3具备绕第四固定孔3a的转动自由度;第二销轴5限定料钩3的转动角度范围。

如图5所示,第二固定孔2c是盲孔,第三固定孔2d是通孔。作为盲孔的第二固定孔2c,限制了插入其中的第二销轴5的轴向移动自由度,确保第二销轴5能限制料钩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台阶孔的方向相反,便于螺钉通过台阶孔将底座和立柱各自的固定,且提供双向的稳固的固定力。销轴对料钩的两处位置进行接触限位,使得料钩只具备在一个锐角内的转动自由度。料钩设在立柱的切削平面处,切削平面在料钩转动时起到侧向限位,防止料钩在钩料时受力过大而向侧向扭曲变形,整体结构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料钩3上装配有具备转动自由度的搭钩7。如图9所示,料钩3呈抬起状态,搭钩7因为重力,搭钩7相对于料钩3也张开一定角度,使得具备了后续容纳废料6的空间。如图10所示,料钩3降平,搭钩7也从上往下搭住废料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料钩上抬时,搭钩相对料钩也因为重力张开角度。搭钩与料钩共同作用,对废料的最外侧起到一定的夹持作用,若废料内圈出现牵扯,在料钩上抬时,废料外圈会上抬,不利于废料排料,搭钩则限制了废料外圈的上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二台阶孔1b为两个,第一台阶孔1a为一个,且第一台阶孔1a位于两个第二台阶孔1b连线的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立柱可以偏向一侧固定,三个台阶孔不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提高了底座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9、图10所示,料钩3上具备缓冲块8,当料钩3与立柱2夹角最小时,缓冲块8与第二销轴5接触。缓冲块8采用橡胶材质,缓冲块8可以替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缓冲块与第二销轴弹性缓冲,使得料钩下移过程中与废料接触时具备弹性缓冲,使得下移过程顺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料钩3上具备坚硬块9,当料钩3与立柱2夹角最大时,坚硬块9与第二销轴5接触。坚硬块9采用锰钢,坚硬块9可以替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坚硬块与第二销轴硬接触,限定了料钩的最大摆动角度,即保证料钩在上抬钩料过程中,料钩的结构稳固,也提高料钩的整体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料钩3上具备斜面3b。如图9所示,斜面3b提供比料钩3本体更竖直的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料钩的斜面使得料钩在下降阶段时不易与废料磕碰钩挂,使得料钩下移过程顺畅。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