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模活动外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039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工程模活动外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模活动外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模在零部件制造中应用广泛,许多汽车零部件是通过工程模冲压成型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料片置于工程模上生产,固定料片的固定块均是无法移动的,只能针对一种尺寸的料片,若料片的尺寸出现误差大了或小了,均需要重新卸下固定块重新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模活动外定位结构,能够根据料片的尺寸自动伸缩适应该料片尺寸,实现紧密固定。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工程模活动外定位结构,其用于方形的料片,包括:多个固定外定位,其均匀固定于下模板料片腔相邻的两边;多个活动外定位,其均匀设置于下模板料片腔另一相邻的两边;其中,

所述活动外定位包括活动入块、固定入块、弹簧以及等高螺丝;所述活动入块具有上下贯通的长方形通孔,所述固定入块穿入所述长方形通过,并通过固定螺丝与所述下模板固定,所述长方形通孔的长大于所述固定入块的长,以使所述活动入块可靠近或远离料片腔,所述等高螺丝穿过所述活动入块固定于固定入块远离料片腔的侧面,所述等高螺丝的轴线与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平行,所述等高螺丝上穿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径小于所述等高螺丝的螺头直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活动入块远离料片腔的面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等高螺丝的螺头相抵。

优选的是,所述活动入块为长方形块状结构,且其面向料片舱的第一侧面为由上至下逐渐凸出的曲面;

所述固定外定位为长方形块状结构,且其面向料片舱的第二侧面为由上至下逐渐凸出的曲面。

优选的是,固定入块的宽度与所述长方形通孔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是,对于同一侧的固定外定位或活动外定位,其朝向的料片腔的侧面均相互平齐。

优选的是,所述活动入块的第一侧面下端具有凹口,所述凹口的高度等于料片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同时拉动活动入块,使其与固定外定位的间距大于料片的长或宽,再将料片放入料片腔,松开活动入块,即可紧固的卡住料片。当料片运动至活动入块的下端时,通孔凹口卡扣更紧固,防止冲压时料片随着冲头向上运动,所述凹口的深度为2~3mm。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程模活动外定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外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1-固定外定位,2-下模板,3-下模座,4-料片腔,5-活动外定位,51-活动入块,52-固定入块,53-弹簧,54-等高螺丝,55-固定螺丝,511-活动入块的第一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模活动外定位5结构,其用于方形的料片,包括:多个固定外定位1,其均匀固定于下模板2料片腔4相邻的两边,小模板的下端面与下模座3固定;多个活动外定位5,其均匀设置于下模板2料片腔4另一相邻的两边;其中,

所述活动外定位5包括活动入块51、固定入块52、弹簧53以及等高螺丝54;所述活动入块51具有上下贯通的长方形通孔,所述固定入块52穿入所述长方形通过,并通过固定螺丝55与所述下模板2固定,所述长方形通孔的长大于所述固定入块52的长,以使所述活动入块51可靠近或远离料片腔4,所述等高螺丝54穿过所述活动入块51固定于固定入块52远离料片腔4的侧面,所述等高螺丝54的轴线与所述下模板2的上表面平行,所述等高螺丝54上穿设有弹簧53,所述弹簧53的外径小于所述等高螺丝54的螺头直径,所述弹簧53的一端与活动入块51远离料片腔4的面连接,弹簧53的另一端与等高螺丝54的螺头相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工程模活动外定位5结构的使用流程为将料片放入料片腔4前,相对的固定外定位1和活动外定位5之间的间距小于料片对应的长和宽,同时拉动活动入块51,使其与固定外定位1的间距大于料片的长或宽,再将料片放入料片腔4,松开活动入块51,即可紧固的卡住料片。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入块51为长方形块状结构,且其面向料片舱的第一侧面511为由上至下逐渐凸出的曲面;

所述固定外定位1为长方形块状结构,且其面向料片舱的第二侧面为由上至下逐渐凸出的曲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化了第一种方案,无需拉动活动入块51,仅需推动料片,由于活动入块51第一侧面的上端与相对的固定外定位1的间距大于活动入块51第一侧面的中端与相对的固定外定位1的间距,在推动料片时,料片会推动活动入块51向外侧运动,从而卡入料片腔4。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固定入块52的宽度与所述长方形通孔的宽度相等,防止活动入块51左右晃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对于同一侧的固定外定位1或活动外定位5,其朝向的料片腔4的侧面均相互平齐,方便卡扣料片。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入块51的第一侧面下端具有凹口,所述凹口的高度等于料片的厚度,当料片运动至活动入块51的下端时,通孔凹口卡扣更紧固,防止冲压时料片随着冲头向上运动,所述凹口的深度为2~3mm。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