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搓花机矫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5351发布日期:2018-09-04 22:41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矫直装置,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搓花机矫直装置,属于搓花机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搓花机是一种常用的机械加工设备,主要为钢线、不锈钢线、有色金属线等线材搓花纹,因其加工精度和效率较高,被广泛应用于五金、铁线工艺、电镀挂具、玩具、首饰、灯饰、文具、家私、电器等五金、铁线制品行业,矫直机构作为搓花机的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自动搓花机的矫直机构,直接影响到其生产效率和加工成品率。

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手工对钢线、不锈钢线、有色金属线等线材进行压力矫直,其矫直精度不够高,且很容易因为受力的不均匀而出现压痕,影响矫直的效率,一般的矫直机是对钢线进行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矫直,矫直效果不佳,而且钢线表面会有毛刺,会使搓花机的搓花效果不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全自动搓花机矫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全自动搓花机矫直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包括机体以及安装在机体内腔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杆,所述第四轴杆表面套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通过绕缠在其表面的第二链条连接至第三齿轮和第五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轴心部位套接有第三轴杆,所述第三轴杆顶端套接有磨片,所述第三轴杆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五齿轮轴心部位套接有第五轴杆,所述第五轴杆末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五齿轮顶部依次设有第二矫直轮和第二带轮,两个纵向所述第二带轮表面绕缠有第二皮带,所述第四齿轮顶部依次设有卷轮和大锥齿轮,所述卷轮绕缠有绳索,所述大锥齿轮啮合连接有小锥齿轮,所述小锥齿轮轴心部位套接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小锥齿轮一侧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绕缠在其表面的第一链条连接至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轴心部位套接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四轴承,所述第一齿轮一侧依次设有第三矫直轮和第一带轮,两个竖直方向所述第一带轮表面绕缠有第一皮带;

所述机体顶端开设有初级矫直腔,所述初级矫直腔内安装有第一矫直轮,所述机体顶端侧壁开设有入料口,所述机体一侧设有滑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矫直轮与第二带轮均套接在第五轴杆表面,且所述第二矫直轮与第二带轮均位于机体顶部。

优选的,所述磨片数目为两个,且所述一个磨片位于机体内部,另一个所述磨片位于机体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矫直轮与第三矫直轮数目均为六个,且所述第二矫直轮与第三矫直轮两个为一组。

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与第二链条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第四轴承均嵌接在机体内腔侧壁。

优选的,所述卷轮与大锥齿轮均套接在第四轴杆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全自动搓花机矫直装置操作便捷,功能性强,设计新颖,通过设置矫直装置,对钢线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矫直,可以对钢线进行多方位矫直,同时提高了矫直的效率,同时设置绳索,可以更快速钢线进行矫直,避免了钢线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了偏移,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2.通过设置打磨装置,可以在对钢线表面的毛刺进行打磨,避免了搓花时因毛刺而不完整,而且不需人工打磨,节约了人力,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体,2、第一矫直轮,3、入料口,4、初级矫直腔,5、第二矫直轮,6、第一皮带,7、第三矫直轮,8、第一轴杆,9、第一链条,10、第二轴杆,11、小锥齿轮,12、大锥齿轮,13、磨片,14、绳索,15、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第三齿轮,18、第三轴杆,19、卷轮,20、第四齿轮,21、第四轴杆,22、电机,23、第二链条,24、第五轴杆,25、第五齿轮,26、第二皮带, 27、滑轮,28、第一带轮,29、第二带轮,30、第一轴承,31、第二轴承,32,第三轴承,33、第四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全自动搓花机矫直装置,包括机体1以及安装在机体1内腔的电机22,所述电机2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杆21,所述第四齿轮 20通过绕缠在其表面的第二链条23连接至第三齿轮17和第五齿轮25,所述第三齿轮17轴心部位套接有第三轴杆18,所述第三轴杆18顶端套接有磨片13,所述第三轴杆18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31,便于对第三轴杆18的固定,所述第五齿轮25轴心部位套接有第五轴杆24,所述第五轴杆24末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32,便于对第五轴杆24的固定,所述第五齿轮25顶部依次设有第二矫直轮5和第二带轮29,两个纵向所述第二带轮29表面绕缠有第二皮带26,便于带动纵向的另一个第二矫直轮5的转动,所述第四齿轮20顶部依次设有卷轮19和大锥齿轮12,便于实现同轴转动,所述卷轮19绕缠有绳索14,所述大锥齿轮12啮合连接有小锥齿轮11,所述小锥齿轮11轴心部位套接有第二轴杆10,所述第二轴杆10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30,便于固定第二轴杆10,所述小锥齿轮11一侧设有第二齿轮16,所述第二齿轮16通过绕缠在其表面的第一链条9连接至第一齿轮15,便于带动第一齿轮15和第二齿轮16的转动,所述第一齿轮15轴心部位套接有第一轴杆8,所述第一轴杆8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四轴承33,便于对第一轴杆8的固定,所述第一齿轮15一侧依次设有第三矫直轮7和第一带轮28,两个竖直方向所述第一带轮28表面绕缠有第一皮带6,便于带动竖直方向的另一个第三矫直机7转动;

所述机体1顶端开设有初级矫直腔4,所述初级矫直腔4内安装有第一矫直轮2,所述机体1顶端侧壁开设有入料口3,所述机体1一侧设有滑轮2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二矫直轮5与第二带轮29均套接在第五轴杆24表面,且所述第二矫直轮5与第二带轮29均位于机体1顶部,便于实现同轴转动,同时便于对钢线水平方向挤压矫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磨片13数目为两个,且所述一个磨片13位于机体13内部,另一个所述磨片13位于机体1顶部,便于对钢线表面的毛刺进行打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二矫直轮5与第三矫直轮7 数目均为六个,且所述第二矫直轮5与第三矫直轮7两个为一组,便于对钢线进行挤压矫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三齿轮17、第四齿轮20和第五齿轮25与第二链条23啮合连接,便于第二链条23带动第三齿轮17和第四齿轮20的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轴承30、第四轴承33均嵌接在机体1内腔侧壁,便于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卷轮19与大锥齿轮12均套接在第四轴杆21表面,便于实现同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拉动绕缠在卷轮19上的绳索14一端,使绳索 14绕过滑轮27凹槽并通过机体1表面穿过入料口3与需矫直的钢线一端连接,然后开启电机22,使电机22输出端带动第四轴杆21转动,使第四轴杆21分别带动第四齿轮20、卷轮19和大锥齿轮12转动,使第四齿轮20通过第二链条23 分别带动第三齿轮17和第五齿轮25转动,使第三齿轮17带动第三轴杆18转动,使第三轴杆18带动磨片13转动,同时使第五齿轮25带动第五轴杆24转动,使第五轴杆24分别带动第二矫直轮5和第二带轮29转动,使第二带轮29带动纵向的第二矫直轮5转动,同时使大锥齿轮12带动小锥齿轮11转动,使小齿轮 11分别带动第二轴杆10转动,使第二轴杆10带动第二齿轮16转动,使第二齿轮16通过第一链条9带动第一齿轮15转动,使第一齿轮15带动第一轴杆8转动,使第一轴杆8分别带动第三矫直轮7和第一带轮28转动,使第一带轮28 带动竖向的第三矫直轮7转动,同时卷轮19转动使绳索14收缩,使绳索14拉动钢线向滑轮27方向移动,当钢线经过第一矫直轮2时,使第一矫直轮2对钢线竖直方向进行初步矫直,当钢线经过第二矫直轮5时,使转动的第二矫直轮5 对钢线挤压进行水平方向矫直,当钢线经过第三矫直轮7时,使转动的第三矫直轮7对钢线挤压进行竖直方向进一步矫直,当钢线经过磨片13时,使旋转的磨片13对钢线表面毛刺进行打磨,当钢线完全经过磨片13后,取下绳索,关闭电机2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