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冲沙拉孔的冲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2001发布日期:2018-08-28 23:38阅读:19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冲沙拉孔的冲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汽车冲压产品上的沙拉孔都需要分两步完成,先冲孔再进行倒角工艺,如果孔径要求较高则需再增加一道精冲孔工艺,何况圆孔直径尺寸由于倒角后发生胀料,如无精冲孔工艺,则孔径尺寸的公差一般很难保证,而且由于几个工位之间存在定位误差,倒角极易倾斜,容易产生报废品;传统的工艺需要增加模具和工站,大大增加了模具费用,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冲孔、倒角一步到位的冲头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冲沙拉孔的冲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冲沙拉孔的冲头结构,包括冲头本体、冲头前端和冲头末端,所述冲头本体与所述冲头末端均为圆柱体,所述冲头末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冲头本体的直径,所述冲头前端包括用于倒角的圆台段,所述圆台段的大端与所述冲头本体连接,所述圆台段的小端设置有用于冲孔的圆柱段,所述圆柱段的高度大于所述圆台段的高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圆柱端的前端中心设置有锥尖。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锥尖两侧设置有沿所述冲头本体方向切割的斜切面,所述斜切面与所述圆柱端端面的夹角为10°~20°。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锥尖高度为3~5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使得沙拉孔的冲孔和倒角可以一步完成,定位准确,精度高,相比传统的多次加工成本下降,效率提高,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以上附图中,冲头本体1,冲头前端2,冲头末端3,圆台段201,圆柱段202,锥尖203,斜切面20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 ~图2所示,一种用于冲沙拉孔的冲头结构,包括冲头本体1、冲头前端2和冲头末端3,冲头本体1与冲头末端3均为圆柱体,冲头末端3的直径大于冲头本体1的直径,冲头前端2包括用于倒角的圆台段201,圆台段201的大端与冲头本体1连接,圆台段201的小端设置有用于冲孔的圆柱段202,圆柱段202的高度大于圆台段201的高度。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1 ~图2所示,圆柱端的前端中心设置有锥尖203。冲孔前可先将冲头慢移至材料表面,观察或检测锥尖203是否与冲孔位置的中心重合,保证冲孔位置准确。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1 ~图2所示,锥尖203两侧设置有沿冲头本体1方向切割的斜切面204,斜切面204与圆柱端端面的夹角为10°~20°。斜切面204在冲孔的开始阶段可减少冲头与材料的接触面积来增大压强,辅助冲头入料;在冲压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防止孔倾斜。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锥尖203高度为3~5mm。对毛坯材料的使用量较少,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使得沙拉孔的冲孔和倒角可以一步完成,定位准确,精度高,相比传统的多次加工成本下降,效率提高,实用性高。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