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体以及切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5347发布日期:2018-09-14 22:0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技术领域,特别是盖体以及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激光切割属于热加工,在切割工件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虽然切割设备底部的抽风装置对切割设备内部进行除尘的同时能带走部分热量,但仅是从切割设备内部往外抽风,实现不了切割设备内部与外部气体对流,散热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切割设备内部温度持续升高,进而使切割设备产生热误差,影响加工精度,导致机器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切割设备散热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盖体以及切割设备。

一种盖体,包括:

盖主体,所述盖主体上设有若干散热区,所述散热区上分布有若干第一通风孔;

通风栅栏,所述通风栅栏一一对应固定于所述散热区处,且位于所述盖主体外侧,所述通风栅栏呈框状,所述通风栅栏的框口与所述散热区相对设置,所述通风栅栏的框壁上设有若干第二通风孔;

散热罩,所述散热罩固定于所述盖主体上,并一一对应盖设于所述通风栅栏上,且所述散热罩与所述框壁和所述盖主体之间均有具有间隙。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罩包括罩顶壁和罩侧壁,所述罩顶壁与所述框口相对设置,所述罩侧壁围设于所述通风栅栏的周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罩与所述盖主体间具有间隙L1大小为15mm~25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框壁上靠近所述盖主体的所述第二通风孔与所述盖主体之间的距离L3和所述散热罩与所述盖主体之紧的间隙L1的比值范围为1.5~3。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罩侧壁与所述框壁之间的间隙L2的取值范围为5mm~15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框壁靠近所述罩顶壁的边缘处设有固定筋,所述固定筋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罩顶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螺孔相对而设,以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螺钉与所述第一螺孔配合时,将所述散热罩固定于所述通风栅栏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主体呈矩形,所述盖主体呈矩形,所述散热区沿所述盖主体长度方向上的中分线均匀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风栅栏与所述盖主体焊接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主体包括盖框和若干分体设置的盖板模块,每一所述盖板模块上均设有所述散热区;所述盖框上设有若干沿所述盖框的宽度方向横跨所述盖框的横梁,且所述横梁沿所述盖框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相邻两所述横梁之间的间隔与所述盖板模块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盖板模块沿所述盖框的长度方向依次铺设于所述盖框上。

一种切割设备,所述切割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盖体。

通过在盖主体上设有散热区,将通风栅栏围设于散热区四周,然后再通过散热罩盖设在通风栅栏上,并且散热罩与通风栅栏的框壁之间具有空隙。切割设备内部的温度相对较高的气体从散热区流出后进入通风栅栏内,人后穿过通风栅栏进入通风栅栏和散热罩之间,通过散热罩与盖主体之间的空隙流出至外界。在此过程中,通过使切割设备内的气体流出至外界,提高了切割设备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盖体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盖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盖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盖板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盖板模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切割设备,该切割设备包括盖体。在一实施例中,切割设备为激光切割机,也可为其它设备。

如图1至图4所示,该盖体100包括盖主体110、通风栅栏120以及散热罩130。其中盖主体110上设有若干散热区114,散热区114上分布有若干第一通风孔1141。通风栅栏120一一对应固定于散热区114处,且位于盖主体110外侧,通风栅栏120呈框状,通风栅栏120的框口123与散热区114相对设置,通风栅栏120的框壁124上设有若干第二通风孔121。散热罩130固定于盖主体110上,并一一对应盖设通风栅栏120,且散热罩130与框壁124和盖主体110之间均有具有间隙。

结合图5所示,盖主体110上散热区114即为排布有若干第一通风孔1141所在的区域,如图4,第一通风孔1141处的虚线围合成的区域。散热区114上的第一通风孔1141以矩形阵列的方式排布,进而散热区114也为矩形状,例如,该散热区114的大小可为300mm×600mm,当然也可为400mm×500mm。通风栅栏120也可呈矩形框状设置,其框口123与散热区114正对设置,框壁124围设于散热区114周围,散热罩130盖合通风栅栏120。通常通风栅栏120的框口123一般比散热区114要稍大些,以保证框壁124将散热区114完全围合。散热罩130包括罩顶壁131和罩侧壁132,罩顶壁131与通风栅栏120的框口123正对设置,罩侧壁132与通风栅栏120的框壁124正对设置。其中,上述的散热罩130与通风栅栏120的框壁124之间具有间隙,是指罩侧壁132与框壁12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L2。当然罩顶壁131与框壁124之间的也可以一定的间隙L1。散热罩130与盖主体111之间的间隙是指散热罩130的下边缘与盖主体111的盖面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

散热罩130为金属材料制作,如铁、铝、锌等。当然,散热区114也可以为正方形、三角形或其它形状,相应的通风栅栏120也可为其它形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切割设备切割时产生的温度相对高的气体从散热区114中的第一通风孔1141流出,进入通风栅栏120,然后通过通风栅栏120上的第二通风孔121,流进通风栅栏120的框壁124和散热罩130之间的间隙中。进入通风栅栏120的框壁124和散热罩130之间的间隙的气体由顺着该间隙向下流动,流至散热罩130和盖主体111之间的间隙处时,气体就通过散热罩130和盖主体111之间的间隙流到外界。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在盖主体111上散热区114,然后在散热区114处设置通风栅栏120和散热罩130,使切割设备内的相对温度高的气体从散热区114流出,然后再流出散热罩130,从而达到切割设备内壁温度高的气体引出至切割设备外,使切割设备内的温度降低。通过散热罩130和通风栅栏120,将散热区114遮挡起来,避免外界的杂物或光线通过散热区114进入切割设备内,也防止设备切割时的切割设备内产生的光线逸出至外界。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罩侧壁132与框壁124之间的间隙L2的取值范围为5mm~15mm。通过上述设置,避免间隙L2太窄时,气体在散热罩130不能顺畅流动;同时也避免间隙L2太宽时,外界污染物容易进入切割设备内,不利于切割设备的维护和正常工作。

散热罩130与盖主体111之间间隙取值大小为15mm~25mm。通过将散热罩130与盖主体111间的间隙设置成上述大小,避免间隙L1过大,导致外界在杂物进入切割设备内污染切割设备,也避免外界的光线进入切割设备内;同时避免间隙L1过小,导致切割设备内的温度较高的气体不能顺畅的流出,降低切割设备的降温效率。

如图4和图5所示,框壁124上靠近盖主体110的第二通风孔121与盖主体110之间的距离L3和散热罩130与盖主体111之间的间隙L1的比值范围为1.5~3。框壁124实质上分为通风区1241和非通风区1242两个部分,通风区1241位于框壁124上远离框主体的一侧,非通风区1242位于框壁124上远离盖主体110的一侧,即非通风区1242位于通风区1241和盖主体110之间,上述的距离L3即为非通风区1242的宽度,框壁124上的虚线即为通风区1241和非通风区1242的分界线。非通风区1242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的光通过散热罩130与盖主体111之间的间隙L1进入切割设备内,进入影响切割设备的正常工作,还可以防止杂物进入切割设备内。通过将L3与L1的比值大小设置成上述范围,不仅可以避免外界的光线进入切割设备内,还保证通风区1241具有一定的宽度,保证通风的顺畅。例如,当散热罩130与盖主体111的间隙L1的大小为20mm,非通风区1242的宽度为40mm。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盖主体110呈矩形,散热区114沿盖主体110长度方向上的中分线处均匀排布。切割设备在工作时,在长度方向上中分线位置处切割的频率要高于两侧位置上的频率,并且切割后产生的热量主要聚集在长度方向的中分线位置处。通过将散热区114在盖主体1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分线处均匀排布,使切割时产生的温度较高的气体更加方便的从散热区114进入散热罩130,提高换热效率。

如图4和图5所示,框壁124靠近罩顶壁131的边缘处设有固定筋122,固定筋122上设有第一螺孔,罩顶壁131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螺孔相对而设,以便穿过第一通孔的第一螺钉与第一螺孔配合时,将散热罩130固定于通风栅栏120上。其中,该固定筋122围设于框壁124朝向罩顶壁131的边缘上,框壁124的四个边角均设有第一螺孔。在安装时,将散热罩130按压于盖主体110上,使散热罩130上第一通孔与框壁124上的第一螺孔相对,然后将第一螺钉从散热罩130的外侧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第一螺孔配合,这样通过第一螺钉就将散热罩130固定于框壁124上。通风栅栏120与盖主体110焊接固定,使通风栅栏120牢固的固定于盖主体110上。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盖主体110包括盖框112和若干分体设置的盖板模块111,每一盖板模块111上均设有散热区114;盖框112上设有若干沿盖框112的宽度方向横跨盖框112的横梁113,且横梁113沿盖框112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相邻两横梁113之间的间隔与盖板模块111的宽度相适配,以供盖板模块111沿盖框112的长度方向依次铺设于盖框112上。在铺设时,盖板模块111的在盖框112长度方向的两侧搭放于横梁113上,可以理解的时,在盖框112长度方向的首尾两侧的盖板模块111各有一侧边是搭放于盖框112上的。在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盖框112的宽度方向设置多行盖板模块111,每一行盖板模块111在盖框112的长度方向上按上述方式排列设置,两设置两行盖板模块111。可以理解的时,当只设置一行盖板模块111时,散热区114设置于盖板模块111的中部;当设置两行盖板模块111时,散热区114设置于盖板模块111中邻近盖框112长度方向的中线位置上。并且,横梁113上设有第二螺孔,盖板模块111上与横梁113相抵接的侧边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螺钉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二螺孔配合,将盖板模块111与横梁113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