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体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84244发布日期:2018-09-08 00:22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零件的成型方法,尤其是一种轮体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复杂的路况,部分挖掘机、推土机等工程机械会选择采用履带式行走系统,这类行走系统通常需要使用轮体作为支撑,如支重轮轮体等。

目前,大部分轮体都成采用铸造成型的方式进行生产,铸造成型后,还需要依次进行粗加工、热处理和精加工才能够获得所需要的轮体,由于铸造成型后的毛坯较为粗糙,粗加工的切削量相对较大,不仅浪费原材料,增加生产成本,而且生产效率也相对较低;此外,由于粗加工后的毛坯温度相对较低,热处理时需要将毛坯从常温加热至所需温度,耗能相对较高,且时间也相对较长,同样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有鉴于此,

本技术:
人对轮体成型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相对较低且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轮体成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体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将横截面为圆形的钢管按预定长度切割形成坯料;

s2:滚压,将所述坯料放入滚压模具中进行滚压形成毛坯,所述滚压模具包括外周缘轮廓形状与轮体的外周缘轮廓形状相匹配的主压轮以及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左型芯和右型芯,所述左型芯和所述右型芯相向的一侧分别与轮体两端的端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左型芯和所述右型芯相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定位柱,滚压时,先将两个所述定位柱分别从所述毛坯的两端穿插在所述毛坯的内孔中,然后将所述左型芯和所述右型芯相向挤压使得两个所述定位柱相向的一端相互抵顶在一起,再让所述主压轮处于旋转状态下并沿着所述毛坯的径向往所述毛坯的方向逐渐移动预定距离,使得所述毛坯被辊压形成半成品;

s3、热处理,立即对所述半成品进行热处理,形成轮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钢管为无缝钢管或铸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滚压模具还包括一个以上的被动轮,所述被动轮的外周缘轮廓形状与轮体的外周缘轮廓形状相匹配,所述主压轮和各所述被动轮以所述左型芯或所述右型芯的轴线为中心匀布,滚压时,各所述被动轮与所述主压轮同步沿着所述毛坯的径向往所述毛坯的方向逐渐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2中,在滚压之前,先将所述毛坯加热至1050℃-115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3中,热处理的温度为750℃-85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热处理完成后还对所述半成品进行精加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切割钢管形成坯料,并采用具有定位柱的滚压模具进行滚压成型,与传统采用铸造成型的生产方法相比,滚压后的毛坯尺寸精度相对较高,材料利用率也相对较高,且无需进行粗加工,成本相对较低且生产效率相对较高。

2、由于滚压完成后立即对坯料进行热处理,充分利用滚压后坯料的余温,有效降低了热处理的耗能和加热时间,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3、采用本发明的轮体成型方法生产时,车间噪音相对较小,工人劳动环境相对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滚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滚压模具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主压轮;20-左型芯;

21-定位柱;30-右型芯;

40-被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轮体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将横截面为圆形的钢管按预定长度切割形成坯料,具体的切割长度需要根据钢管的壁厚以及轮体的尺寸和形状进行确定。钢管最好为无缝钢管或铸管,且该钢管的内径与所要生产的轮体的内径相同或略大于所要生产的轮体的内径。此外,坯料的体积最好等于或略大于下一步骤获得的毛坯的体积。

s2:滚压,先将所述毛坯加热至1050℃-1150℃,以增加材料的蠕动性能,然后将坯料放入滚压模具中进行滚压形成毛坯,其中,如图1所示,滚压模具包括外周缘轮廓形状与所要成型的轮体的外周缘轮廓形状相匹配的主压轮10以及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左型芯20和右型芯30,主压轮10和左型芯20或右型芯30平行布置,优选的,滚压模具还包括一个以上的被动轮40,在本实施例中以被动轮40有一个为例进行说明,被动轮40的外周缘轮廓形状也与所要成型的轮体的外周缘轮廓形状相匹配。

主压轮10和各被动轮40以左型芯20或右型芯30的轴线为中心匀布,左型芯20和右型芯30相向的一侧分别与轮体两端的端面形状相匹配,且左型芯20和右型芯30相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定位柱21。此外,主压轮10需要与用于驱动主压轮10转动的电机传动连接,而左型芯20、右型芯30和被动轮40则需要转动连接在对应的机架或模架上,以确保左型芯20、右型芯30和被动轮40能够自转。

滚压时,先将两个定位柱21分别从毛坯的两端穿插在毛坯的内孔中,然后将左型芯20和右型芯30相向挤压使得两个定位柱21相向的一端相互抵顶在一起,挤压成型出轮体两端的端面形状,再让主压轮10处于旋转状态下并沿着毛坯的径向往毛坯的方向逐渐移动预定距离,具体的移动距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各被动轮40与主压轮10同步沿着毛坯的径向往毛坯的方向逐渐移动,这样主压轮10可带动毛坯转动,而毛坯则带动被动轮40转动,使得主压轮10和被动轮40可同时对毛坯的周缘进行挤压,成型处轮体的周缘形状,使得所述毛坯被辊压形成半成品。

s3、热处理,滚压完成后,立即将半成品从滚压模具上取下,并对半成品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温度为750℃-850℃。具体的热处理方式与常规的轮体热处理方式相同,通常为局部热处理,此处不再详述。

s4,精加工,对完成热处理的半成品进行精加工,形成轮体,精加工的方式也与常规的轮体精加工方式相同,此处也不再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轮体生产方式既可以用于挖掘机轮体的生产,也可以用于推土机轮体的生产,在附图中以推土机轮体为例进行示意。

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形,如仅在其中一个型芯上设置定位柱等,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体成型方法,包括备料、滚压和热处理等步骤,通过切割钢管形成坯料,并采用具有定位柱的滚压模具进行滚压成型,与传统采用铸造成型的生产方法相比,滚压后的毛坯尺寸精度相对较高,材料利用率也相对较高,且无需进行粗加工,成本相对较低且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由于滚压完成后立即对坯料进行热处理,充分利用滚压后坯料的余温,有效降低了热处理的耗能和加热时间,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此外,采用本发明的轮体成型方法生产时,车间噪音相对较小,工人劳动环境相对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蒋卫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泉海工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2.27
技术公布日:2018.09.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