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工拉线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6912发布日期:2018-12-19 05:58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工拉线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工拉线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线杆的架设过程中,为了固定电线杆,需要将拉线的端部折弯,将拉线折弯一般用拉线制作机,拉线制作机的使用必须借助于机械设备,例如电机、气缸或者液压缸等,但有些地方受条件限制无法使用电机、气缸或者液压缸,就只有利用人工折弯了,但由于拉线一般较粗,并且硬度很高,因此要人工折弯很费劲,效率很低,并且由于拉线具有一定的刚度,因此也容易对工人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的手工拉线制作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手工拉线制作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长条形的基座板,所述基座板中间位置设有转盘,所述基座板上靠近转盘的地方设有固定滚轮,在转盘上设有转动滚轮,所述固定滚轮和转动滚轮的中轴线都为上下方向,在转盘上设有由平行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组成的槽,其中第一立板上端铰接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铰接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螺纹连接紧固螺栓,第二立板上开有与紧固螺栓配套的紧固孔,在所述转盘的中心位置开有多边形槽或椭圆形槽,所述转盘配套有t型的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下端为与多边形槽或椭圆形槽配套的多边形或椭圆形。

所述紧固螺栓为蝴蝶型螺栓。

所述多边形槽为长方形。

所述转动把手上端的横向把手的长度大于转盘的直径。

所述转盘的上表面与基座板的上表面齐平。

所述转盘与基座板之间通过配套的圆柱与圆柱槽转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拉线放到由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组成的槽内,用紧固螺栓固定好,预留好拉线的长度,然后转动转动把手,由于转动把手的横向把手比较长,因此能够产生比较大的力矩,那么随着转盘的转动,拉线就在转动滚轮处被折弯了,这样比单纯人工折弯要快得多,也容易得多,还具有安全性,不会伤到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座板与转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基座板,2转盘,3圆柱,4圆柱槽,5固定滚轮,6转动滚轮,7多边形槽或椭圆形槽,8第一立板,9第二立板,10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紧固螺栓,13转动把手,131横向把手,132纵向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该种手工拉线制作装置,包括长条形的基座板1,基座板1中间位置嵌有一个转盘2,转盘2的上表面与基座板1的上表面齐平,基座板1和转盘2之间通过圆柱3和圆柱槽4转动连接,在基座板1上靠近转盘2的地方安装一个轴心线为上下方向的固定滚轮5,在转盘2上安装一个轴心线为上下方向的转动滚轮6,转动滚轮6接近转盘2的边沿,在转盘2安装两块平行的第一立板8和第二立板9,第一立板8和第二立板9组成一个槽,第一立板8离转盘2的圆心远一些,第二立板9离转盘2的圆心近一些,第一立板8上端铰接第一连接板10,第一连接板10铰接第二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1螺纹连接紧固螺栓12,紧固螺栓12最好是蝴蝶型的,方便手工拧动,第二立板9上开有与紧固螺栓12配套的紧固孔,在转盘2的中心位置开有一多边形槽或椭圆形槽7,比如三角形、长方形、五角星、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转盘2配套有一个转动把手13,转动把手13由横向把手131和纵向把手132组成t型,横向把手131的长度大于转盘2的直径,纵向把手132下端为与多边形槽或椭圆形槽7配套的多边形或椭圆形。

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将拉线端部放到槽内,用紧固螺栓12固定好,当然这时拉线要预留出足够的长度来,这时拉线还位于固定滚轮5和转动滚轮6之间,安装好转动把手13,两脚踩住基座板1,拧动转动把手13,拉线在转动滚轮6处被折弯;折弯完毕,拿下转动把手13,松开紧固螺栓12,打开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1,制作好的拉线就可以拿出来使用了。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施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手工拉线制作装置。它包括长条形的基座板,基座板上设有转盘,基座板上设有固定滚轮,转盘上设有转动滚轮,在转盘上设有一个槽,槽上设有紧固装置,在所述转盘的中心位置开有多边形槽或椭圆形槽,所述转盘配套有T型的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下端为与多边形槽或椭圆形槽配套的多边形或椭圆形。拉线放到由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组成的槽内,用紧固螺栓固定好,预留好拉线的长度,然后转动转动把手,由于转动把手的横向把手比较长,因此能够产生比较大的力矩,那么随着转盘的转动,拉线就在转动滚轮处被折弯了,这样比单纯人工折弯要快得多,也容易得多,还具有安全性,不会伤到人。

技术研发人员:党修占;董严锋;张淑敏;李双敏;乔燕军;姜云涛;王德朝;张琳;李洪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成武县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1
技术公布日:2018.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