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6391发布日期:2019-01-05 09:3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置物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置物架。



背景技术:

置物架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及其广泛,置物架一般都是有多根金属板组装而成,而这些金属板在加工生产时需要进行打孔操作,而传统中的打孔装置设置模式单一,且需要人力过多的投入使用,同时无法实现同一直线上的多组钻孔操作,其大大的降低了加工效率,存在较大弊端,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置物架,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置物架,包括座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座体顶部端面的支板以及平滑安装于所述支板上的机壳体,所述机壳体中设有上下伸展的第一平滑槽,所述第一平滑槽左右端壁中对称设置有通透槽,所述第一平滑槽中平滑安装有滑台,所述滑台中固定安装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底部端面动力安装有向下伸展的钻头,所述第一马达顶部端面动力安装有向上伸展的转向套,所述转向套中设有口部向上的花键槽,所述花键槽中花键配合安装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顶部固定设有第一锥斜轮,所述滑台左右两侧端面对称设有伸入所述通透槽中且平滑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铰接臂,所述通透槽远离所述第一平滑槽的端壁中互通设置有第一转向腔,所述第一转向腔中转动配合安装有转向盘,所述转向盘内侧端面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伸入所述通透槽中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铰接臂,所述第二铰接臂与所述第一铰接臂铰接,所述机壳体中左右对称设置有前后伸展的第二转向腔,所述第二转向腔与所述第一转向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内侧端伸入所述第一转向腔中且与所述转向盘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轴外侧端伸入所述第二转向腔中且外侧尾端固定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平滑槽后侧的所述机壳体中设有第三转向腔,左右两个所述第二转向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三转向腔的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腔中的所述第二转向轴上固定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向腔中的所述第二转向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牙轮,所述第一齿牙轮上啮合设置有第二齿牙轮,所述第二齿牙轮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转向腔右侧内壁中的第二马达动力连接,所述第三转向腔上侧的所述机壳体中左右对称设置有第四转向腔,所述第四转向腔前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三转向轴,所述第三转向轴上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三齿牙轮,前后两个所述第三齿牙轮之间的所述第三转向轴上固定设置有涡轮,左右两个所述第四转向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一平滑槽且与所述涡轮配合连接的蜗杆,所述第一平滑槽中的所述蜗杆上固定设有第二锥斜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平滑槽内顶壁左右伸展设置有贯穿所述机壳体的第二平滑槽,所述第二平滑槽中平滑安装有滑臂,所述滑臂左右两侧伸展端分别与所述支板左右两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臂底部端面前后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齿牙轮配合连接的齿牙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板底部端面内设有口部向下的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中平滑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燕尾块,所述燕尾块底部通过固定臂与所述机壳体顶部端面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座体顶部端面内设有口部向上的第一通透孔,所述第一平滑槽内底壁设有口部向下的第二通透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花键槽内底壁设有与所述花键轴固定连接的弹片,所述花键槽左右两侧内壁中对称设有导滑槽,所述导滑槽中平滑安装有与所述花键轴固定连接的导滑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时,将金属板固定于所述座体上,然后同时开启第一马达以及第二马达,所述第一马达转动后可同时驱动所述钻头、转向套、花键轴以及所述第一锥斜轮转动,所述第二马达转动后可通过所述第二齿牙轮驱动所述第一齿牙轮转动,所述第一齿牙轮转动后可带动所述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以及所述转向盘转动,所述转向盘转动可通过所述第二铰接臂以及所述第一铰交接臂带动所述滑台向上滑动,所述滑台向上滑动后可使所述第一锥斜轮与所述第二锥斜轮相啮合,此时所述第一锥斜轮转动可驱动所述第二锥斜轮带动所述蜗杆转动,所述蜗杆转动后可驱动所述涡轮带动所述第三齿牙轮转动,所述第三齿牙轮转动后可通过与所述齿牙条的配合而驱动所述机壳体向右滑动,所述转向盘继续转动后可通过所述所述第二铰接臂以及所述第一铰交接臂带动所述滑台向下滑动而使所述第一锥斜轮与所述第二锥斜轮脱离,此时所述机壳体停止移动,由此,第一次钻孔位置被确定,所述滑台向下滑动后可使所述钻头穿过所述第二通透槽后进行钻孔操作,由此往复即可实现同一直线上的移动打孔操作;

由于本发明中花键轴底部通过弹片与所述花键槽内底壁连接,由此在所述滑台向上滑动一段距离后可使所述第一锥斜轮与所述第二锥斜轮相啮合,所述滑台继续向上滑动后可使所述花键轴相对所述花键槽向下滑动,由此可延长所述所述第一锥斜轮与所述第二锥斜轮的啮合时长,从而可确保所述机壳体的移动距离,进而可使所述钻头进入下一打孔位置;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同一水平面上的移动打孔操作,可大大提高打孔效率以及打孔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置物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机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置物架,包括座体10、固定设置于所述座体10顶部端面的支板11以及平滑安装于所述支板11上的机壳体15,所述机壳体15中设有上下伸展的第一平滑槽20,所述第一平滑槽20左右端壁中对称设置有通透槽46,所述第一平滑槽20中平滑安装有滑台38,所述滑台38中固定安装有第一马达39,所述第一马达39底部端面动力安装有向下伸展的钻头40,所述第一马达39顶部端面动力安装有向上伸展的转向套33,所述转向套33中设有口部向上的花键槽34,所述花键槽34中花键配合安装有花键轴32,所述花键轴32顶部固定设有第一锥斜轮31,所述滑台38左右两侧端面对称设有伸入所述通透槽46中且平滑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座45,所述第一连接座45上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铰接臂44,所述通透槽46远离所述第一平滑槽20的端壁中互通设置有第一转向腔27,所述第一转向腔27中转动配合安装有转向盘28,所述转向盘28内侧端面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伸入所述通透槽46中的第二连接座42,所述第二连接座42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铰接臂43,所述第二铰接臂43与所述第一铰接臂44铰接,所述机壳体15中左右对称设置有前后伸展的第二转向腔29,所述第二转向腔29与所述第一转向腔27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向轴16,所述第一转向轴16内侧端伸入所述第一转向腔27中且与所述转向盘28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轴16外侧端伸入所述第二转向腔29中且外侧尾端固定设有第一传动轮30,所述第一平滑槽20后侧的所述机壳体15中设有第三转向腔48,左右两个所述第二转向腔29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三转向腔48的第二转向轴47,所述第二转向腔29中的所述第二转向轴47上固定设有第二传动轮53,所述第一传动轮30与所述第二传动轮53之间通过传动带52传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向腔48中的所述第二转向轴47上固定设有第一齿牙轮49,所述第一齿牙轮49上啮合设置有第二齿牙轮50,所述第二齿牙轮50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转向腔48右侧内壁中的第二马达51动力连接,所述第三转向腔48上侧的所述机壳体15中左右对称设置有第四转向腔23,所述第四转向腔23前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三转向轴26,所述第三转向轴26上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三齿牙轮24,前后两个所述第三齿牙轮24之间的所述第三转向轴26上固定设置有涡轮25,左右两个所述第四转向腔23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一平滑槽20且与所述涡轮25配合连接的蜗杆22,所述第一平滑槽20中的所述蜗杆22上固定设有第二锥斜轮21。

有益地,所述第一平滑槽20内顶壁左右伸展设置有贯穿所述机壳体15的第二平滑槽,所述第二平滑槽中平滑安装有滑臂18,所述滑臂18左右两侧伸展端分别与所述支板11左右两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臂18底部端面前后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齿牙轮24配合连接的齿牙条19。

有益地,所述支板11底部端面内设有口部向下的燕尾槽12,所述燕尾槽12中平滑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燕尾块13,所述燕尾块13底部通过固定臂14与所述机壳体15顶部端面固定。

有益地,所述座体10顶部端面内设有口部向上的第一通透孔17,所述第一平滑槽20内底壁设有口部向下的第二通透孔41。

有益地,所述花键槽34内底壁设有与所述花键轴32固定连接的弹片37,所述花键槽34左右两侧内壁中对称设有导滑槽36,所述导滑槽36中平滑安装有与所述花键轴32固定连接的导滑块35。

初始状态时,所述机壳体15最左侧,所述滑台38位于所述第一平滑槽20中部位置处,且所述钻头40完全收纳于所述第一平滑槽20中,在所述弹片37的作用下,所述花键轴32最大限度伸出所述转向套33顶部端面外。

使用时,将金属板固定于所述座体10上,然后同时开启第一马达39以及第二马达51,所述第一马达39转动后可同时驱动所述钻头40、转向套33、花键轴32以及所述第一锥斜轮31转动,所述第二马达51转动后可通过所述第二齿牙轮50驱动所述第一齿牙轮49转动,所述第一齿牙轮49转动后可带动所述第二转向轴47、所述第二传动轮53、第一传动轮30以及所述转向盘28转动,所述转向盘28转动可通过所述第二铰接臂43以及所述第一铰交接臂44带动所述滑台38向上滑动,所述滑台38向上滑动后可使所述第一锥斜轮31与所述第二锥斜轮21相啮合,此时所述第一锥斜轮31转动可驱动所述第二锥斜轮21带动所述蜗杆22转动,所述蜗杆22转动后可驱动所述涡轮25带动所述第三齿牙轮24转动,所述第三齿牙轮24转动后可通过与所述齿牙条19的配合而驱动所述机壳体15向右滑动,所述转向盘28继续转动后可通过所述所述第二铰接臂43以及所述第一铰交接臂44带动所述滑台38向下滑动而使所述第一锥斜轮31与所述第二锥斜轮21脱离,此时所述机壳体10停止移动,由此,第一次钻孔位置被确定,所述滑台38向下滑动后可使所述钻头40穿过所述第二通透槽41后进行钻孔操作,由此往复即可实现同一直线上的移动打孔操作;

由于本发明中花键轴32底部通过弹片37与所述花键槽34内底壁连接,由此在所述滑台38向上滑动一段距离后可使所述第一锥斜轮31与所述第二锥斜轮21相啮合,所述滑台38继续向上滑动后可使所述花键轴32相对所述花键槽34向下滑动,由此可延长所述所述第一锥斜轮31与所述第二锥斜轮21的啮合时长,从而可确保所述机壳体15的移动距离,进而可使所述钻头40进入下一打孔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时,将金属板固定于所述座体上,然后同时开启第一马达以及第二马达,所述第一马达转动后可同时驱动所述钻头、转向套、花键轴以及所述第一锥斜轮转动,所述第二马达转动后可通过所述第二齿牙轮驱动所述第一齿牙轮转动,所述第一齿牙轮转动后可带动所述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以及所述转向盘转动,所述转向盘转动可通过所述第二铰接臂以及所述第一铰交接臂带动所述滑台向上滑动,所述滑台向上滑动后可使所述第一锥斜轮与所述第二锥斜轮相啮合,此时所述第一锥斜轮转动可驱动所述第二锥斜轮带动所述蜗杆转动,所述蜗杆转动后可驱动所述涡轮带动所述第三齿牙轮转动,所述第三齿牙轮转动后可通过与所述齿牙条的配合而驱动所述机壳体向右滑动,所述转向盘继续转动后可通过所述所述第二铰接臂以及所述第一铰交接臂带动所述滑台向下滑动而使所述第一锥斜轮与所述第二锥斜轮脱离,此时所述机壳体停止移动,由此,第一次钻孔位置被确定,所述滑台向下滑动后可使所述钻头穿过所述第二通透槽后进行钻孔操作,由此往复即可实现同一直线上的移动打孔操作;

由于本发明中花键轴底部通过弹片与所述花键槽内底壁连接,由此在所述滑台向上滑动一段距离后可使所述第一锥斜轮与所述第二锥斜轮相啮合,所述滑台继续向上滑动后可使所述花键轴相对所述花键槽向下滑动,由此可延长所述所述第一锥斜轮与所述第二锥斜轮的啮合时长,从而可确保所述机壳体的移动距离,进而可使所述钻头进入下一打孔位置;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同一水平面上的移动打孔操作,可大大提高打孔效率以及打孔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