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5706发布日期:2018-10-30 22:3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床垫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串簧设备。



背景技术:

弹簧床垫生产过程中,床垫的内芯由多个簧串联成,但是现有的串簧机在串簧时,对当个弹簧的临时固定性差,导致当个弹簧在串簧过程中弹簧发生倾倒,造成串簧失败率高,误差性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产品合格率高的串簧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串簧设备,包括架体、设于所述架体上的卡簧机构、夹簧机构及串簧机构;所述卡簧机构包括沿所述架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卡簧部件和与所述卡簧部件相配合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设于两相邻卡簧部件间。本实用新型设置卡簧机构可有效的对当个弹簧进行定位,保持当个弹簧在串簧的过程中稳定不便,设置卡簧部件和限位部件,卡簧部件用于定位单个弹簧,而限位部件则用以单个弹簧在卡入至卡簧部件当中时不会向左右两侧偏移,保障顺利卡入,而且在卡簧部件间设置限位部件,可有助于弹簧卡入时判断弹簧的大小是否符合规定;该设置方式保持单个弹簧在串簧过程中稳定性好,不易倾倒,因此其串簧成功率高,生产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卡簧部件包括用于对弹簧定位的卡位件和用于防止弹簧反向活动的挂接件,所述挂接件与所述卡位件相连;卡位件可对弹簧定位,而挂接件可有助于在弹簧卡入卡位件之后,不会向后活动,从而提高弹簧的在卡位件上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卡位件包括卡簧部和用于供弹簧滑动套入卡簧部上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卡簧部一体成型;弹簧可沿着滑动部滑入卡簧部上,滑动部的设置可减小弹簧的端部与卡位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对弹簧定位的速率,从而提高了串簧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卡簧部上设有一由上至下倾斜的倾斜面,该倾斜面与所述滑动部上端面相接;倾斜面可便于弹簧滑动过程中沿着斜面向上滑动,然后套入至卡簧部上,在滑动过程中弹簧逐步形变,提高了弹簧的形变的稳定性,避免弹簧产生塑性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挂接件包括挂接本体和用于对弹簧限位的延伸凸部,所述延伸凸部设于所述挂接本体上部;在挂接本体上设置延伸凸部,从而使得挂件件的侧壁呈向下凹陷,给夹簧机构将两弹簧夹在一起留有空间,同时延伸凸部还可限制弹簧向放上垂直方向的位移,提高单个弹簧在串簧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可推动弹簧至卡簧机构上的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包括可保持弹簧直立的放料平台、用于推动弹簧向卡簧机构方向移动的推动装置及固定装置;所述推动装置与所述固定装置相配合;通过设置放料机构可将弹簧推至卡簧机构上,无需人工操作,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卡簧的效率,进而提高了弹簧床垫的生产效率;设置放料平台可便于将单个弹簧直接放置到放料平台上,便于推动装置将推动弹簧,且放料平台的在弹簧放置在上面的时候,弹簧保持垂直不倒,因此在推动弹簧初步推动下,避免了弹簧自动倾倒而无法有效的推动弹簧,提高了机构运行的稳定性;设置推动装置可推动弹簧运动,从而弹簧卡入至卡簧机构当中,其效率高,速度快,使用方便;固定装置可对推动装置进行固定,使得推动装置设在架体上,提高了推动装置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用于夹住弹簧的夹持部件和与所述夹持部件相配合的推动部件;设置夹持部件可在推动弹簧时夹住弹簧,使弹簧不会发生晃动或者是倾倒,提高了推动弹簧的成功率,设置推动部件则可推动夹持部件夹住弹簧,还可带着弹簧向前运动,其自动化程度高,全程无需任何的人工接入即可完成。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弯曲设置的夹件、与所述夹件相配合的夹紧件及防脱件,所述防脱件与所述夹件可拆卸连接;设置夹件可夹住弹簧,便于带动弹簧运动,而设置防脱件则可在夹件夹住弹簧之后,弹簧在夹件内不会发生晃动,进而夹件向前运动时弹簧的稳定性高,避免了弹簧晃动;将防脱件设置为可拆卸,可便于长时间使用时下弹性下降的情况下,对防脱件进行跟换,提高了整个夹持部件的使用寿命;通过调节夹紧件至防脱件的间距,可改变弹簧在被卡入至夹件之后的松紧,从而对不同批次的原料制成的弹簧可进行微调,适应不同批次,不同粗细的弹簧,提高了机构的使用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夹件上设有至少两连接凹部,所述防脱件端部穿设于该连接凹部内;设置两个连接凹部分别对应防脱件的两个端部,防脱件的端部穿入至连接凹部之后,可对防脱件进行定位,且使得防脱件弯曲成一个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凹部内壁上设有卡扣凸部,所述防脱件端部上设有与所述卡扣凸部相配合的卡扣凹部;设置卡扣凸部卡入至卡扣凹部内,可对防脱件的两个端部进行固定,保障防脱件不会从夹件当中脱落下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置卡簧部件定位单个弹簧,而限位部件则用以单个弹簧在卡入至卡簧部件当中时不会向左右两侧偏移,保障顺利卡入,而且在卡簧部件间设置限位部件,可有助于弹簧卡入时判断弹簧的大小是否符合规定;该设置方式保持单个弹簧在串簧过程中稳定性好,不易倾倒,因此其串簧成功率高,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簧机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放料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6为图5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串簧设备,包括架体1、卡簧机构2、夹簧机构3及串簧机构4;其中所述架体1为一金属架;所述的卡簧机构2、夹簧机构3及串簧机构4均设在该架体1上,具体的设置方式为在架体1的上部设有一个卡簧机构2、一个夹簧机构3及一个串簧机构4,在架体1的中间部位设一个卡簧机构2、一个夹簧机构3及一个串簧机构4,并且两个卡簧机构2间具有弹簧高度相同的间距,因此弹簧可卡入至两卡簧机构2之间,然后两夹簧机构3分将两个弹簧的夹在一起,使得两个弹簧的上部和下部之间具有重叠部分,进而串簧机构4使用钢丝将两个弹簧串在一起;所述的夹簧机构3为由多个夹簧装置构成,该夹簧装置为文件CN2672028Y中的自动串簧夹紧机构,因此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的串簧机构4为市面上现有的串簧机上将钢丝弯曲成螺旋状的部分,该技术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卡簧机构2包括多个卡簧部件21和限位部件22,所述的卡簧部件21沿着所述的架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卡簧部件21为多个,该卡簧部件21的个数与弹簧的个数相同,所述的限位部件22设在两个相邻的卡簧部件21之间,该限位部件22为金属片;所述卡簧部件21包括卡位件211和挂接件212,所述的卡位件 211为一金属块,该卡位件211包括了位于前端的卡簧部213和位于后端的滑动部214,所述的卡簧部213为一金属块,所述的滑动部214 为一金属片,所述的卡簧部213和滑动部214为一体成型,在所述的卡簧部213上设有一倾斜面215,该倾斜面215为卡位件211上由上至下倾斜的上端面,该倾斜面215和滑动部214的上端面相连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挂接件212为包括挂接本体216和延伸凸部 217,所述的挂接本体216为一金属块,该挂接本体216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的卡位件211的侧壁上,所述的延伸凸部217为设在挂接本体216上部的金属块,且所述挂接本体216和延伸凸部217一体成型,在弹簧卡入至卡位件211上之后,通过延伸凸部217可部分穿入至弹簧上,从而对弹簧实现限位功能。

为了能够更好的将弹簧推送至卡簧机构2当中,该生产设备还包括了一放料机构5,该放料机构5包括放料平台51、推动装置52及固定装置53;其中所述放料平台51为架设在架体1上的金属板,该放料平台51的上端面与卡位件上端面中最低的平面于同一平面;在放料平台51上设有多个分隔板501,分隔板501将整个放料平台51 分成多个供单个弹簧放入的区域;在分隔扳501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了一个延伸部502,延伸部502的下端面与放料平台的上端面具有一定的间距,该间距可弹簧下部的穿入,同构该延伸部502的设置可卡住弹簧,保持弹簧不倒;所述固定装置53包括两端固定在架体1 上的固定杆531,该固定杆531为金属杆。

进一步的,所述的推动装置52为多个,且每个推动装置52对应一个弹簧;推动装置52包括夹持部件522和推动部件521,所述的推动部件521为小型气缸,通过该气缸工作推动夹持部件522来回动作;同时气缸上垂直设置了一连接杆,该连接杆和固定杆531相连,所述固定杆531为金属杆;所述的夹持部件522包括夹件523、夹紧件524及防脱件525,所述夹件523为一金属片,夹持部件522为弯曲设置,该弯曲设置为夹持部件522呈C字形,且夹持部件522和上述气缸的连接,该连接为夹持部件522和气缸伸缩杆的端部相连;所述的防脱件525为一中间薄两边厚的金属片;所述防脱件525为两个,一个设置在夹持部件522的一端,另一个设在夹持部件522的另一端;且防脱件525的两端部分别与夹持部件522连接,在连接完成后防脱件525的中间部分拱起,因此在夹持部件卡入至弹簧时,弹簧可沿着两个防脱件525的侧壁入夹持部件当中,在此期间夹持部件522的中间部分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弹簧可卡入至夹持部件522当中。

具体的,所述的防脱件525与夹持部件522的连接方式为:在所述的夹持部件522的每个端部处分别设有两个连接凹部530,该连接凹部530的大小为恰好供防脱件525的端部穿入;在连接凹部530的两相对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扣凸部531,该卡扣凸部531为切面呈直角梯形的凸起;在所述的防脱件525侧壁上设有卡扣凹部532,所述的卡扣凸部531可卡入至卡扣凹部532内,从而实现对防脱件 522定位,在所述的防脱件522的端部为具有斜面,因此在连接时,防脱件522可直接在外力下卡入至连接凹部530内;当所述的防脱件 525穿入至连接凹部530当中时,卡扣凸部531卡入至卡扣凹部532 内,同时在拆卸时可沿着连接凹部530的长度方向将防脱件525退出。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件524为包括夹紧本体526、耐磨层527及弹性层528,所述的夹紧本体526为弯曲的金属片,弹性层528一侧胶连在夹紧本体526上,另一侧与耐磨层527胶接,所述的耐磨层为耐磨塑料制成的薄片,且给耐磨层527的形状与夹紧本体526相同,耐磨层527的侧壁上设有防滑花纹;进一步的,夹紧本体526通过两个连接部件54与夹持部件522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件54包括连接件 542、弹性件541及调节件543,所述的连接件542为一金属杆,该连接件542的一端和夹紧本体526连接,另一端从设在夹持部件522 的通孔当中穿出;所述的弹性件541套设在连接件542上,且该弹性件541的一端与连接本体526接触,另一端与夹持部件522接触;所述的调节件543为一螺母,该调节件543螺接在所述的连接件542上,从而转动调节件543则可调节弹性件541的压缩程度,因此在使用时,可通过转动调节件543在连接件542上的位置,即可实现对夹持部件 522的位置进行调节。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