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内衬管管头定距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3824发布日期:2018-09-11 21:4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油管内衬管管头定距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石油的抽取或者运输等工作中都需要用到油管,往往需要在油管内套入衬管方可使用,在套入衬管后,需要对衬管的两端管头进行等长度的切割,等长度切割后再对其进行加热翻边处理,而现有的切割装置对衬管的两端管头无法进行等长度切割,不能达到其使用要求,并且现有的切割装置不能自动下料,需要人工对油管进行搬运,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油管内衬管管头定距切割装置,它自动下料的同时,达到了良好的切割效果。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切割机构和下料机构,切割机构包括切头小车、切割箱和装置架,装置架两端各设有切头小车,两端的切头小车均与装置架滑动连接,两端的切头小车分别通过传动链与驱动电机A连接,两端的切头小车上分别设有切割箱,一端的切割箱上设有控制器,两端的切割箱相对端面上设有衬管插入口,衬管插入口外设有油管定位套,油管定位套通过连接轴与切割箱连接,油管定位套与连接轴滑动连接,油管定位套与切割箱之间的连接轴上套有弹簧,油管定位套后端位于切割箱上设有到位开关,切割箱内设有驱动气缸A,驱动气缸A顶端柱塞杆通过刀架与切割电锯连接,切割电锯中心通过传动轴与驱动电机C连接;所述的装置架中间设有油管放置板,油管放置板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左卡钳和右卡钳连接,左卡钳和右卡钳底端各与一个驱动气缸B连接,驱动气缸B和油管放置板通过支撑架与装置架连接,装置架上设有有料检测器;切割机构一侧设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工位架和翻料钩,工位架和装置架之间设有设有驱动轴,驱动轴上设有翻料钩,翻料钩底端与下料气缸连接;有料检测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驱动气缸B和驱动电机A连接;到位开关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驱动气缸A、驱动电机C和驱动电机B连接。

所述的油管放置板个数为若干个,且通过支撑架均等分布在装置架上。

所述的油管放置板两端均通过销轴与左卡钳和右卡钳连接,每个卡钳底端均与一个驱动气缸B连接,驱动气缸B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的翻料钩个数为若干个,且间隔布置在油管放置板之间。

所述的翻料钩伸入装置架上方,翻料钩的最低点低于油管放置板的最高点。

所述的下料气缸底端气缸底座通过销轴与限位块活动连接,限位块设于承载架上,承载架与驱动轴连接。

所述的驱动气缸B顶端柱塞杆和底端气缸底座均通过销轴与限位块活动连接,底端限位块设于承载架上,承载架与装置架连接,驱动气缸B顶端的销轴与左卡钳或者右卡钳底端的固定件转动连接。

所述的两个切割箱相对端面上设有安全传感器,安全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驱动气缸A和驱动电机B连接。

所述的有料检测器为感应延时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功能全面,通过切割机构,使衬管两端管头达到了等长度切割的目的,满足了使用需求;通过翻料钩完成了自动下料工作,将油管翻到下一工序上,本切割装置,解决了人工搬运费时费力的问题的同时,达到了等长度的切割效果,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切割箱外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切割箱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切割箱内部结构正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翻料钩连接关系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下料气缸连接关系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驱动气缸B连接关系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油管定位套与切割箱连接关系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各图,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实施方式:包括切割机构和下料机构,切割机构包括切头小车2、切割箱3和装置架1,装置架1两端各设有切头小车2,两端的切头小车2均与装置架1滑动连接,两端的切头小车2分别通过传动链6与驱动电机A5连接,两端的切头小车2上分别设有切割箱3,一端的切割箱3上设有控制器15,两端的切割箱3相对端面上设有衬管插入口,衬管插入口外设有油管定位套4,油管定位套4通过连接轴21与切割箱3连接,油管定位套4与连接轴21滑动连接,油管定位套4与切割箱3之间的连接轴21上套有弹簧23,油管定位套4后端位于切割箱3上设有到位开关22,切割箱3内设有驱动气缸A16,驱动气缸A16顶端柱塞杆通过刀架与切割电锯17连接,切割电锯17中心通过传动轴与驱动电机C18连接;所述的装置架1中间设有油管放置板11,油管放置板11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左卡钳12和右卡钳14连接,左卡钳12和右卡钳14底端各与一个驱动气缸B19连接,驱动气缸B19和油管放置板11通过支撑架与装置架1连接,装置架1上设有有料检测器13;切割机构一侧设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工位架9和翻料钩10,工位架9和装置架1之间设有设有驱动轴8,驱动轴8上设有翻料钩10,翻料钩10底端与下料气缸7连接;有料检测器1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5连接,控制器15通过导线与驱动气缸B19和驱动电机A5连接;到位开关22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5连接,控制器15通过导线与驱动气缸A16、驱动电机C18和驱动电机B7连接。所述的油管放置板11个数为若干个,且通过支撑架均等分布在装置架1上。所述的油管放置板11两端均通过销轴与左卡钳12和右卡钳14连接,每个卡钳底端均与一个驱动气缸B19连接,驱动气缸B19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5连接。所述的翻料钩10个数为若干个,且间隔布置在油管放置板11之间。所述的翻料钩10伸入装置架1上方,翻料钩10的最低点低于油管放置板11的最高点。所述的下料气缸7底端气缸底座通过销轴20与限位块21活动连接,限位块21设于承载架22上,承载架22与驱动轴8连接。所述的驱动气缸B19顶端柱塞杆和底端气缸底座均通过销轴24与限位块25活动连接,底端限位块25设于承载架26上,承载架26与装置架1连接,驱动气缸B19顶端的销轴24与左卡钳12或者右卡钳14底端的固定件27转动连接。所述的两个切割箱3相对端面上设有安全传感器20,安全传感器20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5连接,控制器15通过导线与驱动气缸A16和驱动电机B18连接。所述的有料检测器13为感应延时传感器。

本切割装置在使用时,从上一个工位翻转的油管放置在油管放置板11上,当有料检测器13检测到油管,延迟1~3秒钟,待油管稳定后发出信号给控制器15,控制器15控制左卡钳12和右卡钳14底端的驱动气缸B19工作,驱动气缸B19顶端的柱塞杆上升进而带动左卡钳12和右卡钳14向油管放置板11上的油管靠拢,进而起到夹紧油管的作用,油管被卡钳卡紧后,控制器15控制驱动电机A5转动,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链6旋转回收,通过传动链6的收紧,与传动链6连接的切头小车2向油管的两端分别靠拢,在切头小车2前进时,切割箱3侧壁的衬管插入口外设有油管定位套4,油管的管口卡在油管定位套4上,并通过他那黄23的作用力推动油管定位套4,使油管定位套4触碰到到位开关22,到位开关22发出给控制器15,控制器15控制切头小车2停止,此时衬管的两端管头分别通过切割箱3侧壁的衬管插入口进入切割箱3内,并位于切割刀下方,控制器15控制驱动气缸A16和驱动电机B18,同时工作,使切割刀17一边下降一边切割,继而完成衬管管头的切割,使油管两端伸出油管外的衬管长度相等,通过油管定位套4的使用,达到了衬管切割后两端管头长度相等的目的;切割结束后,控制器15控制驱动电机A5反转,释放传动链6,切头小车2后退,卡钳松开,随后控制器15控制下料气缸7工作,下料气缸7顶端柱塞杆向上推动翻料钩10,由于翻料钩10未转动时位于油管的下方,在翻料钩10抬起时,则会抬起油管,并使油管翻转,转到下一个工位架9上。

为了成功将装置架1上的油管翻到工位架9上,翻料钩10个数为若干个。

弹簧23既起到了油管压力作用时缓冲的作用,又起到了在油管下料后,复位油管定位套4的作用。

为了使翻料钩10更加灵活地运动,其底端连接的下料气缸7通过销轴24在限位块25之间来回摆动,即在翻料钩10抬起时,相应的下料气缸7会通过销轴24倾斜一定的角度。

为了使左卡钳12和右卡钳14更加灵活地运动,其顶端和底端连接的柱塞杆和驱动气缸B19均通过销轴24在限位块25之间来回摆动,即在左卡钳12和右卡钳14向油管靠拢时,相应的柱塞杆或者驱动气缸B19会通过销轴24倾斜一定的角度,以保证固定作用

综上所述,本油管内衬管管头定距切割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全面,通过切割机构,使衬管两端管头达到了等长度切割的目的,满足了使用需求;通过翻料钩13完成了自动下料工作,将油管翻到下一工序上,本切割装置,解决了人工搬运费时费力的问题的同时,达到了等长度的切割效果,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