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双缸液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5224发布日期:2019-02-19 18:5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作物双缸液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作物压缩成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作物双缸液压压缩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率急剧下降,大量的秸秆被废弃和焚烧,严重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与交通安全,现已引起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因此,亟需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应用步伐,把农作物秸秆压缩打包装袋后,可减少秸秆体积,便于储存和运输,可广泛用于青贮饲料、秸秆保温墙及燃料等,有利于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

专利号为CN104041251A,申请日为2013-03-11,公开了一种双缸秸秆压缩打包装袋机,结构包括电动机、液压油泵、料箱、压缩油缸、送包油缸、控制箱、液压油交换器,特征是料箱的上面连接着进料箱和电动机,电动机通过皮带轮和三角皮带连接着液压油泵,液压油泵连接着液压油交换器,液压油交换器通过压缩进油管和压缩回油管连接着压缩油缸,压缩油缸上连接着压缩活塞,液压油交换器还通过送包进、回油管连接着送包油缸和送包活塞。电动机通过三角皮带驱动液压油泵工作,液压油通过液压油交换器输送到压缩、送包的进出油管内,压缩油缸在油压的作用下,压缩活塞作往复压缩运动。

上述专利通过利送包油缸在油压的作用下,送包活塞作往复运动,将压缩后的包块送出装袋口。但是液压缸只能单向作用,液压缸的退回过程未充分利用,时间利用率和能源利用率低,导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农作物双缸液压压缩机,能够充分利用液压缸的退回过程进行工作,提高时间和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农作物双缸液压压缩机,包括右料箱和左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料箱的左端和左料箱的右端之间设置有双杆液压缸,所述双杆液压缸的第一活塞水平活动设置在右料箱内腔,所述双杆液压缸的第二活塞水平活动设置在左料箱内腔,所述右料箱的右端顶面设置有右出料口,底面设置有右液压缸,所述右液压缸的右活塞竖直活动设置在右料箱内腔,且右活塞与右出料口相对应,所述左料箱的左端顶面设置有左出料口,底面设置有左液压缸,所述左液压缸的左活塞竖直活动设置在左料箱内腔,且左活塞与左出料口相对应。

所述右料箱和左料箱均为有机玻璃制成。

所述右料箱上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通过信号线均匀与双杆液压缸、右液压缸和左液压缸连接。

所述右出料口和左出料口上均设置有拾取装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双杆液压缸的两个活塞各自在右料箱和左料箱作来回往复运动,双杆液压缸的活塞向右移动,第一活塞在右料箱向右挤压农作物秸秆,将秸秆挤压成浓缩的块状,右液压缸上的右活塞将块状的秸秆从右出料口推送出,最后双杆液压缸的活塞向左移动,第二活塞在左料箱向左挤压农作物秸秆,将秸秆挤压成浓缩的块状,左液压缸上的左活塞将块状的秸秆从右出料口推送出,双杆液压缸的活塞来回往复移动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挤压成块,充分利用液压缸的退回过程,利用退回过程对两块农作物秸秆进行挤压成块,提高时间和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

2、通过有机玻璃透光性好,便于观察,且抗拉伸和抗冲击的能力强。

3、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液压缸的运动,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

4、通过拾取装置便于将成块的秸秆拾取走。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右料箱,2、左料箱,3、双杆液压缸,11、右出料口,12、右液压缸,13、右活塞,21、左出料口,22、左液压缸,23、左活塞,31、第一活塞,32、第二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农作物双缸液压压缩机,包括右料箱1和左料箱2,所述右料箱1的左端和左料箱2的右端之间设置有双杆液压缸3,所述双杆液压缸3的第一活塞31水平活动设置在右料箱1内腔,所述双杆液压缸3的第二活塞32水平活动设置在左料箱2内腔,所述右料箱1的右端顶面设置有右出料口11,底面设置有右液压缸12,所述右液压缸12的右活塞13竖直活动设置在右料箱1内腔,且右活塞13与右出料口11相对应,所述左料箱2的左端顶面设置有左出料口21,底面设置有左液压缸22,所述左液压缸22的左活塞23竖直活动设置在左料箱2内腔,且左活塞23与左出料口21相对应。

首先,农作物秸秆从进料口中放入右料箱1,双杆液压缸3上的第一活塞31向右移动挤压农作物秸秆,第一活塞31向右移动到位后,农作物秸秆被挤压成块状,右液压缸12的右活塞13向上推送成块状的秸秆,将其从右出料口11中推出,右液压缸12的右活塞13向下移动复位,同时在左料箱2中放入农作物秸秆,双杆液压缸3带动第一活塞31和第二活塞32向左移动,第二活塞32向左移动到位后,农作物秸秆在左料箱2内被挤压成块状,左液压缸22的左活塞23向上推送成块状的秸秆,将其从左出料口22中推出,左液压缸22的左活塞23向下移动复位,然后,在农作物秸秆从进料口中放入右料箱1,双杆液压缸3带动第一活塞31和第二活塞32向右移动,依次往复循环工资,通过双杆液压缸3的两个活塞各自在右料箱1和左料箱2作来回往复运动,双杆液压缸3的活塞向右移动,第一活塞31在右料箱1向右挤压农作物秸秆,将秸秆挤压成浓缩的块状,右液压缸12上的右活塞13将块状的秸秆从右出料口推送出,最后双杆液压缸3的活塞向左移动,第二活塞32在左料箱2向左挤压农作物秸秆,将秸秆挤压成浓缩的块状,左液压缸21上的左活塞2将块状的秸秆从右出料口推送出,双杆液压缸3的活塞来回往复移动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挤压成块,充分利用液压缸的退回过程,利用退回过程对两块农作物秸秆进行挤压成块,提高时间和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农作物双缸液压压缩机,包括右料箱1和左料箱2,所述右料箱1的左端和左料箱2的右端之间设置有双杆液压缸3,所述双杆液压缸3的第一活塞31水平活动设置在右料箱1内腔,所述双杆液压缸3的第二活塞32水平活动设置在左料箱2内腔,所述右料箱1的右端顶面设置有右出料口11,底面设置有右液压缸12,所述右液压缸12的右活塞13竖直活动设置在右料箱1内腔,且右活塞13与右出料口11相对应,所述左料箱2的左端顶面设置有左出料口21,底面设置有左液压缸22,所述左液压缸22的左活塞23竖直活动设置在左料箱2内腔,且左活塞23与左出料口21相对应。

所述右料箱1和左料箱2均为有机玻璃制成。

首先,农作物秸秆从进料口中放入右料箱1,双杆液压缸3上的第一活塞31向右移动挤压农作物秸秆,第一活塞31向右移动到位后,农作物秸秆被挤压成块状,右液压缸12的右活塞13向上推送成块状的秸秆,将其从右出料口11中推出,右液压缸12的右活塞13向下移动复位,同时在左料箱2中放入农作物秸秆,双杆液压缸3带动第一活塞31和第二活塞32向左移动,第二活塞32向左移动到位后,农作物秸秆在左料箱2内被挤压成块状,左液压缸22的左活塞23向上推送成块状的秸秆,将其从左出料口22中推出,左液压缸22的左活塞23向下移动复位,然后,在农作物秸秆从进料口中放入右料箱1,双杆液压缸3带动第一活塞31和第二活塞32向右移动,依次往复循环工资,通过双杆液压缸3的两个活塞各自在右料箱1和左料箱2作来回往复运动,双杆液压缸3的活塞向右移动,第一活塞31在右料箱1向右挤压农作物秸秆,将秸秆挤压成浓缩的块状,右液压缸12上的右活塞13将块状的秸秆从右出料口推送出,最后双杆液压缸3的活塞向左移动,第二活塞32在左料箱2向左挤压农作物秸秆,将秸秆挤压成浓缩的块状,左液压缸21上的左活塞2将块状的秸秆从右出料口推送出,双杆液压缸3的活塞来回往复移动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挤压成块,充分利用液压缸的退回过程,利用退回过程对两块农作物秸秆进行挤压成块,提高时间和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有机玻璃透光性好,便于观察,且抗拉伸和抗冲击的能力强。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农作物双缸液压压缩机,包括右料箱1和左料箱2,所述右料箱1的左端和左料箱2的右端之间设置有双杆液压缸3,所述双杆液压缸3的第一活塞31水平活动设置在右料箱1内腔,所述双杆液压缸缸3的第二活塞32水平活动设置在左料箱2内腔,所述右料箱1的右端顶面设置有右出料口11,底面设置有右液压缸12,所述右液压缸12的右活塞13竖直活动设置在右料箱1内腔,且右活塞13与右出料口11相对应,所述左料箱2的左端顶面设置有左出料口21,底面设置有左液压缸22,所述左液压缸22的左活塞23竖直活动设置在左料箱2内腔,且左活塞23与左出料口21相对应。

所述右料箱1和左料箱2均为有机玻璃制成。

所述右料箱1上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通过信号线均匀与双杆液压缸3、右液压缸12和左液压缸22连接。

所述右出料口11和左出料口21上均设置有拾取装置。

首先,农作物秸秆从进料口中放入右料箱1,双杆液压缸3上的第一活塞31向右移动挤压农作物秸秆,第一活塞31向右移动到位后,农作物秸秆被挤压成块状,右液压缸12的右活塞13向上推送成块状的秸秆,将其从右出料口11中推出,右液压缸12的右活塞13向下移动复位,同时在左料箱2中放入农作物秸秆,双杆液压缸3带动第一活塞31和第二活塞32向左移动,第二活塞32向左移动到位后,农作物秸秆在左料箱2内被挤压成块状,左液压缸22的左活塞23向上推送成块状的秸秆,将其从左出料口22中推出,左液压缸22的左活塞23向下移动复位,然后,在农作物秸秆从进料口中放入右料箱1,双杆液压缸3带动第一活塞31和第二活塞32向右移动,依次往复循环工资,通过双杆液压缸3的两个活塞各自在右料箱1和左料箱2作来回往复运动,双杆液压缸3的活塞向右移动,第一活塞31在右料箱1向右挤压农作物秸秆,将秸秆挤压成浓缩的块状,右液压缸12上的右活塞13将块状的秸秆从右出料口推送出,最后双杆液压缸3的活塞向左移动,第二活塞32在左料箱2向左挤压农作物秸秆,将秸秆挤压成浓缩的块状,左液压缸21上的左活塞2将块状的秸秆从右出料口推送出,双杆液压缸3的活塞来回往复移动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挤压成块,充分利用液压缸的退回过程,利用退回过程对两块农作物秸秆进行挤压成块,提高时间和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有机玻璃透光性好,便于观察,且抗拉伸和抗冲击的能力强。

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液压缸的运动,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拾取装置便于将成块的秸秆拾取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水平”、“内”、“上”、“下”、“顶面”、“底面”、“右端”、“左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