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修复碾压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0326发布日期:2019-02-15 19:45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可修复碾压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碾环机部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修复碾压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阀体毛坯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碾环机对锻件进行碾压,碾压轮是碾环机上的关键部件,传统的碾压轮主要包括一体设置的中柱、左侧板以及右侧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分别设置在中柱的两端面上,碾压轮呈工字形设置,碾压轮的左侧板、右侧板与中柱的外圆周面形成型腔,型腔将锻件碾压成需要的形状,在使用过程中型腔会磨损,型腔宽度逐渐变宽,造成型腔加大,不仅导致工件厚度超差,还会造成辗扩工件形状径向不满形。长期以来辗压轮寿命难以提高,成本居高不下。随着精密辗扩和净成形技术的不断发展,辗压轮使用寿命的问题愈加突出。

因此,申请号为2011201526675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修复使用的多型腔碾压轮,包括碾压轮本体和两个端盖,碾压轮本体的两端面和端盖的内端面,设有配合装配的止口,碾压轮本体的侧面设有两个环形台阶面,端盖侧面靠近内端面的一侧设有环形台阶面,碾压轮本体的环形台阶面与两端盖的环形台阶面构成两个型腔,碾压轮本体的两端面和端盖上设有配合安装的螺孔和销孔,碾压轮本体和端盖通过螺栓和定位销紧固安装。当型腔磨损后,通过车削碾压轮本体端面或端盖内端面上的止口,减小型腔的宽度,将型腔精加工至图纸原设计要求,然后再将碾压轮本体和端盖装配使用。也可以使用另一侧的型腔,减少了生产线停顿时间。

但是这种调节方式十分繁琐,使用时十分不方便,需要将端盖拆卸下来,随后还需要对端盖进行高精度的车削,操作过程复杂,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修复碾压轮,可以十分方便的对型腔的宽度进行调节进而延长碾压轮使用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修复碾压轮,包括中柱,所述中柱左端面上一体设有左侧板,所述中柱右端沿中柱轴线方向滑移连接有右侧板,所述中柱上设有确定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相对距离的调节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型腔发生磨损之后,通过调节部件调节右侧板向内滑移至需要的位置,即可调节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型腔宽度的调节,不需要将左侧板或者右侧板拆卸下来也可以实现型腔宽度的调节,并且也省去了车削的步骤,节约了使用步骤,可以十分方便的对型腔的宽度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中柱的右端面与中柱同轴设有凸环,所述右侧板与凸环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凸环,即可实现右侧板与中柱的滑移连接,凸环呈环形设置,右侧板在滑移过程中受力十分均匀,可以十分稳定的实现右侧板的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部件包括与中柱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右侧板套设在螺栓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转动螺栓,通过螺栓的自锁功能,可以阻挡右侧板向外滑动,进而实现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位置的确定,操作十分简单,十分方便的实现了右侧板位置的调节,后期更换维护也十分方便,降低了维护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中柱与右侧板之间设有驱动右侧板与螺栓的螺头始终保持抵接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右侧板可以始终与螺栓的螺头抵接,右侧板的位置被完全固定住,避免右侧板朝向左侧板滑动,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右侧板与中柱右端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右侧板包括与凸环滑移连接的侧板本体,所述侧板本体上设有用于遮挡间隙的碾压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碾压环,可以对弹簧以及螺栓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在加工时,铁渣掉到螺栓以及弹簧上,对其造成损伤,而且,碾压环可以将侧板本体与中柱右端面之间的间隙遮挡起来,不会由于间隙影响了锻件的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本体与凸环通过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键连接可以方便右侧板定位,并且,设置键,可以在分担螺栓收到的剪切力,延长了螺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碾压轮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左侧板以及碾压环的内侧面上均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中柱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类似于在型腔上设置了倒角,方便锻件切入型腔内部,进而方便锻件成型以及后续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中柱的外周面上设有镍铬-碳化铬耐磨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镍铬-碳化铬耐磨涂层拉伸性好,并且具有耐高温耐磨性能,可以对中柱的外周面起到十分好的保护效果,延长中柱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成本低;

2、操作方便,适应性强,可以适应不同型号的锻件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修复碾压轮实施例的装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修复碾压轮实施例的装配剖视图。

图中:1、中柱;11、左侧板;12、凸环;13、螺纹孔;14、镍铬-碳化铬耐磨涂层;2、右侧板;21、碾压环;22、侧板本体;3、间隙;4、倾斜面;5、螺栓;6、弹簧;7、第一键槽;8、第二键槽;9、键;10、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可修复碾压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修复碾压轮,参照图1以及图2,包括中柱1,中柱1左端面上一体设有左侧板11,中柱1右端滑移连接有右侧板2,右侧板2沿中柱1的轴线方向滑移,中柱1上设有调节左侧板11与右侧板2之间距离并且使其互相靠近的调节部件,当型腔10发生磨损之后,通过调节部件调节右侧板2向内滑移至需要的位置,即可调节左侧板11与右侧板2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实现型腔10宽度的调节,不需要将左侧板11或者右侧板2拆卸下来也可以实现型腔10宽度的调节,也省去了车削的步骤,节约了调节的步骤,可以十分方便的对型腔10的宽度进行调节,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调节部件包括与中柱1螺纹连接的螺栓5,为了使右侧板2的受力更加均匀,右侧板2套设在螺栓5上,右侧板2上设有供螺栓5穿设的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螺栓5头部的直径,这样在弹簧6的作用下螺栓5的头部与右侧板2保持抵接,中柱1与右侧板2之间设有驱动右侧板2与螺栓5的螺头始终保持抵接的弹性件,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簧6,弹簧6套设在螺栓5的螺杆上,弹簧6一端与中柱1端面抵接,另一端与侧板本体22的内侧面抵接,安装完毕之后,螺栓5的螺头与右侧板2的外侧面始终保持抵接,当需要调节左侧板11与右侧板2之间的宽度时,将螺栓5旋入中柱1或者旋出中柱1,螺栓5的螺头可以驱动右侧板2在中柱1上滑动,为了使右侧板2在工作时的受力更加均匀,螺栓5为多个,圆周阵列设置在中柱1的右端面上,本实施例中,螺栓5为八个,互相间隔45°设置,这样螺栓5可以十分均匀的分布在右侧板2上,可以使右侧板2受到的压力更加均匀。

为了方便安置螺栓5以及弹簧6,在中柱1右端面沿轴向向外凸出形成凸环12,即中柱1的右端面呈台阶状设置,右侧板2中部设有与凸环12配合的滑孔,通过凸环12与滑孔的配合即可是实现右侧板2与凸环12滑移连接,通过右侧板2与凸环12滑移配合,右侧板2即可沿中柱1的轴线方向滑移,此时只需要旋动螺栓5,即可实现右侧板2与左侧板11之间距离的调节,螺栓5圆周阵列设置在凸环12的外围,中柱1右端面上设有与螺栓5配合的螺纹孔13,螺纹孔13设置在凸环12底部的位置。

右侧板2与中柱1右端面之间形成供右侧板2调节的间隙3,右侧板2包括侧板本体22,侧板本体22上设有用于遮挡间隙3的碾压环21,碾压环21的内壁与凸环12的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间隙3,弹簧6以及螺栓5设置于间隙3内,设置碾压环21,可以对弹簧6以及螺栓5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在加工时,铁渣掉到螺栓5以及弹簧6上,对其造成损伤,而且,碾压环21可以将侧板本体22与中柱1右端面之间的间隙3遮挡起来,不会由于间隙3影响了锻件的加工。

为了方便安装右侧板2,在中柱1的凸环12上设有第一键槽7,在右侧板2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二键槽8,中柱1与右侧板2之间通过键9连接,安装时,键9连接可以方便右侧板2定位,并且,设置键9,可以在分担螺栓5收到的剪切力,延长了螺栓5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碾压轮的结构强度。

为了方便对阀体铸件进行加工,在左侧板11以及右侧板2上均设有倾斜面4,倾斜面4与中柱1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这样型腔10呈开口状设置,类似于在型腔10上设置了倒角,方便锻件切入型腔10内部,本实施例中,倾斜面4与中柱1之间的角度优选为100°,这样既能够方便锻件进入型腔10内部,又不会由于倾斜角度过大,影响锻件成形。

最后,为了对中柱1的外周面起到保护作用,在中柱1的外周面上设有镍铬-碳化铬耐磨涂层14,镍铬-碳化铬耐磨涂层14拉伸性好,并且具有耐高温耐磨性能,可以对中柱1的外周面起到十分好的保护效果,延长中柱1的使用寿命。

当然,本实用新型左侧板11与右侧板2的设置方式并不唯一,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将左侧板11设置成滑动的,或者将左侧板11或者右侧板2均设置呈滑移的。

工作过程概述:安装完毕之后,在弹簧6的作用下,右侧板2始终与螺栓5的螺头抵接,当型腔10发生磨损之后,转动螺栓5,驱动右侧板2向内滑移至需要的位置,即可调节左侧板11与右侧板2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型腔10宽度的调节。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