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6421发布日期:2018-09-01 04:1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造影剂是介入放射学操作中最常使用的药物之一,主要用于血管、体腔的显示造影。造影剂种类多样,目前用于介入放射学的造影剂多为含碘制剂。在CT和MRI扫描检查中,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来提高扫描时的图像质量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造影剂的注射主要通过高压注射器进行抽取和注射,高压注射器的内部结构中包括活塞,活塞由活塞座以及设置在活塞座上的胶塞组成。现有技术中主要依靠手工将胶塞和活塞座装配在一起,其装配效率低卫生条件不可控。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造影注射器的活塞依靠手工装配,其装配效率较低卫生条件不可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用于装配活塞座和胶塞,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的活塞座抓取组件、胶塞抓取组件、装配下压组件;所述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一侧且分别与所述活塞座抓取组件和胶塞抓取组件匹配的活塞座传送组件和胶塞传送组件;所述工作台包括上转盘和驱动转盘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转盘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所述活塞座及胶塞的治具;所述活塞座抓取组件包括用于从所述活塞座传送组件上抓取所述活塞座并放置于所述治具上的第一机械手;所述胶塞抓取组件包括用于从所述胶塞传送组件上抓取所述胶塞并放置在位于所述治具中的所述活塞座上的第二机械手;所述装配下压组件包括与所述胶塞的上表面匹配的下压杆,以及驱动所述下压杆上下运动使活塞座和胶塞配合的第二驱动机构。优选地,所述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并与所述治具对接、用于给所述治具中的活塞座上表面涂抹润滑油的涂油组件;所述涂油组件位于所述活塞座抓取组件和胶塞抓取组件之间,包括涂油嘴以及驱动所述涂油嘴与所述活塞座对接的第三驱动机构。优选地,所述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上方的成品转运组件,所述成品转运组件包括用于将装配好的胶塞和活塞座转运至下一工序的第三机械手。优选地,所述治具沿着所述转盘的圆周均布,所述转盘的底部还设置有防止转盘转动的锁定机构。优选地,述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活塞座抓取组件对接的活塞座传送组件以及与所述胶塞抓取组件对接的胶塞传送组件;所述活塞座传送组件和胶塞传送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转盘的一侧。优选地,所述活塞座传送组件和所述胶塞传送组件结构相同,包括用于传送所述胶塞和活塞座的传送带、驱动所述传送带水平传送的第四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带进料端进料斜槽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料斜槽和进料端的传感器。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相互连接的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Z轴驱动机构上的第一抓取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相互连接的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Z轴驱动机构上的第二抓取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一抓取机构和第二抓取机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活塞座和胶塞的上表面配合的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优选地,所述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外部的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还设置有静电除尘组件和紫外发光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活塞座抓取组件、胶塞抓取组件、装配下压组件,实现活塞座和胶塞的自动上料和装配,避免了人工的参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装配效率低下且卫生条件不可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一实施例中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一实施例中活塞座传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一实施例中胶塞抓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工作台11转盘12第一驱动机构13治具14锁定机构15锁栓16框架20活塞座抓取组件21第一机械手30胶塞抓取组件31第二机械手32夹紧驱动件33夹爪40装配下压组件41下压杆42第二驱动机构50活塞座传送组件51第四驱动机构52传送带53传感器54进料斜槽60胶塞传送组件70涂油组件71涂油嘴72第三驱动机构80成品转运组件81第三机械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参照图1,该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用于装配活塞座和胶塞,包括工作台10和设置在工作台10上方的活塞座抓取组件20、胶塞抓取组件30、装配下压组件40;工作台10包括转盘11和驱动转盘11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12,转盘11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活塞座及胶塞的治具13;活塞座抓取组件20包括用于抓取活塞座并放置于治具13上的第一机械手21;胶塞抓取组件30包括抓取胶塞并放置在活塞座上的第二机械手31;装配下压组件40包括与胶塞的上表面匹配的下压杆41,以及驱动下压杆41上下运动使活塞座和胶塞配合的第二驱动机构42。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0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转盘11、设置在底板下方并驱动转盘11旋转的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转盘11上方的框架16。转盘11上设置有以转轴为中心均布的8个治具13,第一驱动机构12包括步进电机和减速器。第一机械手21、第二机械手31和装配下压组件40设置在框架16上并分别顺着转盘11的转动方向与转盘11上的治具13依次匹配设置,由此依次形成活塞座上料工位、胶塞上料工位以及装配下压工位。第一机械手21和第二机械手31最少具备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方向的自由度,分别用于转运活塞座和胶塞。活塞座传送组件50和胶塞传送组件60分别设置在第一机械手21和第二机械手31的下方并位于转盘11的一侧。工作台10上还设置有分别装有位于转盘11一侧的活塞座物料盒和胶塞物料盒,两物料盒分别位于第一机械手21和第二机械手的下方,活塞座物料盒用于给第一机械手21提供活塞座,胶塞物料盒用于给第二机械手31提供胶塞。装配下压组件40包括设置在框架16上的第二驱动机构42,此处优选气缸,气缸的推杆竖直向下与下压杆41连接,以便驱动下压杆41向下运动将胶塞的底部的内翻边嵌入活塞座的环形沟槽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工作台10和设置在工作台10上方的活塞座抓取组件20、胶塞抓取组件30和装配下压组件40,实现活塞座和胶塞的自动上料和装配,避免了人工的参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装配效率低下且卫生条件不可控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转盘11上并与治具13对接、用于给治具13中的活塞座上表面涂抹润滑油的涂油组件70;涂油组件70位于活塞座抓取组件20和胶塞抓取组件30之间,包括涂油嘴71以及驱动涂油嘴71与活塞座对接的第三驱动机构72。在本实施例中,涂油组件70设置在框架16上,与转盘11上的治具13相对设置形成涂油工位,涂油工位位于塞座上料工位和胶塞上料工位之间。涂油组件70包括设置在框架16上的第三驱动机构72,此处优选推杆竖直向下设置的气缸,推杆还通过连接板与涂油嘴71连接。涂油嘴71的为圆柱形其上设置有平行设置且贯通的油路,涂油嘴71的底部设置成与活塞座的顶部适配的圆锥形凹坑。涂油组件70还包括与涂油嘴71连接的输油管和油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涂油组件70可对其下方治具13中的活塞座的上表面自动涂抹润滑油,方便胶塞的装配。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转盘11上方的成品转运组件80,成品转运组件80包括用于将装配好的胶塞和活塞座转运至下一工序的第三机械手81。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机械手81设置在框架16上,沿着转盘11的转动方向位于装配下压组件40的后端。包括设置在框架16上的X轴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X轴驱动机构上的Z轴驱动机构,此处二者优选电动缸。Z轴驱动机构的底部还设置有抓取下方治具13中装配好的活塞座及胶塞的夹取器。夹取器包括一对夹板、在两夹板的相对的侧面中设置有用于与活塞座的边缘贴合的弧形凹槽、以及驱动夹板开合的气缸或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成品转运组件80可实现对装配号的活塞座及胶塞的转运,提高了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治具13沿着转盘11的圆周均布,转盘11的底部还设置有防止转盘11转动的锁定机构14。在本实施例中,圆盘的底部还设置有锁定孔,锁定孔的数量与治具13的数量一致,并同样与转轴为中心均布在转盘11上。在转盘11的工作台10的底部还设置有锁定机构14,锁定机构14包括用于与锁定孔匹配的锁栓15以及驱动锁栓15插入锁定孔的气缸或电磁开关。在本实施例中,锁定孔设置为圆锥孔,锁栓15的顶部同样设置成圆锥形以便锁栓15与锁定孔之间的自动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锁定结构,可在转盘11旋转一个工位角度后对转盘11进行锁定,提高转盘11的稳定形,避免在装配过程中转盘11发生转动影响装配精度。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还包括与活塞座抓取组件20对接的活塞座传送组件50以及与胶塞抓取组件30对接的胶塞传送组件60;活塞座传送组件50和胶塞传送组件60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位于转盘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活塞座传送组件50设置在第一机械手21的下方,包括水平设置在工作台上且用于传送胶塞座的传送带。传送带的出料端与第一机械手21对接。胶塞传送组件60设置在第二机械手31的下方,包括水平设置在工作台上且用于传送胶塞座的传送带。传送带的出料端与第二机械手31对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送活塞座的传送带以及传送胶塞的传送带,使其可源源不断地为第一机械手21和第二机械手31提供活塞座和胶塞,提升了本设备的上料效率,整体提升了装配效率。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活塞座传送组件50和胶塞传送组件60结构相同,包括用于传送胶塞和活塞座的传送带52、驱动传送带52水平传送的第四驱动机构51、设置在传送带52进料端进料斜槽54以及设置在进料斜槽54和进料端的传感器53。在本实施例中,活塞座传送组件50和胶塞传送组件60结构相同分别设置在第一机械手21和第二机械手31的下方。二者都包括用于传送胶塞或活塞座的传送带52、驱动传送带52水平传送的第四驱动机构51、设置在传送带52进料端进料斜槽54以及设置在进料斜槽54和进料端的传感器53。传送带52设置在工作台10上,优选同步带并通过同步轮带动,其中一个同步轮与第四驱动机构51连接。第四驱动机构51包括步进电机以及连接步进电机及同步轮的减速器。同步带的出料端与转盘11对接,其进料端设置有对接的进料斜槽54,在传送带52的传送下活塞座或胶塞会自动从进料斜槽54上滑下。在进料端一侧还设置有传感器53,该传感器53优选光电传感器53用于检测胶塞或活塞座的位置。传送带52的出料端上方还设置有用于阻挡胶塞或活塞座继续传送的挡块。胶塞或活塞座在挡块处的坐标位置即为第二机械手31或第一机械手21的取料坐标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传感器53、传送带52和第四驱动机构51的活塞座传送组件50和胶塞传送组件60,可实现活塞座和胶塞的自动进料,提高了本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一机械手21包括相互连接的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Z轴驱动机构上的第一抓取机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械手21设置在框架16上,包括设置在框架16上的X轴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X轴驱动机构上的Z轴驱动机构,此处二者优选电动缸。Z轴驱动机构的底部还设置有抓取下方治具13中装配好的活塞座及胶塞的第一抓取机构。第一抓取机构包括一对平行且竖直设置的夹板、在两夹板的相对的侧面中设置有用于与活塞座的边缘贴合的弧形凹槽、以及驱动夹板开合的气缸或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相互连接的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Z轴驱动机构上的第一抓取机构可实现活塞座的自动转运,提高了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第二机械手31包括相互连接的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Z轴驱动机构上的第二抓取机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机械手81设置在框架16上,包括设置在框架16上的X轴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X轴驱动机构上的Z轴驱动机构,此处二者优选电动缸。Z轴驱动机构的底部还设置有抓取下方治具13中装配好的活塞座及胶塞的第二抓取机构。第二抓取机构包括一对水平设置且开口相对的C形件以及驱动C形件开合的夹紧驱动件32,此处优选气缸或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以及第二抓取机构的第二机械手31,可实现对胶塞的快速且精确转运,提高了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机械手31与装配下压机构配合设置,当第二机械手31将胶塞放置在其中的一个治具13中时,装配下压组件40的下压杆41同样位于该治具13的正上方。下压杆41下压装配时,第二抓取机构的C形件同样位于治具13上用于固定胶塞并防止胶塞在装配时发生移位。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一抓取机构和第二抓取机构还包括分别与活塞座和胶塞的上表面配合的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为圆柱形,在其的底部分别设置成与活塞座和胶塞的上表面匹配的圆锥内凹。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内部还设置有贯通圆锥内凹面的气路,该气路与真空泵连通可产生吸取活塞座和胶塞的负压。在抓取活塞座或胶塞时,第一机械手21或第二机械手31只需驱动第一吸嘴或第二吸嘴运动到活塞座或胶塞的上方并驱动其下行与活塞座或胶塞接触便可完成吸取动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别带有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的第一抓取机构和第二抓取机构,可实现对活塞座或胶塞的快速吸取,其效率比机械式抓取更加快捷便利。提高了本设备的整体装配效率。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外部的箱体,箱体内部还设置有静电除尘组件和紫外发光组件。在本实施例中,箱体设置在工作台10的上方,此处优选亚克力材质可用于容纳高压注射器活塞装配装置,并实现与外部环境的隔绝。紫外发光组件优选设置在箱体的四周内壁的LED紫外发光灯条,可用于杀灭箱体内部的污染菌落。此外静电除尘组件位于箱体一侧包括带有抽风管管道,以及设置在管道口的静电吸尘过滤器,可循环抽取箱体内部的空气并过滤掉其中的尘埃,以提高本设备的卫生条件,确保工作环境处于无尘状态。以上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