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度短强度高易加工的钻具内螺纹应力分散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4199发布日期:2018-12-25 21:08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度短强度高易加工的钻具内螺纹应力分散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度短强度高易加工的钻具内螺纹应力分散槽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SI-245、SI-262管螺纹车床加工好螺纹后,再加工分散槽圆柱段直径DCTI 为直孔,再加工50mm长的锥孔,需要来回变换锥度杆,增加了机加工的难度。以NC50为例,内螺纹连接后扩孔应力分散槽台肩至最后一牙刻痕长度LX为101.6mm,内螺纹连接后扩孔应力分散槽圆柱段直径DCTI为117.48mm.计算完整扣的长度。内螺纹端面处牙顶直径减分散槽圆柱段直径乘锥度。128.06-117.48=10.58. 10.58×6=63.48.内螺纹台肩至完整扣距离为63.48mm.去除内螺纹开口长度(取最小值14mm)及倒角5mm,实际内螺纹完整最长长度为63.48-14-5=44.48mm. 内螺纹完整长度除以螺距6.35为完整扣牙数,44.48÷6.35=7牙。内螺纹连接后扩孔应力分散槽的完整牙最长7牙。内外螺纹连接后,只有7牙处于完全啮合状态,其余部分为从内螺纹台肩63.48mm处到101.6mm处逐渐消除。处于啮合、半啮合和非啮合状态。这是计算的内螺纹扩孔应力分散槽与普通外螺纹的连接的长度。如果内螺纹扩孔应力分散槽与外螺纹应力分散槽连接后,完整啮合长度更短。分散槽圆柱段长度为总长减台阶面到完整扣长度为152.4-63.48=88.92。 88.92mm长度的圆柱段,长时间受到泥浆的腐蚀形成麻坑,直径增大,内外螺纹连接完整扣啮合长度会更短,必须切去内螺纹重新造扣,大大缩短了钻具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目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长度短强度高易加工的钻具内螺纹应力分散槽结构,包括内螺纹本体,所述内螺纹本体包括内螺纹台阶面、锥孔A、锥孔B、倒角、螺纹扣与圆柱段,所述内螺纹本体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台阶面,所述内螺纹本体的上方为水平结构,所述内螺纹台阶面与内螺纹本体上方垂直,所述内螺纹本体依次设有螺纹扣、圆柱段、锥孔A、锥孔B与倒角,所述内螺纹台阶面只螺纹扣末端的水平距离为101.6毫米,所述圆柱段的长度为20-30毫米,所述锥孔A的长度为40-60毫米,所述锥孔B与内螺纹本体上方的顶面呈30度的夹角,所述夹角为倒角。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锥孔A的长度大于锥孔B的长度。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锥孔A的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小于锥孔B与水平面的倾斜角。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纹扣、圆柱段、锥孔A、锥孔B与内螺纹本体表面的距离逐渐增大。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纹扣为圆锥螺纹。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纹扣95毫米处至螺纹消失点的距离大于6.6毫米。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螺纹台阶面到螺纹扣95毫米处采用直进刀法均匀进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直进刀法,从内螺纹内台阶面到螺纹扣95mm处开始匀速进刀,因为采取了直进刀法,排除了大中小拖板间隙和车床系统刚性后,车刀会自动走出25mm左右的圆柱段,正好符合圆柱段的尺寸。避免了来回变换锥度,简易了机加工修复螺纹工序;从台阶面到螺纹扣完整扣长度95毫米,和API扩孔应力分散槽结构台阶面到螺纹扣长度63.48毫米相比,螺纹扣长度增加了31.52毫米,本实用新型钻具内螺纹应力分散槽结构25毫米圆柱段,与API扩孔应力分散槽结构88.92毫米圆柱段相比,长度缩短63.92毫米,本实用新型需要修复时,以一般切去长度10-20mm计算,当切去20mm时,螺纹完整扣长度为75mm。40mm为一个加工循环,因此,提高了内外螺纹啮合的完整度,增强了钻具螺纹抗拉抗扭的强度,增加了钻具内外螺纹修复次数,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常用钻铤连接部位应力分散结构;

1-内螺纹台阶面;2-锥孔A;3-倒角;4-螺纹扣;5-圆柱段;6-内螺纹本体;7-锥孔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长度短强度高易加工的钻具内螺纹应力分散槽结构,包括内螺纹本体6,所述内螺纹本体6包括内螺纹台阶面1、锥孔A2、锥孔B7、钻具水眼3、螺纹扣4与圆柱段5,所述内螺纹本体6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台阶面1,所述内螺纹本体6的上方为水平结构,所述内螺纹台阶面1与内螺纹本体6上方垂直,所述内螺纹本体6依次设有螺纹扣4、圆柱段5、锥孔A2、锥孔B7与钻具倒角3,所述内螺纹台阶面1只螺纹扣4末端的水平距离为101.6毫米,所述圆柱段5的长度为20-30毫米,所述锥孔A2的长度为40-60毫米,所述锥孔B7与内螺纹本体6上方的顶面呈30度的夹角,所述夹角为倒角3,所述锥孔A2的长度大于锥孔B7的长度,所述锥孔A2的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小于锥孔B7与水平面的倾斜角,所述螺纹扣4、圆柱段5、锥孔A2、锥孔B7与内螺纹本体6表面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螺纹扣4为圆锥螺纹,所述螺纹扣4至螺纹消失点的距离大于6.6毫米,所述内螺纹台阶面1到螺纹扣4,95毫米处采用直进刀法均匀进刀,内螺纹台阶面1至螺纹扣4的距离与圆柱段5的直径相同。

以NC50为例,在加工好内螺纹及镗孔、30度倒角3后,采用直进刀法,从台阶面到螺纹扣4,95毫米处开始匀速进刀。应用SI-245、SI-262管螺纹车床在加工内螺纹应力分散槽时,因为采取了直进刀法,车刀会自动走出25毫米左右的圆柱段5,正好符合圆柱段5的尺寸。避免了来回变换锥度,简易了机加工修复螺纹工序。

在加工本实用新型时,刀杆伸出长度在不计算倒角3长度为177.4毫米比API内螺纹连接后扩孔应力分散槽短,考虑到刀杆的振动和铁屑的排出,刀杆伸出长度越短越好加工。

内螺纹台阶面1到螺纹扣4完整扣长度95毫米,比API扩孔应力分散槽结构,长了31.52毫米. 25毫米圆柱段5比之前的长度缩短了63.92毫米。本实用新型需要修复时,切去长度10-20毫米计算,当切去20毫米时,完整扣长度为75毫米。40毫米为一个加工循环,因此,提高了内外螺纹啮合的完整度,增强本实用新型的抗拉抗扭的强度,增加了钻具内外螺纹修复次数,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直进刀法,从内螺纹内台阶面1到螺纹扣4的95毫米处开始匀速进刀,因为采取了直进刀法,排除了大中小拖板间隙和车床系统刚性后,车刀会自动走出25毫米左右的圆柱段5,正好符合圆柱段5的尺寸。避免了来回变换锥度,简易了机加工修复螺纹工序;从台阶面到螺纹扣4完整扣长度95毫米,和台阶面到螺纹扣4长度63.48毫米相比,螺纹扣4长度增加了31.52毫米,一种长度短强度高易加工的钻具内螺纹应力分散槽结构25毫米圆柱段5,与API内螺纹连接后扩孔应力分散槽88.92毫米圆柱段5相比,长度缩短。因此,提高了内外螺纹啮合的完整度,增强了钻具螺纹抗拉抗扭的强度,增加了钻具内外螺纹修复次数,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