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容式药筒冲压毁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7838发布日期:2019-01-29 18:0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限容式药筒冲压毁形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药销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限容式药筒冲压毁形机。



背景技术:

报废弹药药筒虽然已经退出现役或报废,但由于物理结构并未改变,其军事属性依然存在,一旦流入社会,将给国防实力和军事秘密安全造成威胁,给社会安全稳定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异常便捷迅速,网络舆情效应异常强烈轰动,若不法分子别有用心的将大量图片上传到互联网,必然引起不同程度的社会恐慌,造成负面影响,给各级弹药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机构带来麻烦。开展药筒毁形对于彻底破坏药筒结构,有效消除军事色彩,从源头上杜绝药筒流失引起的政治、军事和社会敏感现象发生,减轻药筒储存、装卸、运输、熔炉等不同阶段管理压力,提高报废弹药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大量未经毁形处理的药筒由于难以堆积存放,装卸搬运效率低,致使大量库容、作业场地、作业设备、作业人员被占用,给报废弹药处理机构库存布局与高效运行带来阻力;而且由于药筒的军事属性,致使全过程安全监控管理成本较高,安全监控网络运行复杂,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较大。开展药筒毁形不仅可以有效缩减药筒占用空间,提高现有库房存储药筒能力,实现药筒周转储存合理布局,而且有利于提高药筒快速装卸、堆积、清点作业效率,增强单位工作日作业能力,增加军事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降低储存、装卸、运输、熔炉等不同阶段管理成本,促进人员、设备、资金等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增加报废弹药处理的综合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对不同尺寸的药筒进行自动毁形,且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的限容式药筒冲压毁形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限容式药筒冲压毁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压力机、电气系统、液压系统、药筒输送系统以及药筒收集系统,主压力机的左侧设置有药筒输送系统,所述药筒输送系统用于将待毁形药筒传输到所述主压力机上,所述主压力机用于对所述待毁形药筒进行冲压毁形,所述主压力机的右侧设置有药筒收集系统,所述药筒收集系统用于传输冲压毁形后的药筒,所述液压系统设置于所述主压力机内,用于驱动主压力机上的上模对药筒进行销毁动作,所述电气系统用于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对所述主压力机、液压系统、药筒输送系统以及药筒收集系统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主压力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上设置有药筒输送箱组件,所述基座的右侧设置有基座本体,所述基座本体包括下基座本体和上基座本体,上模驱动液压系统位于所述上基座本体内,上模部分位于所述上基座本体内,部分位于所述上基座本体外,所述上模驱动液压系统的动力输出端与位于所述上基座本体内的上模固定连接,所述上基座本体与所述下基座本体之间保持有一定距离并通过连接部件进行连接,该距离构成所述上模的冲压距离,所述电气系统位于所述基座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药筒输送箱组件包括输送滑台,所述输送滑台内设置有容框驱动装置,容框的左侧端面与容框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容框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容框水平运动,所述容框部分位于所述上基座本体与下基座本体之间的空间内,且所述容框的下侧面与所述下基座的上表面接触,所述输送滑台包括竖直设置的前、后挡板和倾斜设置的传送板,所述传送板的前端与所述前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传送板的后端与所述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传送板的左端高右端低,且所述传送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呈前后方向排列成一列,所述矩形孔下侧的前挡板与后挡板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隔料分送器,所述隔料分送器包括一个拨杆、若干个十字拨叉和拨杆驱动装置,所述拨杆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十字拨叉沿所述拨杆的轴向方向等间隔设置,所述拨杆驱动装置用于在所述电气系统的控制下驱动所述拨杆转动,所述十字拨叉上的一组拨片插入到相应的所述矩形孔内,所述药筒通过所述药筒输送系统传送到所述传送板上时,在药筒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所述药筒与所述拨片接触,当药筒的数量积累到一定个数后,电气系统通过所述拨杆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拨杆转动,通过十字拨叉将一定数量的药筒拨到所述容框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容框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滑台座与所述容框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用于使所述容框在容框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水平运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基座本体的上表面设置砧板,所述砧板上设置有前后方向延伸的V型凹槽,所述V型凹槽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左右方向延伸的卡槽,且V型凹槽前后两端的所述卡槽各设置有两条,其中靠近外侧的卡槽与57毫米~155毫米药筒尾端的凸圈相适配,位于内侧的卡槽与25毫米药筒尾端的凸圈相适配;当所述57毫米~155毫米药筒被传送到所述下基座本体上时,所述57毫米~155毫米药筒尾端的凸圈位于外侧的卡槽内,通过外侧的卡槽对所57毫米~155毫米药筒进行导向;当所述25毫米药筒被传送到所述下基座本体上时,所述25毫米药筒尾端的凸圈位于内侧的卡槽内,通过内侧的卡槽对所述25毫米药筒进行导向。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模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缺口,使得所述上模的下端构成冲压头,所述冲压头的宽度小于容框的宽度,所述冲压头的长度小于位于内侧的两个卡槽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药筒收集系统包括出料输送台和储料箱,所述出料输送台的左端低右端高,所述出料输送台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等间隔的设置有挡板,且所述出料输送台的左端位于所述主压力机出料口的下方,储料箱位于所述出料输送台出料口的下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气系统包括两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药筒输送箱组件与药筒输送系统的对接处,与所述电气系统中控制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分别用于检测所述药筒输送箱组件安装光电传感器的位置以及药筒输送系统安装光电传感器的位置是否具有待毁形的药筒,当两组光电传感器都检测到药筒的存在时,控制器模块控制所述药筒输送系统停止药筒输送,药筒输送箱组件上的光电传感器感知其对应的药筒被送出后,再控制所述药筒输送系统继续输送药筒。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气系统还包括隔料分送器位置传感器,所述隔料分送器位置传感器位于所述输送滑台上或所述拨杆上,所述隔料分送器位置传感器与电气系统中的控制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当所述隔料分送器位置传感位于所述输送滑台上时,所述隔料分送器位置传感器沿轴线方向与其中的一组拨片相对设置,通过感应拨片的位置获得所述拨杆的转动角度,当所述隔料分送器位置传感器位于所述拨杆上时,直接感应所述拨杆的转动角度,所述控制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隔料分送器位置传感器感应到的信息控制所述拨杆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拨杆进行动作或停止动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气系统还包括落料机械手位置传感器、主压力机压力传感器、压头位置传感器、人机交互模块以及图像采集模块,所述落料机械手位置传感器位于所述下基座本体上,落料机械手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感应所述容框是否到位;所述主压力机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上模驱动液压系统的动力输出端上,主压力机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感应主压力机输出的压力值;压头位置传感器位于下基座本体上,压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感应压头在做毁形动作时是否到位;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模块双向连接,用于输入控制命令并显示输出的数据;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上基座本体与下基座本体前后侧的连接部件上,两个图像采集模块的视角朝向下基座本体上端面的砧板,且两个图像采集模块的视角具有重叠并覆盖整个砧板,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当控制器模块控制所述拨杆驱动装置驱动拨杆转动一次时,控制器模块延迟一段时间控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进行工作,对砧板进行图像采集,然后将采集的图像发送至控制器模块进行处理,控制器模块对两幅图像进行拼接处理,得到完成的砧板图像,然后进行砧板上药筒的识别,识别出药筒的个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毁形机包括主压力机、电气系统、液压系统、药筒输送系统以及药筒收集系统,在电气系统的控制下,待毁形的弹筒依次通过所述药筒输送系统、药筒输送箱组件后断续输送到主压力机的砧板上,主压力机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下通过所述上模对弹筒进行毁形,毁形后电控系统控制药筒输送箱组件中的容框驱动装置动作,驱动所述容框水平运动,将销毁后的弹筒推落到所述药筒收集系统的出料输送台上,并通过出料输送台传送到所述储料箱内进行收集。所述电控系统包括光电传感器、隔料分送器位置传感器、落料机械手位置传感器、主压力机压力传感器、压头位置传感器以及图像采集模块,通过设置多种传感器提高了所述毁形机运行的自动化程度以及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毁形机的结构示意图(在进行25mm药筒进行毁形时);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毁形机的结构示意图(在进行25mm药筒进行毁形时);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毁形机中主压力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毁形机中主压力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毁形机中药筒输送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毁形机中药筒输送箱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毁形机中拨杆和十字拨叉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毁形机中单枚药筒毁形时上模和砧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毁形机中多枚药筒毁形时上模和砧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毁形机中药筒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毁形机中药筒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毁形机中电控系统的原理框图;

其中:1、主压力机1-1、基座1-2、第一支撑台1-3、药筒输送箱组件1-3-1、输送滑台1-3-2、容框驱动装置1-3-3、容框1-3-4、传送板1-3-5、矩形孔1-3-6、拨杆1-3-7、十字拨叉1-3-8、滑台座1-4、下基座本体1-5、上基座本体1-6、上模1-7、砧板1-8、V型凹槽1-9、卡槽1-10、冲压头2、药筒输送系统3、药筒收集系统3-1、出料输送台3-2、储料箱4、待毁形药筒5、光电传感器6、电机7、液压泵8、液压管路9、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限容式药筒冲压毁形机,包括主压力机1、电气系统、液压系统、药筒输送系统2以及药筒收集系统3。主压力机1的左侧设置有药筒输送系统2(如图10所示),所述药筒输送系统用于将待毁形药筒传输到所述主压力机1上,所述主压力机1用于对所述待毁形药筒4进行冲压毁形。所述主压力机1的右侧设置有药筒收集系统3(如图11所示),所述药筒收集系统3用于传输冲压毁形后的药筒,所述液压系统设置于所述主压力机1内,用于驱动主压力机1上的上模1-6对药筒进行销毁动作,所述电气系统用于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对所述主压力机1、液压系统、药筒输送系统2以及药筒收集系统3进行控制。

如图3所示,所述主压力机1包括基座1-1,所述基座1-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台1-2,所述第一支撑台1-2上设置有药筒输送箱组件1-3。所述基座1-1的右侧设置有基座本体,所述基座本体包括下基座本体1-4和上基座本体1-5,上模驱动液压系统位于所述上基座本体1-5内,上模1-6部分位于所述上基座本体1-5内,部分位于所述上基座本体1-5外。所述上模驱动液压系统的动力输出端与位于所述上基座本体1-5内的上模1-6固定连接,所述上基座本体1-5与所述下基座本体1-4之间保持有一定距离并通过连接部件进行连接,该距离构成所述上模1-6的冲压距离,所述电气系统位于所述基座内。

主压力机液压驱动时的原理如图4所示,电机6通过油泵7给压力机的液压缸9供油,上模1-6在液压缸9的推动下实现上下往复运动,砧板固定不动,实现快进、缓进和快退动作。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下基座本体1-4的上表面设置砧板1-7,所述砧板1-7上设置有前后方向延伸的V型凹槽1-8,所述V型凹槽1-8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左右方向延伸的卡槽1-9,且V型凹槽1-8前后两端的所述卡槽1-9各设置有两条。其中靠近外侧的卡槽1-9与57毫米~155毫米药筒尾端的凸圈相适配,位于内侧的卡槽1-9与25毫米药筒尾端的凸圈相适配;当所述57毫米~155毫米药筒被传送到所述下基座本体1-4上时,所述57毫米~155毫米药筒尾端的凸圈位于外侧的卡槽1-9内,通过外侧的卡槽1-9对所57毫米~155毫米药筒进行导向;当所述25毫米药筒被传送到所述下基座本体1-4上时,所述25毫米药筒尾端的凸圈位于内侧的卡槽1-9内,通过内侧的卡槽1-9对所述25毫米药筒进行导向。

进一步的,如图8-图9所示,所述上模1-6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缺口,使得所述上模1-6的下端构成冲压头1-10,所述冲压头1-10的宽度小于容框1-3-3的宽度,所述冲压头1-10的长度小于位于内侧的两个卡槽1-9之间的距离。

药筒由隔料分送器拨送后直接滚落于砧板上,容框采用矩形框结构,布置于砧板上方,容框可用于限制药筒的运动范围,防止掉落,如图5所示。上模下端的前后两侧各缩进150毫米,避免冲压头挤压药筒实心底部;砧板上设置了平行于药筒轴线的V型槽,以便使药筒基本稳定在压头的中心位置,并在药筒底圆滚动的路线上开出卡槽,防止药筒各部分由于直径不同、滚动路线长短差异发生较大偏转,如图8和图9所示。

压头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压头的位置。压头的起始位置、运动距离、运动速度,根据药筒的型号不同,由电控系统自动控制。药筒直径越小,压头的起始位置越低。

压力机的工作过程如下:当药筒输送系统将药筒送到砧板上后,上模快速下降到接近药筒位置,之后转换为缓进方式对药筒施压,直至将药筒压缩到设定高度后,停止下压,转换为快退方式,回到起始位置,等待下一药筒送入。然后驱动容框驱动装置工作,将药筒推落到出料输送台上,再快速回退到初始位置。57~155毫米药筒每次压扁处理一枚药筒,如图7所示;37毫米药筒每次压扁处理4枚药筒,25毫米药筒每次处理每次压扁处理6枚药筒,如图8所示。

如图10所示,药筒输送链低速运动,将药筒输送至药筒输送箱组件,在重力作用下药筒向下滚动,直至被隔料分送器阻挡停止,如图9所示,传送板上的倾斜段可存储数枚药筒。正常情况下输送台的药筒输送速度与隔料分送器送出的速度相匹配。输送滑台装满药筒时,药筒输送系统应停止向输送滑台输送药筒。为此,在药筒输送系统与输送滑台的对接处分别装有一组光电传感器,可感知是否有药筒存在,如果两组传感器都检测到药筒的存在,则输送台停止转动,直到储料滑台的光电传感器感知其对应的药筒被送出后,输送台继续转动。

输送滑台靠近操作工人处设置急停按钮,可随时停止机器的所有动作。拨杆驱动装置采用柱塞液压马达,驱动转轮上的拨杆带动十字拨叉旋转,拨杆每旋转一周,十字拨叉旋转90°,拨叉可以阻挡输送滑台上药筒滚落,拨叉的长度可以容纳中大口径药筒一枚,小口径药筒数枚。

进一步的,如图5-图7所示,所述药筒输送箱组件1-3包括输送滑台1-3-1,所述输送滑台1-3-1内设置有容框驱动装置1-3-2,容框1-3-3的左侧端面与容框驱动装置1-3-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容框驱动装置1-3-2用于驱动所述容框1-3-3水平运动,所述容框1-3-3部分位于所述上基座本体1-5与下基座本体1-4之间的空间内,且所述容框1-3-3的下侧面与所述下基座本体1-4的上表面接触。所述输送滑台1-3-1包括竖直设置的前、后挡板和倾斜设置的传送板1-3-4,所述传送板1-3-4的前端与所述前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传送板1-3-4的后端与所述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传送板1-3-4的左端高右端低,且所述传送板1-3-4上设置有若干个矩形孔1-3-5,所述矩形孔1-3-5呈前后方向排列成一列。所述矩形孔1-3-5下侧的前挡板与后挡板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隔料分送器,所述隔料分送器包括一个拨杆1-3-6、若干个十字拨叉1-3-7和拨杆驱动装置。所述拨杆1-3-6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十字拨叉1-3-7沿所述拨杆1-3-6的轴向方向等间隔设置,所述拨杆驱动装置用于在所述电气系统的控制下驱动所述拨杆1-3-6转动,所述十字拨叉1-3-7上的一组拨片插入到相应的所述矩形孔1-3-5内,所述药筒通过所述药筒输送系统2传送到所述传送板1-3-4上时,在药筒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所述药筒与所述拨片接触,当药筒的数量积累到一定个数后,电气系统通过所述拨杆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拨杆1-3-6转动,通过十字拨叉1-3-7将一定数量的药筒拨到所述容框1-3-3内。

进一步的,所述容框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滑台座1-3-8与所述容框1-3-3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用于使所述容框1-3-3在容框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水平运动。

如图11所示,所述药筒收集系统3包括出料输送台3-1和储料箱3-2,所述出料输送台3-1的左端低右端高,所述出料输送台3-1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等间隔的设置有挡板,且所述出料输送台3-1的左端位于所述主压力机1出料口的下方,储料箱3-2位于所述出料输送台3-1出料口的下方。

如图12所示,所述电气系统包括两组光电传感器5,所述光电传感器5分别位于所述药筒输送箱组件1-3与药筒输送系统2的对接处。光电传感器5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气系统中控制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分别用于检测所述药筒输送箱组件1-3安装光电传感器5的位置以及药筒输送系统2安装光电传感器的位置是否具有待毁形的药筒,当两组光电传感器5都检测到药筒的存在时,控制器模块控制所述药筒输送系统2停止药筒输送,药筒输送箱组件1-3上的光电传感器5感知其对应的药筒被送出后,再控制所述药筒输送系统2继续输送药筒。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所述电气系统还包括隔料分送器位置传感器,所述隔料分送器位置传感器位于所述输送滑台1-3-1上或所述拨杆1-3-6上,所述隔料分送器位置传感器与电气系统中的控制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当所述隔料分送器位置传感位于所述输送滑台1-3-1上时,所述隔料分送器位置传感器沿轴线方向与其中的一组拨片相对设置,通过感应拨片的位置获得所述拨杆的转动角度,当所述隔料分送器位置传感器位于所述拨杆1-3-6上时,直接感应所述拨杆1-3-6的转动角度,所述控制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隔料分送器位置传感器感应到的信息控制所述拨杆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拨杆1-3-6进行动作或停止动作。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所述电气系统还包括落料机械手位置传感器、主压力机压力传感器、压头位置传感器、人机交互模块以及图像采集模块,所述落料机械手位置传感器位于所述下基座本体1-4上,落料机械手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感应所述容框1-3-3是否到位;所述主压力机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上模驱动液压系统的动力输出端上,主压力机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感应主压力机输出的压力值;压头位置传感器位于下基座本体上,压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感应压头在做毁形动作时是否到位;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模块双向连接,用于输入控制命令并显示输出的数据;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上基座本体1-5与下基座本体1-4前后侧的连接部件上,两个图像采集模块的视角朝向下基座本体1-4上端面的砧板1-7,且两个图像采集模块的视角具有重叠并覆盖整个砧板1-7,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当控制器模块控制所述拨杆驱动装置驱动拨杆转动一次时,控制器模块延迟一段时间控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进行工作,对砧板1-7进行图像采集,然后将采集的图像发送至控制器模块进行处理,控制器模块对两幅图像进行拼接处理,得到完成的砧板1-7图像,然后进行砧板1-7上药筒的识别,识别出药筒的个数。

需要说明的是,单列送进的大中型药筒由光电传感器实现数量统计工作,双列送进的小型药筒,由图像处理系统对出料输送台上的药筒进行识别计数。

总体工作原理:

1)、人工上料。操作人员按要求将药筒置于药筒输送系统,药筒底部与药筒输送系统后侧的导板接触对齐,如图2所示(或前后侧的导板接触对齐,如图1所示),药筒输送系统可供多个工人同时上料。在药筒输送系统末端,药筒滚入药筒输送箱组件中倾斜设置的传送板上,药筒向下滚动直至被隔料分送器阻挡后停止,传送板上可存储多枚药筒。

2)、隔料分送。启动毁形机后,按照动作周期,隔料分送器每旋转90°,十字拨叉将一枚药筒(或6枚药筒)送到主压力机的砧板上。

3)、冲压毁形。主压力机的液压缸推动上模下压,药筒在冲压头与砧板间受压。药筒在挤压力下变形,压扁之后上模迅速向上退回原位,等待下一枚(或一批)药筒送入。

4)、落料收集。压扁后的药筒由容框驱动装置驱动容框水平运动后将其推出,落入出料输送台后,输送到储料箱中进行收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