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确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4140发布日期:2018-12-25 21:0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确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精确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五金:传统的五金制品,也称“小五金”。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经人工加工可以制成刀、剑等艺术品或金属器件。现代社会的五金更为广泛,例如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小五金产品大都不是最终消费品五金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传统五金行业国内最集中的几块市场主要集中在机械五金、建筑五金、装饰五金、日用五金这几大板块。

目前,五金产品经常需要进行打孔,常用的打孔方式为人工操作打孔机进行打孔,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且人工操作打孔机进行打孔存在较大的误差,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确打孔装置,包括:固定座、支撑柱、固定板、连接杆、连接板和打孔机构;

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板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和所述第二转动孔对应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转动孔内,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

所述打孔机构包括外壳和钻头,所述外壳的内部中空,所述钻头穿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的侧面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钻头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槽的侧壁转动抵接,所述外壳远离所述钻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

还包括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连接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连接板驱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钻头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设置有所述钻头的一端还设置有红外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板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块的截面形状为扇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块的截面形状为扇形。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形状为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固定板上设置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并通过在第一连接块上开设第一连接孔,在第二连接块上开设第二连接孔,通过连接杆分别穿设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且连接杆与外壳转动连接,使得钻头随着连接杆的转动而改变打孔角度,通过在外壳上开设一滑动槽,且连接板的一端设置于滑动槽内,另一端设置于钻头的连接槽内,使得钻头的长度随着连接板的滑动而改变,进而使得打孔的深度随着钻头的长度而改变。通过改变打孔角度和打孔深度,使得打孔更准确,生产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精确打孔装置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精确打孔装置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钻头的一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精确打孔装置,包括:固定座100、支撑柱200、固定板300、连接杆400、连接板500和打孔机构600。

所述支撑柱20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100连接,所述支撑柱200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300连接,所述固定座100与所述固定板300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板30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块310和第二连接块320,所述第一连接块310和所述第二连接块320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块310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孔311,所述第二连接块320上开设有第二转动孔(图未示),所述第一转动孔311和所述第二转动孔对应设置,所述连接杆400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转动孔311内,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也就是说,固定板300设置于固定座100的上方,且固定板300靠近固定座100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块310和第二连接块320,第一连接块310、第二连接块320和支撑柱200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所述打孔机构600包括外壳610和钻头620,所述外壳610的内部中空,所述钻头620穿设于所述外壳610的内部,且所述钻头的直径小于所述外壳的直径,使得钻头能在外壳的内部运动。所述外壳610的侧面上开设有滑动槽611,所述钻头620上开设有连接槽621,所述连接板500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槽611内,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槽621的侧壁转动抵接,所述外壳610远离所述钻头62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400转动连接。具体地,所述外壳610的形状为圆柱体,也就是说,在外壳610的侧面沿着固定座100的方向开设一滑动槽611,连接板500在滑动槽611内的滑动方向与固定座100垂直,值得一提的是,外壳610随着连接杆400的转动而转动,进而带动钻头620,调整钻头620的打孔角度,且连接杆400带动整个打孔机构600左右转动,即打孔机构600随着连接杆400的来回转动而左右摇摆。

还包括控制器(图未示)、第一电机(图未示)、第二电机(图未示)和第三电机(图未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连接杆400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连接板500驱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钻头620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具体地,把预设好打孔角度和打孔深度的五金产品放置于固定座100上,也就是位于固定板300的正下方,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直接连接连接杆400,进而驱动连接杆400转动,当连接杆400带动外壳610进而带动钻头620转至与五金产品形成了预设的打孔角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使得第一电机停止转动,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使得第二电机驱动连接板500在滑动槽611内滑动,进而调整钻头620的长度,使得钻头620的长度等于预设的打孔深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使得第二电机停止,进而再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使得第三电机驱动钻头620转动,进而对五金产品进行打孔。通过此精确打孔装置,使得打孔更准确,且很好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610设置有所述钻头620的一端还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图未示)。具体地,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在打孔装置需要对五金产品进行打孔时,把五金产品放至固定座100上,此时,红外传感器对五金产品摆放的位置进行检测,当红外传感器把检测到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时,控制器通过与预设的位置进行对比,如果摆放位置准确,则开始对五金产品进行打孔,如果摆放位置跟预设的位置不同,则重新摆放后再通过红外传感器重新检测一次。具体地,红外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可通过现有技术实现,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00上开设有固定槽(图未示),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板300对应设置。具体地,所述固定槽朝向所述固定板300,且固定槽的宽度由底部向靠近固定板300的方向逐渐增大,也就是说,所述固定槽用于放置五金产品,由于宽度的变化,使得固定槽适用于放置不同尺寸大小的五金产品。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的截面形状根据不同的需求而具体设置,例如,所述固定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例如,所述固定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又如,所述固定槽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固定槽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其它形状,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块310的截面形状为扇形,且所述第二连接块320的截面形状为扇形,所述第一连接块310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其它形状,所述第二连接块320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所述第一连接块310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连接块320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具体地,第一连接块310和第二连接块320设置于固定板300朝向固定座100的一面上,且连接于第一连接块310和第二连接块320上的连接杆400与支撑柱200平行。也就是说,连接杆400带动整个打孔机构600左右转动,即打孔机构600随着连接杆400的来回转动而左右摇摆。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钻头620的一端的形状为圆锥体,且圆锥体的侧面根据不同的需求而设置,例如,所述圆锥体的侧面具有凸起的螺纹,凸起的螺纹使得钻头620打出的孔的内侧壁上也具有螺纹。具体地,所述钻头620的另一端开设有截面形状为圆环的连接槽621,使得连接板500与钻头620抵接时,既能调节钻头620的具体长度,又不影响钻头620的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00上设置有第一滑轨(图未示)和第二滑轨(图未示),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图未示),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图未示),具体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对角设置,也就是当固定座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时,第一滑轨设置于固定座的一角上,第二滑轨设置于固定座对角线上的另一角上,且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互相平行。进一步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用于固定五金产品的位置,第一滑块上和第二滑块上均设置有锁紧件(图未示),锁紧件用于固定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位置。具体地,紧固件为卡扣件,也就是在固定座100上开设若干卡槽(图未示),若干卡槽开设于第一滑轨的一侧,若干卡槽开设于第二滑轨的一侧,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一卡块(图未示),第一卡块活动扣合于靠近第一滑轨的任意卡槽,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卡块(图未示),第二卡块活动扣合于靠近第二滑轨的任意卡槽,使得锁紧件能很好地固定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位置。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