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角轮廓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6545发布日期:2019-03-15 20:49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倒角轮廓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倒角轮廓刀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倒角轮廓刀具是一种穿孔刀具。倒角轮廓刀具具有至少一个主切削刃,该主切削刃从倒角轮廓刀具的外周表面基本上朝着倒角轮廓刀具的中心方向延伸。在倒角轮廓刀具的中心区域中形成切削区域,由于该切削区域中的楔角(Keilwinkel)明显大于在径向靠外的切削区域中的楔角,因此更确切地说该切削区域是刮削和压迫而不是切割。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倒角轮廓刀具因倒角轮廓刀具中加工部的前端面积较大,使得倒角轮廓刀具的加工部前端受到较大阻力,从而导致倒角轮廓刀具跳刀严重甚至出现断刀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跳刀和断刀的倒角轮廓刀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角轮廓刀具,具有旋转轴线,包括刀柄与加工部,其中,加工部一端与所述刀柄的一端连接,所述加工部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容屑槽,相邻的两个容屑槽之间形成刃带,所述容屑槽和刃带均呈螺旋状,所述加工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切削块,相邻两个切削块之间形成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容屑槽连通,所述切削块呈螺旋状,所述切削块另一端与所述刃带的一端相接,所述切削块的外侧面为圆弧面,所述刃带的外侧面为圆弧面,所述切削块的外侧面的直径小于所述刃带的外侧面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削块上远离刀柄一端的边缘形成第一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刃由所述加工部的中心区域延伸至所述加工部的外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削刃呈直线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削块共有四个,其中两个不相邻的第一切削刃在所述加工部另一端的中心区域相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工部还包括斜面,所述斜面连接于所述切削块的外侧面与所述刃带的外侧面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削的外侧面边缘设置有第二切削刃,所述斜面的边缘设置有第三切削刃,所述刃带的外侧面边缘设置有第四切削刃;所述第二切削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切削刃相接,所述第二切削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切削刃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三切削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切削刃相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切削刃由所述斜面与所述刃带的内侧面相交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斜面与所述刃带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为十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所述切削块的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二切削刃呈螺旋状;与所述刃带的形状相对应,所述第四切削刃呈螺旋状;所述第三切削刃呈直线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切削刃和第四切削刃均有四个,并且四个所述第二切削刃和四个第四切削刃均环绕于所述旋转轴线,并且四个所述第二切削刃和四个第四切削刃均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呈中心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角轮廓刀具,包括刀柄和加工部,其中,加工部一端与所述刀柄的一端连接,所述加工部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容屑槽,相邻的两个容屑槽之间形成刃带,所述容屑槽和刃带均呈螺旋状,所述加工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切削块,相邻两个切削块之间形成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容屑槽连通,所述切削块呈螺旋状,所述切削块另一端与所述刃带的一端相接,所述切削块的外侧面为圆弧面,所述刃带的外侧面为圆弧面,所述切削块的外侧面的直径小于所述刃带的外侧面直径。基于以上结构可缩小所述加工部的另一端端面的面积,从而减小了该倒角轮廓刀具在进行钻削加工时的进刀阻力。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倒角轮廓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倒角轮廓刀具中加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倒角轮廓刀具中加工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倒角轮廓刀具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倒角轮廓刀具100,包括刀柄10和加工部30,刀柄10的一端与加工部30的一端连接。

具体的,刀柄10为圆柱体,倒角轮廓刀具100具有旋转轴线A,旋转轴线A与刀柄10的轴线重合。在使用倒角轮廓刀具100进行加工时,该倒角轮廓刀具100绕旋转轴线A进行旋转。

所述加工部30大致呈圆柱状,其一端与所述刀柄10的一端连接,并且所述加工部30的直径等于所述刀柄10的直径。

请参阅图2,并结合图1,具体的,所述加工部30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容屑槽31,所述容屑槽31由所述加工部30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刀柄10的一端。相邻的两个容屑槽31之间形成有刃带32。所述容屑槽31和刃带32的数量相等,并且所述容屑槽31和所述刃带32均呈螺旋状。

为了更好地配合刃带32的钻削,所述容屑槽31呈螺旋状。每一容屑槽31与一个刃带32相连,并且与另一刃带32相连。容屑槽31用于在刃带32对工件进行钻削加工时,将钻削的碎屑及时排出,以适用于高速钻削。

容屑槽31由该加工部30的另一端端面向所述刀柄10的一端螺旋延伸,且其沿垂直于旋转轴线A的各个截面上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在使用该倒角轮廓刀具100进行钻孔作业时,所述加工部30另一端至所述刀柄10的一端,由于应力的累加,导致在整个加工部30上越靠近所述刀柄10的部分受到力越大。即,加工部30沿垂直于旋转轴线A由加工部30的另一端至于刀柄10连接的一端,其需要承受的力越来越大;相应的,随着容屑槽31沿垂直于旋转轴线A的各个截面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加工部30沿同一方向上的各个截面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大,可使得加工部30具有更高强度,以防止发生断刀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屑槽31共有四个,并且四个所述容屑槽31和四个刃带32均环绕于所述旋转轴线A,并且交替设置。四个所述容屑槽31和四个刃带32均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A呈中心对称。

所述加工部30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切削块33,所述切削块33上远离所述刀柄10的一端的边缘形成第一切削刃34,所述第一切削刃34由所述加工部30的中心区域延伸至所述加工部30的外缘。所述第一切削刃34呈直线形,使得该倒角轮廓刀具100在使用第一切削刃34加工工件的表面时,能够将工件的表面加工得光滑而平整,避免在加工过的工件表面留有凸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削块33共有四个,为使得所述加工部30的中心区域能够加工到工件,位于所述加工部30的另一端端面上两相对的切削块33(即,两个不相邻的第一切削刃34)在所述加工部30另一端的中心区域相接。上述两个不相邻的第一切削刃34的长度大于另外两个不相邻的第一切削刃34的长度。另外两个不相邻的第一切削刃34在所述加工部30的中心区域间隔一定的距离。

相邻的两个切削块33之间形成缺口35,所述缺口35与所述容屑槽31连通。所述缺口35可引导碎屑更加顺畅地进入容屑槽31内,并可使更多的碎屑进入容屑槽31内,进而更好地将钻削的碎屑排出。

所述切削块33呈螺旋状,所述切削块33另一端与所述刃带32的一端相接。所述切削块33的外侧面为圆弧面,所述刃带32的外侧面为圆弧面,所述切削块33的外侧面的直径小于所述刃带32的外侧面直径。所述加工部30还包括斜面36,所述斜面36连接于所述切削块33的外侧面与所述刃带32的外侧面之间。可缩小所述加工部30的另一端端面的面积,从而减小了该倒角轮廓刀具100在进行钻削加工时的进刀阻力。

所述切削块33的外侧面边缘设置有第二切削刃37,所述斜面36的边缘设置有第三切削刃38,所述刃带32的外侧面边缘设置有第四切削刃39。所述第二切削刃3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切削刃34相接,所述第二切削刃3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切削刃38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三切削刃3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切削刃39相接。与所述切削块33的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二切削刃37呈螺旋状;与所述刃带32的形状相对应,所述第四切削刃39呈螺旋状。所述第三切削刃38呈直线状,所述第三切削刃38由所述斜面36与所述刃带32的内侧面相交形成。

优选的,所述斜面36与所述刃带32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为十度,从而确保所述第三切削刃38具有足够强度,以避免在所述倒角轮廓刀具100工作过程中,所述第三切削刃38发生断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切削刃37和第四切削刃39均有四个,并且四个所述第二切削刃37和四个第四切削刃39均环绕于所述旋转轴线A,并且四个所述第二切削刃37和四个第四切削刃39均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A呈中心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角轮廓刀具100包括:刀柄10和加工部30,其中,所述加工部30的一端与所述刀柄10的一端连接,所述加工部30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容屑槽31,相邻的两个所述容屑槽31之间形成刃带32,所述容屑槽31和所述刃带32均呈螺旋状,所述加工部30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切削块33,相邻的两个切削块33之间形成缺口35,所述缺口35与所述容屑槽31连通,所述切削块33呈螺旋状,所述切削块33另一端与所述刃带32的一端相接,所述切削块33的外侧面为圆弧面,所述刃带32的外侧面为圆弧面,所述切削块33的外侧面的直径小于所述刃带32的外侧面直径。基于以上结构可缩小所述加工部30的另一端端面的面积,从而减小了该倒角轮廓刀具100在进行钻削加工时的进刀阻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