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良的冲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5898发布日期:2019-02-12 22:1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结构改良的冲锻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锻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将金属坯料锻造加工成为模锻件的结构改良的冲锻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锻造生产技术中,采用现有的冲锻设备将金属坯料锻造加工成型出模锻件时,往往需要工人用钳子将金属坯料放入到冲锻设备内,由冲锻设备对金属坯料进行镦粗加工、冲压成型加工和冲孔加工三道工序的加工,且在完成每一道工序的加工时,需要由工人手动将冲压加工的半成品移动到下一道工序的工位上,以便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冲压加工,直至完成最后一道工序锻造加工成型出模锻件时,由工人将模锻件取出;在整个锻造加工过程中,需要工人手动参与移动金属坯料,整个锻造加工过程无法实现自动化加工,不利于进一步提高锻造生产效率,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较大;另外在锻造加工过程中,工人如果操作失误,容易导致锻造加工出来的模锻件不合格,降低了锻造生产的合格率,不利于节约生产成本。因而,有必要研发出一种能够自动将金属坯料锻造加工成为模锻件的冲锻设备,以便于能够大大提高锻造生产效率,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另外,还能够有效提高锻造生产的合格率,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冲锻设备,该设备设置的送料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地输送金属坯料,且工人一旦发现输送的金属坯料不合格时,能够控制送料装置立刻将不合格的金属坯料排出;该设备设置的横向移动装置能够自动快速、准确地夹持及移动金属坯料;另外,在工人更换下模板上的模具时,横向移动装置上设置的自锁机构能够有效防止夹持装置突然回落压伤工人的手;该设备设置的脱料装置能够自动对加工成型的模锻件进行脱料处理;本实用新型设备能够自动将金属坯料锻造加工成为模锻件,整个冲压锻造过程实现自动化,能够大大提高锻造生产效率,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另外,还能够有效提高锻造生产的合格率,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结构改良的冲锻设备,包括用于放置金属坯料的下模装置、用于配合下模装置对金属坯料进行冲锻加工的上模装置和用于将金属坯料向上顶起的顶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将金属坯料输送到下模装置上的送料装置、用于夹持并带动下模装置上的金属坯料进行左右移动的横向移动装置和用于对加工成型的模锻件进行脱料处理的脱料装置;

所述下模装置包括下模板、镦粗下模具、成型下模具、冲孔下模具和导向柱,下模板的顶部中段从右到左依次间隔设有镦粗下模具、成型下模具和冲孔下模具,下模板的右端中部设有第一出料槽,下模板的左端中部设有第二出料槽,第二出料槽内设有倾斜导槽,下模板的顶部后侧设有用于与上模装置连接的导向柱;

所述上模装置设于下模装置的上方,上模装置包括上模板、镦粗上模具、成型上模具、冲孔上模具和导向座,上模板的底部中段从右到左依次间隔设有与下模装置相对应分布设置的镦粗上模具、成型上模具和冲孔上模具,上模板的底部后侧设有导向座,上模板通过设置的导向座与下模装置上设置的导向柱活动连接;

所述顶料装置设于下模板的下方,且顶料装置的顶料拉杆上部自由穿过下模板并与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送料装置设于下模板的右端中部,由送料装置将金属坯料输送到下模板的右端;所述脱料装置设于下模板的左端中部,由脱料装置将冲锻加工成的模锻件送入到倾斜导槽;

所述横向移动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下模板左右两端的第一横移装置、第二横移装置和设置在下模板上方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横移装置、第二横移装置连接,由第一横移装置和第二横移装置带动夹持装置在下模板的上方进行左右横向往复移动;

所述第一横移装置包括安装座、横移机构和升降机构,安装座上设有能够进行左右横向往复移动的横移机构,横移机构顶部的横移支座上设有能够进行往复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顶部与夹持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由升降机构带动夹持装置进行往复升降运动,由横移机构带动升降机构和夹持装置同步进行左右横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横移装置设于夹持装置的左端,且第二横移装置与第一横移装置的结构互相对称设置;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升降导杆、升降支座、连接杆、第二气缸和自锁机构,横移支座的四个边角顶部均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升降导杆,升降导杆上设有可上下活动的升降支座,升降支座的顶部设有两根前后平行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左端与夹持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升降支座的顶部中间固定设置有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穿过升降支座,且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下端设有自锁机构,自锁机构活动装设于横移支座中部设置的自锁座上;横移支座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顶端分别与升降支座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由第一气缸带动升降支座沿着升降导杆进行升降调节,当第一气缸带动升降支座运行至上止点或下止点时,自锁机构均会产生自锁;自锁机构产生自锁之后,第二气缸就可以带动升降支座沿着升降导杆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带动连接杆和夹持装置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自锁机构包括自锁杆、自锁块和自锁气缸,自锁块左端设有自锁孔,自锁块活动插设于自锁座,自锁气缸固定安装于横移支座,且自锁气缸的活塞杆左端与自锁块右端固定连接,自锁杆的上部设有第一卡槽,自锁杆的下部设有第二卡槽,自锁杆的顶端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自锁杆的下部自由穿过自锁座和自锁孔;当第一气缸带动升降支座运行至下止点时,自锁气缸带动自锁块向左运行,使自锁孔卡入自锁杆上部的第一卡槽,实现自锁;当第一气缸带动升降支座运行至上止点时,自锁气缸带动自锁块向左运行,使自锁孔卡入自锁杆下部的第二卡槽,实现自锁。

进一步地,所述横移机构包括固定支座、伺服电机、联轴器、传动丝杆、传动座、固定块、横移支座、横移导轨、横移滑块、缓冲器和接近开关,所述固定支座设于安装座的右端,固定支座的右端设有伺服电机,固定支座的内部设有联轴器,传动丝杆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固定块设于安装座的左端,传动丝杆的左端与固定块可转动连接,传动丝杆上设有传动座,传动座的顶部与横移支座底部固定连接,横移支座的顶部中间设有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自锁座,自锁座用于安装自锁机构;安装座上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横移导轨,两根横移导轨分别位于传动丝杆的前后两侧,横移导轨上设有横移滑块,横移滑块的顶部与横移支座底部固定连接;由伺服电机通过传动丝杆带动横移支座沿着横移导轨进行左右横向往复移动;安装座的右端还设有缓冲器和接近开关,通过接近开关和伺服电机调节横移支座的往复移动行程,缓冲器对横移支座起缓冲作用,防止横移支座撞击到接近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和夹持机构,所述前横梁与后横梁互相平行设置,前横梁、后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横移装置、第二横移装置上设置的连接杆固定连接,前横梁与后横梁的中段设有用于夹持金属坯料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从右到左依次间隔设置于前横梁、后横梁上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和第三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前气缸与后气缸、前后对称设置的前夹紧块与后夹紧块,前气缸固定装设于前横梁上,前夹紧块活动设于前横梁的内侧壁,且前夹紧块与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后气缸固定装设于后横梁上,后夹紧块活动设于后横梁的内侧壁,且后夹紧块与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由前气缸、后气缸分别带动前夹紧块、后夹紧块向中间靠拢将金属坯料夹持住;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和第三夹持机构均匀第一夹持机构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机构、承料机构和控制器,所述承料机构包括承料座、承料气缸、承料板和支撑板,所述承料座的底部与下模板固定连接,且承料座位于第一出料槽的左侧,所述支撑板固定设于承料座的顶部,支撑板的右端与承料板的左端可转动连接,承料板的底部中间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承料气缸的左端与承料座的左端可转动连接,且承料气缸位于支撑板的下方,承料气缸的活塞杆右端通过第一连接块与承料板活动连接;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支架和送料管,所述送料支架的底部与下模板固定连接,且送料支架位于第一出料槽的后侧,送料支架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送料管的出料端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左端与送料管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的右端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使得送料管的出料口位于承料板的上方,送料管的出料口左侧设有侧壁缺口,在侧壁缺口处设有活动摆块,活动摆块的顶部通过摆轴与第二连接板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控制器设于下模板的前侧,且控制器与承料气缸电联接。

进一步地,所述承料座包括底座、前支座和后支座,前支座、后支座固定对称设置于底座的前后两侧,支撑板固定设于前支座、后支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左端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第二连接块,承料气缸的左端通过第二连接块与底座的左端可转动连接;底座的右端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底座通过第一安装孔与下模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脱料装置包括导料机构和脱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气缸支架、导料气缸、滑动支架和导料槽,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底部均与下模板固定连接,且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对称设于第二出料槽顶部的前后两侧,第一支座的内侧壁右端设有第一滑轨,第二支座的内侧壁右端设有第二滑轨,且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互相对称设置;所述滑动支架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可滑动连接;所述导料槽的右端与滑动支架的右端可转动连接,导料槽的左端是出料端;所述气缸支架固定设于第一支座的内侧壁左端,导料气缸的左端与气缸支架固定连接,导料气缸的活塞杆右端与滑动支架固定连接,由导料气缸带动滑动支架沿着第一滑轨、第二滑轨进行左右往复运动;所述脱料机构包括脱料板、脱料座、连接柱和缓冲弹簧,脱料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的顶部固定连接,脱料板的右端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底部设有脱料座,脱料座位于冲孔下模具的正上方,脱料座通过连接柱与脱料板的右端活动连接,且连接柱上套设有缓冲弹簧;当导料气缸带动滑动支架向右滑动伸出时,导料槽位于脱料座的正下方,当导料气缸带动滑动支架向左滑动缩回时,导料槽的左端向下转动倾斜,导料槽的左端位于倾斜导槽的右端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支架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导料框架,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可滑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可滑动连接,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导料框架,导料框架内部安装有导料槽,导料槽的右端与导料框架的右端可转动连接,导料槽的左端是出料端,导料框架的左端与导料气缸的活塞杆右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料装置包括顶料拉杆、顶料板、顶料支架、顶料气缸和顶料座,所述顶料板位于下模板的下方,顶料板的两端分别设有顶料拉杆,顶料拉杆自由穿过下模板,且顶料拉杆的顶部与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料支架竖直设于顶料板的中部,顶料气缸竖直安装于顶料支架的内部顶端,顶料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穿过顶料支架,在顶料气缸的活塞杆顶部安装有顶料座,且顶料座位于成型下模具的正下方,当上模装置向上运行时,会带动顶料装置整体向上运动,由顶料座将处于成型下模具内的金属坯料向上顶出,当上模装置复位时,顶料装置整体停止向上运动,此时,顶料气缸启动,顶料气缸的活塞杆带动顶料座向上继续运行,顶料座对金属坯料进行向上二次顶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结构改良的冲锻设备上设置的送料机构能够快速、准确地将金属坯料输送到承料机构上,实现自动送料;另外,工人一旦发现输送到承料机构上的金属坯料不合格时,可以立刻通过控制器控制承料机构将不合格的金属坯料排入到第一出料槽;设置的夹持装置能够自动快速、准确地将金属坯料夹持住,然后由第一横移装置和第二横移装置同步运行带动夹持装置进行左右横向移动,实现自动精准地移动金属坯料;另外,在工人更换下模板上的模具时,横向移动装置上设置的自锁机构能够有效防止夹持装置突然回落压伤工人的手;设置的脱料机构能够使加工成型的模锻件自动快速、准确地脱落掉入到导料机构的导料槽内,然后由导料机构自动将导料槽内的模锻件送入到倾斜导槽,由倾斜导槽将模锻件导出,实现自动脱料处理;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将金属坯料锻造加工成为模锻件,整个冲压锻造过程实现自动化,能够大大提高锻造生产效率,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设备对金属坯料进行锻造加工,生产出来的模锻件质量优良,能够有效提高锻造生产的合格率,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装置、送料装置和脱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装置、送料装置和脱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模装置和顶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模装置和顶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移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移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移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横移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横移装置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横移装置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和横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横移支座和升降机构的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横移支座和升降机构的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气缸和自锁机构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气缸和自锁机构的主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横移支座的立体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脱料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的侧视结构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料机构的导料槽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料机构的导料槽缩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支架和导料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的脱料机构的主视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的脱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的脱料座的立体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的倾斜导槽的立体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的脱料装置工作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的脱料装置工作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的承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的承料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的承料机构上的承料板向下翻转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的承料气缸与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连接的示意图。

图37是本实用新型的承料座的立体图。

图38是本实用新型的承料座的俯视图。

图39是本实用新型的送料管的立体图。

图40是本实用新型的送料管的侧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结构改良的冲锻设备,包括用于放置金属坯料的下模装置1、用于配合下模装置1对金属坯料进行冲锻加工的上模装置2和用于将金属坯料向上顶起的顶料装置5;还包括用于将金属坯料输送到下模装置1上的送料装置3、用于夹持并带动下模装置1上的金属坯料进行左右移动的横向移动装置4和用于对加工成型的模锻件进行脱料处理的脱料装置6。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下模装置1包括下模板11、镦粗下模具12、成型下模具13、冲孔下模具14和导向柱15,下模板11的顶部中段从右到左依次间隔设有镦粗下模具12、成型下模具13和冲孔下模具14,镦粗下模具12、成型下模具13和冲孔下模具14均为现有的模具设备;下模板11的右端中部设有第一出料槽111,下模板11的左端中部设有第二出料槽112,第二出料槽112内设有倾斜导槽113,倾斜导槽113的右端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条形通孔101,倾斜导槽113的左端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102,倾斜导槽113呈左端低右端高倾斜设置;下模板11的顶部后侧设有用于与上模装置2连接的导向柱15。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所述上模装置2设于下模装置1的上方,上模装置2包括上模板21、镦粗上模具22、成型上模具23、冲孔上模具24和导向座25,上模板21的底部中段从右到左依次间隔设有与下模装置1相对应分布设置的镦粗上模具22、成型上模具23和冲孔上模具24,镦粗上模具22、成型上模具23和冲孔上模具24均为现有的模具设备;上模板21的底部后侧设有导向座25,上模板21通过设置的导向座25与下模装置1上设置的导向柱15活动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送料装置3设于下模板11的右端中部,由送料装置3将金属坯料输送到下模板11的右端;所述送料装置3包括送料机构32、承料机构31和控制器33,承料机构31设于第一出料槽111的左侧,送料机构32设于第一出料槽111的后侧,通过送料机构32上的送料管322将金属坯料输送到承料机构31的承料板313上。

如图3、图4、图39和图40所示,所述送料机构32包括送料支架321和送料管322,所述送料支架321的底部与下模板11固定连接,且送料支架321位于第一出料槽111的后侧,送料支架321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板301,所述送料管322的出料端设有第二连接板302,第二连接板302的左端与送料管32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302的右端与第一连接板301固定连接,使得送料管322的出料口位于承料板313的上方,送料管322的出料口左侧设有侧壁缺口303,在侧壁缺口303处设有活动摆块304,活动摆块304的顶部通过摆轴305与第二连接板302的左端活动连接;由送料管322将金属坯料输送到承料机构31的承料板313上,当金属坯料抵达送料管322的出料口时,活动摆块304在重力作用下,活动摆块304会紧靠在金属坯料的侧壁,使得活动摆块304对金属坯料产生轻微的侧向压力,使得金属坯料从送料管322的出料口掉落到承料板313上时,金属坯料能竖直立在承料板313上,可以有效防止金属坯料发生倾倒。

如图3、图4、图33至图38所示,所述承料机构31包括承料座311、承料气缸312、承料板313和支撑板314;所述承料座311的底部与下模板11固定连接,且承料座311位于第一出料槽111的左侧,承料座311包括底座306、前支座307和后支座308,底座306的左端设有安装槽309,安装槽309内设有第二连接块316,底座306的右端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310,底座306通过第一安装孔310与下模板11固定连接,且底座306位于第一出料槽111的左侧;前支座307、后支座308固定对称设置于底座306的前后两侧;支撑板314固定设于前支座307、后支座308的顶部,支撑板314的右端与承料板313的左端可转动连接,承料板313的底部中间设有第一连接块315;所述承料气缸312的左端通过第二连接块316与底座306的左端可转动连接,且承料气缸312位于支撑板314的下方,承料气缸312的活塞杆右端通过第一连接块315与承料板313活动连接;所述控制器33设于下模板11的前侧,且控制器33与承料气缸312电联接;当工人发现输送到承料板313上的金属坯料不合格时,按一下控制器33的按钮,承料气缸312会带动承料板313向下翻转,使承料板313上的不合格的金属坯料自动从承料板313上掉落到第一出料槽111,然后承料气缸312会立刻带动承料板313复位。

所述送料装置3的工作原理如下:金属坯料呈圆柱形,通过送料管322将金属坯料逐个输送到承料机构31的承料板313上,当金属坯料被输送到承料板313上时,金属坯料的底端置于承料板313上,活动摆块304对金属坯料的上部产生轻微的侧向压力,将金属坯料的上部侧压在送料管322的出料口处,使得金属坯料能够竖直立在承料板313上,金属坯料不会发生倾倒;如此,横向移动装置4就可以从承料板313上准确夹取金属坯料。当工人发现输送到承料板313上的金属坯料不合格时,按一下控制器33的按钮,承料气缸312会带动承料板313向下翻转,使承料板313上的不合格的金属坯料自动从承料板313上掉落到第一出料槽111,然后承料气缸312会立刻带动承料板313复位。

如图1、图2、图7至图9所示,所述横向移动装置4包括对称设置在下模板11左右两端的第一横移装置41、第二横移装置42和设置在下模板11上方的夹持装置43,夹持装置4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横移装置41、第二横移装置42连接,由第一横移装置41和第二横移装置42带动夹持装置43在下模板11的上方进行左右横向往复移动。

如图7至图16所示,所述第一横移装置41包括安装座44、横移机构45和升降机构46,安装座44上设有能够进行左右横向往复移动的横移机构45,横移机构45顶部的横移支座457上设有能够进行往复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46,升降机构46的顶部与夹持装置43的右端固定连接,由升降机构46带动夹持装置43进行往复升降运动,由横移机构45带动升降机构46和夹持装置43同步进行左右横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横移装置42设于夹持装置43的左端,且第二横移装置42与第一横移装置41的结构互相对称设置。

如图7至图16所示,所述升降机构46包括第一气缸461、升降导杆462、升降支座463、连接杆464、第二气缸465和自锁机构466,横移支座457的四个边角顶部均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升降导杆462,升降导杆462上设有可上下活动的升降支座463,升降支座463的顶部设有两根前后平行设置的连接杆464,连接杆464的左端与夹持装置43的右端固定连接;升降支座463的顶部中间固定设置有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二气缸465,第二气缸465的活塞杆竖直向下穿过升降支座463,且在各个第二气缸465的活塞杆下端均设有自锁机构466,自锁机构466活动装设于横移支座457中部设置的自锁座406上;横移支座457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气缸461,第一气缸461的活塞杆顶端分别与升降支座463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由第一气缸461带动升降支座463沿着升降导杆462进行升降调节,当第一气缸461带动升降支座463运行至上止点或下止点时,自锁机构466均会产生自锁;自锁机构466产生自锁之后,第二气缸465就可以带动升降支座463沿着升降导杆462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带动连接杆464和夹持装置43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如图7至图18所示,所述自锁机构466包括自锁杆471、自锁块472和自锁气缸473,自锁块472左端设有自锁孔474,自锁块472活动插设于自锁座406,自锁气缸473固定安装于横移支座457,且自锁气缸473的活塞杆左端与自锁块472右端固定连接,自锁杆471的上部设有第一卡槽475,自锁杆471的下部设有第二卡槽476,自锁杆471的顶端与第二气缸465的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自锁杆471的下部自由穿过自锁座406和自锁孔474;当第一气缸461带动升降支座463运行至下止点时,自锁气缸473带动自锁块472向左运行,使自锁孔474卡入自锁杆471上部的第一卡槽475,实现自锁;当第一气缸461带动升降支座463运行至上止点时,自锁气缸473带动自锁块472向左运行,使自锁孔474卡入自锁杆471下部的第二卡槽476,实现自锁。

如图7至图13、图19所示,所述横移机构45包括固定支座451、伺服电机452、联轴器453、传动丝杆454、传动座455、固定块456、横移支座457、横移导轨458、横移滑块459、缓冲器404和接近开关405,所述固定支座451设于安装座44的右端,固定支座451的右端设有伺服电机452,固定支座451的内部设有联轴器453,传动丝杆454的右端通过联轴器453与伺服电机452的转轴传动连接,固定块456设于安装座44的左端,传动丝杆454的左端与固定块456可转动连接,传动丝杆454上设有传动座455,传动座455的顶部与横移支座457的底部固定连接,横移支座457的顶部中间设有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自锁座406,自锁座406用于安装自锁机构466;安装座44上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横移导轨458,两根横移导轨458分别位于传动丝杆454的前后两侧,横移导轨458上设有横移滑块459,横移滑块459的顶部与横移支座457的底部固定连接;由伺服电机452通过传动丝杆454带动横移支座457沿着横移导轨458进行左右横向往复移动;安装座44的右端还设有缓冲器404和接近开关405,通过接近开关405和伺服电机452调节横移支座457的往复移动行程,缓冲器404对横移支座457起缓冲作用,防止横移支座457撞击到接近开关405。

如图7至图9、图20所示,所述夹持装置43包括前横梁431、后横梁432和夹持机构433,所述前横梁431与后横梁432互相平行设置,前横梁431、后横梁43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横移装置41、第二横移装置42上设置的连接杆464固定连接,前横梁431与后横梁432的中段设有用于夹持金属坯料的夹持机构433;所述夹持机构433包括从右到左依次间隔设置于前横梁431、后横梁432上的第一夹持机构401、第二夹持机构402和第三夹持机构403,所述第一夹持机构401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前气缸481与后气缸482、前后对称设置的前夹紧块483与后夹紧块484,前气缸481固定装设于前横梁431上,前夹紧块483活动设于前横梁431的内侧壁,且前夹紧块483与前气缸481的活塞杆连接;后气缸482固定装设于后横梁432上,后夹紧块484活动设于后横梁432的内侧壁,且后夹紧块484与后气缸482的活塞杆连接;由前气缸481、后气缸482分别带动前夹紧块483、后夹紧块484向中间靠拢将金属坯料夹持住;所述第二夹持机构402和第三夹持机构403均匀第一夹持机构401的结构相同。

所述横向移动装置4的工作原理如下:横向移动装置4工作时,升降机构46设置的升降支座463处于下止点位置,自锁气缸473带动自锁块472向左运行,使自锁孔474卡入自锁杆471上部的第一卡槽475,自锁机构466实现自锁;当夹持装置43将金属坯料夹持住时,先由第二气缸465带动升降支座463沿着升降导杆462向上运动,升降支座463带动连接杆464和夹持装置43同步向上运动;然后再由第一横移装置41和第二横移装置42同步运行带动夹持装置43向左横向移动;然后,第二气缸465带动升降支座463沿着升降导杆462向下运动,升降支座463带动连接杆464和夹持装置43同步向下运动,然后,夹持装置43将金属坯料松开,第一横移装置41和第二横移装置42同步运行带动夹持装置43向右横向移动复位,如此反复运行,使得横向移动装置4实现自动夹持并带动金属坯料进行左右横向移动。

另外,当需要对下模装置1上的镦粗下模具12、成型下模具13或冲孔下模具14进行更换或维护时,需要将夹持装置43的水平位置调高,此时,自锁机构466先解锁,然后由第一气缸461带动升降支座463从下止点位置运行至上止点位置,然后自锁气缸473带动自锁块472向左运行,使自锁孔474卡入自锁杆471下部的第二卡槽476,自锁机构466实现自锁;此时,夹持装置43的水平位置被调高,便于工人对下模装置1上的镦粗下模具12、成型下模具13或冲孔下模具14进行更换或维护,在更换或维护过程中,如果第一气缸461突然损坏或提供的气压不够,可能导致夹持装置43突然回落压伤工人的手,而设置的自锁机构466能够有效防止夹持装置43突然回落压伤工人的手。工人完成对下模装置1上的镦粗下模具12、成型下模具13或冲孔下模具14的更换或维护之后,启动自锁机构466,自锁机构466解锁,第一气缸461带动升降支座463从上止点位置运行至下止点位置,然后自锁气缸473带动自锁块472向左运行,使自锁孔474卡入自锁杆471上部的第一卡槽475,自锁机构466实现自锁。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所述顶料装置5设于下模板11的下方,且顶料装置5的顶料拉杆51上部自由穿过下模板11并与上模板21固定连接;所述顶料装置5包括顶料拉杆51、顶料板52、顶料支架53、顶料气缸54和顶料座55,所述顶料板52位于下模板11的下方,顶料板52的两端分别设有顶料拉杆51,顶料拉杆55自由穿过下模板11,且顶料拉杆51的顶部与上模板21固定连接;所述顶料支架53竖直设于顶料板52的中部,顶料气缸54竖直安装于顶料支架53的内部顶端,顶料气缸54的活塞杆向上穿过顶料支架53,在顶料气缸54的活塞杆顶部安装有顶料座55,且顶料座55位于成型下模具13的正下方,当上模装置2向上运行时,会带动顶料装置5整体向上运动,由顶料座55将处于成型下模具13内的冲锻半成品金属坯料向上顶出,当上模装置2复位时,顶料装置5整体停止向上运动,此时,顶料气缸54启动,顶料气缸54的活塞杆带动顶料座55向上继续运行,顶料座55对成型下模具13内的冲锻半成品金属坯料进行向上二次顶出。

如图1至图4、图21至图32所示,所述脱料装置6设于下模板11的左端中部,由脱料装置6将冲锻加工成的模锻件送入到倾斜导槽113;所述脱料装置6包括导料机构61和脱料机构62,导料机构61的底部与下模板11固定连接,且导料机构61位于倾斜导槽113上方,脱料机构62设于导料机构61顶部,加工完成的模锻件在脱料机构62的作用下,模锻件自动掉入到导料机构61的导料槽616内,当导料气缸614带动滑动支架615向左滑动缩回时,导料槽616的左端向下转动倾斜,导料槽616内的模锻件自动从导料槽616左端滑出掉落到倾斜导槽113右端,然后从倾斜导槽113的左端掉出。

如图21至图26所示,所述导料机构61包括第一支座611、第二支座612、气缸支架613、导料气缸614、滑动支架615和导料槽616,所述第一支座611和第二支座612的底部均与下模板11固定连接,且第一支座611和第二支座612对称设于第二出料槽112顶部的前后两侧,第一支座611的内侧壁右端设有第一滑轨617,第二支座612的内侧壁右端设有第二滑轨618,且第一滑轨617与第二滑轨618互相对称设置;所述滑动支架615包括第一滑块601、第二滑块602和导料框架603,第一滑块601与第一滑轨617可滑动连接,第二滑块602与第二滑轨618可滑动连接,第一滑块601和第二滑块602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导料框架603,导料框架603内部安装有导料槽616,导料槽616的右端与导料框架603的右端可转动连接,导料槽616的左端是出料端;所述气缸支架613固定设于第一支座611的内侧壁左端,导料气缸614的左端与气缸支架613固定连接,导料气缸614的活塞杆右端与导料框架603的左端固定连接,由导料气缸614带动滑动支架615沿着第一滑轨617、第二滑轨618进行左右往复运动;当导料气缸614带动滑动支架615向右滑动伸出时,导料槽616位于脱料座622的正下方,当导料气缸614带动滑动支架615向左滑动缩回时,导料槽616的左端向下转动倾斜,导料槽616的左端位于倾斜导槽113的右端上方。

如图21、图22、图27、图28和图29所示,所述脱料机构62包括脱料板621、脱料座622、连接柱623和缓冲弹簧624,脱料板621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一支座611、第二支座612的顶部固定连接,脱料板621的右端设有圆形通孔625,圆形通孔625的底部设有脱料座622,且脱料座622位于冲孔下模具14的正上方,脱料座622由方形底座604和圆形座605一体组成,脱料座622的中心设有贯通方形底座604和圆形座605的脱料孔606,圆形座605的外径与脱料板621右端的圆形通孔625的内径互相匹配;脱料座622通过连接柱623与脱料板621的右端活动连接,且连接柱623上套设有缓冲弹簧624,设置的连接柱623和缓冲弹簧624能使脱料座622具备良好的缓冲减震功能。

所述脱料装置6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下模装置1的冲孔下模具14与上模装置2的冲孔上模具24配合对金属坯料进行冲孔加工,将金属坯料加工成型为模锻件,然后由脱料装置6对模锻件进行脱料处理,使模锻件从冲孔上模具24自动脱落掉入到脱料装置6,由脱料装置6自动将模锻件导入到倾斜导槽113。对金属坯料进行冲孔加工时,冲孔上模具24的底端向下穿过脱料座622的脱料孔606,对放置于冲孔下模具14的金属坯料进行冲孔加工,完成冲孔加工后,冲孔上模具24向上运行复位,加工成型的模锻件会卡在冲孔上模具24底端,并随着冲孔上模具24向上运行,同时,脱料装置6的导料气缸614带动滑动支架615向右滑动伸出,当模锻件随着冲孔上模具24向上运行到脱料座622底部时,脱料装置6的导料槽616刚好位于脱料座32的正下方;然后,冲孔上模具24继续向上运行,模锻件被卡在脱料座622底部,当模锻件与冲孔上模具24底端完全脱离时,模锻件自动掉落到导料槽616内;然后,导料气缸614带动滑动支架615向左滑动缩回,导料槽616的左端向下转动倾斜,导料槽616内的模锻件自动从导料槽616左端滑出掉落到倾斜导槽113右端,然后从倾斜导槽113的左端掉出。

如图1至图40所示,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冲锻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由送料装置3将金属坯料逐个输送到下模板11的右端;然后第一横移装置41和第二横移装置42带动夹持装置43向右移动,由夹持装置43上的第一夹持机构401将承料机构31上的待加工的金属坯料夹持住,由第二夹持机构402将镦粗下模具12上的经过镦粗加工的金属坯料夹持住,由第三夹持机构403将成型下模具13上的经过冲压成型加工的金属坯料夹持住;然后第一横移装置41和第二横移装置42带动夹持装置43先向上移动、再向左移动、再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夹持机构401将待加工的金属坯料送到镦粗下模具12上,第二夹持机构402将经过镦粗加工的金属坯料送到成型下模具13上,第三夹持机构403将经过冲压成型加工的金属坯料送到冲孔下模具14上,且第一夹持机构401、第二夹持机构402和第三夹持机构403各自复位,松开金属坯料;然后,压力机(现有设备,附图未示出)带动上模装置2向下运行,由镦粗上模具22与镦粗下模具12配合对待加工的金属坯料进行镦粗加工,由成型上模具23与成型下模具13配合对经过镦粗加工的金属坯料进行冲压成型加工,由冲孔上模具24与冲孔下模具14配合对经过冲压成型加工的金属坯料进行冲孔加工;完成加工之后,压力机带动上模装置2向上运行复位,上模装置2向上运行复位时,成型下模具13上经过冲压成型加工的金属坯料被顶料装置5向上顶出到成型下模具13的顶部,冲孔下模具14上经过冲孔加工成型出的模锻件会随着冲孔上模具24向上运行,由脱料装置6对冲孔上模具24底部的模锻件进行脱料处理,使模锻件从冲孔上模具24自动脱落掉入到脱料装置6,由脱料装置6自动将模锻件导入到倾斜导槽113。如此,设备重复运行,就可自动将金属坯料锻造加工成为模锻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结构改良的冲锻设备上设置的送料机构32能够快速、准确地将金属坯料输送到承料机构31上,实现自动送料;另外,工人一旦发现输送到承料机构31上的金属坯料不合格时,可以立刻通过控制器33控制承料机构31将不合格的金属坯料排入到第一出料槽111;设置的夹持装置43能够自动快速、准确地将金属坯料夹持住,然后由第一横移装置41和第二横移装置42同步运行带动夹持装置43进行左右横向移动,实现自动精准地移动金属坯料;另外,在工人更换下模板11上的模具时,横向移动装置4上设置的自锁机构466能够有效防止夹持装置43突然回落压伤工人的手;设置的脱料机构62能够使加工成型的模锻件自动快速、准确地脱落掉入到导料机构61的导料槽616内,然后由导料机构61自动将导料槽616内的模锻件送入到倾斜导槽113,由倾斜导槽113将模锻件导出,实现自动脱料处理;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将金属坯料锻造加工成为模锻件,整个冲压锻造过程实现自动化,能够大大提高锻造生产效率,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设备对金属坯料进行锻造加工,生产出来的模锻件质量优良,能够有效提高锻造生产的合格率,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