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件车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5143发布日期:2019-03-22 21:1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件车边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件车边机,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主要运用于橡胶密封件行业。



背景技术:

密封件是防止流体或固体微粒从相邻结合面泄露或防止外界杂质进入设备内部的零件或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橡胶密封件行业也快速发展,传统的手工车边方式已满足不了日益提高的技术需求,自动化设备的进入变得尤关重要。但是现有的自动化设备,存在换刀、对刀困难,且生产产品的尺寸范围也受到很大限制,通常只能用于某种特定产品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件车边机,不仅生产的产品一致性较高,而且换型简单、适用较多类型产品的生产。此外,设备整体尺寸较小,可有效节省厂房面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件车边机,包括车边机框架、布置在车边机框架侧边的振动上料装置、与振动上料装置出料端相连的输送线、布置在输送线取料位一侧的上料机构、布置在车边机框架后板上的主轴回转机构、对称布置在主轴回转机构两侧的车边机构以及布置在上料机构后侧的下料机构;

所述主轴回转机构包括安装在车边机框架后板上的电机、与电机水平布置的旋转主轴、两个分别布置在电机前端与旋转主轴后端的同步轮、套连在两个同步轮上的同步带;所述旋转主轴的前端从后往前依次布置有轴承座和旋转工装;

所述车边机构包括X滑台、竖直连接在X滑台上的Y滑台、固定安装在Y滑台上的圆弧形角度调整座以及通过滚珠导向轴固定座可滑动地安装在角度调整座上的车边进给机构;所述车边进给机构包括U型支架、连接在U型支架左侧立板上的气缸、从左往右依次连接在气缸右端的L型连接件和稳速范围调整螺栓、连接在U型支架右侧立板上的稳速器、花键轴和车刀;所述U型支架右侧立板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滚珠导向轴固定座上;所述花键轴的右端从左往右依次穿过L型连接件的长边、滚珠导向轴固定座;所述车刀连接在花键轴的右端。

优选地,所述振动上料装置为振动盘。

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支架、布置在上料支架上的旋转气缸、可移动地安装在旋转气缸上的滑台气缸、通过支架连接在滑台气缸上的真空管以及安装在真空管底端的吸盘工装。

优选地,所述上料支架的形状为L型,且所述L型上料支架的长边和短边之间设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圆弧形角度调整座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可滑动地连接有角度调整连接块,所述滚珠导向轴固定座固定安装在角度调整连接块上。

优选地,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支架、布置在下料支架上的下料气缸以及安装在下料气缸一端的下料工装。

优选地,所述下料支架的形状为L型,且所述L型下料支架的长边和短边之间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主轴旋转装置结构上的设计,能使旋转跳动稳定在0.05mm以内,从而提高设备的精度;车边机构的设计,能够灵活精确地调节车刀与产品间的位置角度,使生产的产品一致性较高,且换型简单、适用较多类型产品的生产。同时,主轴采用侧面安装的方式,车边过程也是在侧面进行,完成密封件的车边后,掉落的飞边便于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轴回转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边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边进给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下料机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振动上料装置,2、输送线,3、上料机构,31、上料支架,32、旋转气缸,33、滑台气缸,34、真空管,35、吸盘工装,4、主轴回转机构,41、电机,42、旋转主轴,43、同步轮,44、同步带,45、轴承座,46、旋转工装,5、车边机构,51、X滑台,52、Y滑台,53、角度调整座,54、车边进给机构,541、U型支架,542、气缸,543、L型连接杆,544、稳速范围调整螺栓,545、稳速器,546、花键轴,547、车刀,6、下料机构,61、下料支架,62、下料气缸,63、下料工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密封件车边机,包括车边机框架、布置在车边机框架侧边的振动上料装置1、与振动上料装置1出料端相连的输送线2、布置在输送线2取料位一侧的上料机构3、布置在车边机框架后板上的主轴回转机构4、对称布置在主轴回转机构4两侧的车边机构5以及布置在上料机构3后侧的下料机构6。其中上料机构3用于密封件的上料、主轴回转机构4用于密封件的旋转、车边机构5用于密封件的车边、下料机构6用于产品的下料。

所述主轴回转机构4包括安装在车边机框架后板上的电机41、与电机41水平布置的旋转主轴42、两个分别布置在电机41前端与旋转主轴42后端的同步轮43、套连在两个同步轮43上的同步带44;所述旋转主轴42的前端从后往前依次布置有轴承座45和旋转工装46。电机41发动时,通过旋转主轴42等能够同步带动工装46转动,同时主轴旋转装置结构上的设计,使得旋转跳动能够稳定在0.05mm以内,从而可以提高设备的精度。

所述车边机构5包括X滑台51、竖直连接在X滑台51上的Y滑台52、固定安装在Y滑台52上的圆弧形角度调整座53以及通过滚珠导向轴固定座可滑动地安装在角度调整座53上的车边进给机构54。角度调整座53用于调节车刀相对于产品的角度,其圆心始终处于车边产品工装的圆心处,因此角度调整后,车刀的位置相对于车边产品工装的圆心不做改变;更换产品种类后,只需要根据产品半径的位移量调节X、Y滑台即可实现车刀相对于产品位置的调整,因此适用于较多规格、类型产品的生产。所述车边进给机构54包括U型支架541、连接在U型支架541左侧立板上的气缸542、从左往右依次连接在气缸542右端的L型连接件543和稳速范围调整螺栓544、连接在U型支架541右侧立板上的稳速器545、花键轴546和车刀547;所述U型支架541右侧立板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滚珠导向轴固定座上;所述花键轴546的右端从左往右依次穿过L型连接件的长边、滚珠导向轴固定座;所述车刀547连接在花键轴546的右端。气缸542向前推动时,将带动花键轴546向前运动,从而带动花键轴546上的车刀547向前运动,完成产品的车边工作。一方面,通过滚珠花键轴,能够保证车刀轴向进给的直线度,同时可防止车刀的径向转动,使车刀相对与产品的角度更精准;另一方面,气缸542前进一定距离后,会通过稳速范围调整螺栓544撞击到稳速器545上保证车刀的稳速前进,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稳速范围调整螺栓544的位置实现车刀稳速前进的范围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动上料装置1为振动盘。振动盘能够把无序的工件自动有序、定向地排列整齐,同时在振动的时候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不会影响整个加工过程的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上料支架31、布置在上料支架31上的旋转气缸32、可移动地安装在旋转气缸32上的滑台气缸33、通过支架连接在滑台气缸33上的真空管34以及安装在真空管34底端的吸盘工装35。上料支架31用来支撑整个机构,滑台气缸33上下滑动带动真空管34上的吸盘工装35吸取产品,然后通过旋转气缸32转动,将产品放置在旋转主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支架31的形状为L型,且所述L型上料支架31的长边和短边之间设有加强筋。L型的结构较稳固,同时通过加强筋使支架对整个上料机构的支撑效果更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度调整座53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可滑动地连接有角度调整连接块,所述滚珠导向轴固定座固定安装在角度调整连接块上。通过角度调整连接块进行车边进给机构4的滑动安装,容易实现,同时方便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料机构6包括下料支架61、布置在下料支架61上的下料气缸62以及安装在下料气缸62一端的下料工装63。通过下料气缸62带动下料工装63向前运动,可将旋转主轴上的产品取下,完成下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料支架61的形状为L型,且所述L型下料支架61的长边和短边之间设有加强筋。L型的结构与加强筋的组合,使支架对整个下料机构的支撑效果更稳定。

整个工作流程为:先通过振动上料装置1进行上料,然后传送带2将产品输送到取料位;上料机构3取料后将产品放置在旋转主轴42上,旋转主轴42端部的旋转工装46接收到产品后进行旋转,同时由车边机构4对产品进行车边;最后,由下料机构6对车边完成的产品进行下料。

最终,本实用新型通过主轴旋转装置结构上的设计,使得旋转跳动能够稳定在0.05mm以内,提高了设备的精度;通过设置了XY滑台、角度调整座、滚轴花键轴以及稳速器的车边机构,能够灵活精确地调节车刀与产品间的位置角度,使生产的产品一致性较高,且换型简单、适用较多类型产品的生产;同时,主轴采用侧面安装的方式,车边过程也是在侧面进行,完成密封件的车边后,掉落的飞边便于收集;此外,设备整体尺寸较小,可有效节省厂房面积。总体来讲,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有效减少人工投入的同时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