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玉米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4243发布日期:2019-05-03 18:42阅读:870来源:国知局
防震玉米铣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较大平面的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震玉米铣刀。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无论制造业总量还是制造业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机械制造技术是各国经济竞争的重要支柱之一,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然而机械加工必然会涉及到平面的加工,现其较大平面的加工主要由铣刀来完成。在铣削工艺中,因为铣刀的刀片数量多,每一片刀片进刀量很小,刀片承受的切削力比车削时低得多,因而可用高线速度来加工,可达到130-150m/min,从而提高加工效率,但对一些要求更高速度的铣削加工就会有些捉襟见肘。需要靠特种铣削刀具来完成加工,例如玉米铣刀。因其安装的刀片更多,从而使加工效率更高。在传统的玉米铣刀中一直存在因为高速铣削,大面积铣削,追求高的加工效率,从而出现震刀的情况,导致在此情况下加工会出现平面粗糙度不美观的现象。且顶部第一组刀片因为不仅刀片侧刃受到工件的磨损,底刃同样会受到磨损,故顶部第一组刀片非常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加工不顺利,必须要频繁性的来更换刀片避免发生问题,从而会大大影响铣削加工的效率,这对于制造商来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震玉米铣刀,它结构设计合理,在顶部第一组刀片的位置上面又增加了一组刀片,刀片的分布达到了不等距效果,从而使得其与普通玉米铣相比更加防震,直接改善了加工平面的粗糙度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震玉米铣刀,它包括刀片、定位面、排屑槽、刀体、HSK100刀柄、刀片螺钉,刀体上设有若干个排屑槽,刀片由刀片螺钉固定在有三个定位面的排屑槽中,所述定位面数量为刀片数量的三倍,刀体与HSK100刀柄为整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刀片分为A组刀片与B组刀片,A组刀片与B组刀片交叉式不等距安装共同组成顶部第一组刀片,使得每每间隔的刀片之间角度分布均不同,从而避免共振发生。

优选的,所述A组刀片与B组刀片的底刃均在一个平面,使得每个刀片受力变小。

优选的,所述A组刀片与B组刀片的侧刃均在一个平面,使得每个刀片受力变小。

优选的,顶部第一组刀片与其他组刀片每层刀片间的分布角度分布均不相同。

优选的,所述刀片的侧刃均为90°,均在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防止堆屑现象,所述排屑槽采用若干个螺旋式排销槽与若干个广口式排销槽,广口容屑槽在顶部第一组刀片处。

优选的,所述刀片采用CNHQ刀片。

优选的,所述若干个为大于二以上的自然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刀片分布不等距,安装刀片多,产生的切削力小,工件产生的变形小,应力小,提高了刀具的耐用度,提高了加工表面粗糙度,并且提高了加工效率,刀体直径大,能在较低的转速下获得高的切削速度,排屑槽采用螺旋式容屑槽设计配合螺钉高强度夹持方式,高负荷条件实现高稳定性切削,有效防止堆屑现象,刀具通过 HSK100刀柄与机床固定,刀具方便更换,重复定位精度高,所有侧刃均在一条直线上能有效减少零件毛刺产生,并且使得加工后的表面质量非常高。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A组刀片与B组刀片的排列结构图;

图1、图2、图3、图4中所示:1、刀片,2、定位面,3、排屑槽,4、刀体,5、 HSK100刀柄,6、刀片螺钉,11、A组刀片,12、B组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防震玉米铣刀,它包括刀片1、定位面2、排屑槽3、刀体4、HSK100刀柄5、刀片螺钉6,刀体4上设有若干个排屑槽3,刀片1由刀片螺钉6固定在有三个定位面的排屑槽3中,所述定位面2数量为刀片1数量的三倍,刀体4与HSK100刀柄5为整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刀片1分为A组刀片11与B组刀片12,A组刀片11与B组刀片12交叉式不等距安装共同组成顶部第一组刀片,使得每每间隔的刀片1之间角度分布均不同,从而避免共振发生。

优选的,所述A组刀片11与B组刀片12的底刃均在一个平面,使得每个刀片1受力变小。

优选的,所述A组刀片11与B组刀片12的侧刃均在一个平面,使得每个刀片1受力变小。

优选的,顶部第一组刀片与其他组刀片每层刀片间的分布角度分布均不相同,产生了不等距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刀片1的侧刃均为90°,均在一条直线上,能使得加工表面质量非常高。

优选的,防止堆屑现象,所述排屑槽3采用若干个螺旋式排销槽与若干个广口式排销槽,广口容屑槽在顶部第一组刀片处。

优选的,所述刀片1采用CNHQ刀片。

优选的,所述若干个为大于二以上的自然数。

为了增加刀片1的使用寿命,同时分担切削量,增加耐用度,刀体4上设有四个螺旋式容屑槽和四个广口容屑槽,广口容屑槽在顶部第一组刀片处。每个排屑槽有三个定位面,共有四十八个刀片1,分担到每个刀片1上的切削量也不会太大,切削量小了,且因刀片1分布不等距避免的震刀,刀片1的寿命自然增加,从而减少了更换刀片1的次数,提高了加工效率。

顶部第一组刀片由原本的一组刀片组成变成由两组刀片组成,因刀片1的增多,产生的切削力变得更小,工件产生的变形小,应力小,使得顶部第一组刀片分摊到每个刀片的力更小,从而使得刀片的寿命提高,减少了更换刀片的次数,避免了因顶部第一组刀片侧刃与底刃都受很大的磨损,经常更换刀片,影响加工效率的情况发生,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刀片1分布不等距,安装的刀片1多,产生的切削力小,工件产生的变形小,应力小,提高了刀具的耐用度,提高了加工表面粗糙度,并且提高了加工效率,刀体4直径大,能在较低的转速下获得高的切削速度,排屑,3采用螺旋式容屑槽设计配合螺钉高强度夹持方式,高负荷条件实现高稳定性切削,有效防止堆屑现象,刀具直径大,重量也大,所以转动惯量大,切削平稳,刀具通过HSK100刀柄5与机床固定,刀具方便更换,重复定位精度高,刀片1采用CNHQ刀片,干湿铣削均工作良好,刀具最大切深150mm 保证了加工的高效性,所有侧刃均在一条直线上能有效减少零件毛刺产生,并且使得加工后的表面质量非常高。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进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