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冲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7028发布日期:2019-05-15 23:47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钣金冲压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钣金冲压工装。



背景技术:

钣金有时也作扳金。这个词来源于英文platemetal,一般是将一些金属薄板通过手工或模具冲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形成所希望的形状和尺寸,并可进一步通过焊接或少量的机械加工形成更复杂的零件。

在汽车、摩托车进行生产制造的时候,钣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钣金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导电(能够用于电磁屏蔽)、成本低、大规模量产性能好等特点,在电子电器、通信、汽车工业、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电脑机箱、手机、MP3中,钣金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进行小批量的小型钣金件冲压的时候,如果去购置专用的冲压机,价格昂贵,将会增加成本,不利于降低成本,不利于市场竞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钣金冲压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钣金冲压工装,包括冲压底座、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扳手及冲压头,所述冲压底座设置有两端,一端为用于放置工件的冲压台,另一端为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设置有两对第一铰接耳,每个所述第一铰接耳中均设置有第一铰接孔,两对所述第一铰接耳沿着所述冲压台至所述固定台的方向横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设置有一对第二铰接耳,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三铰接耳,每个所述第二铰接耳中均设置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三铰接耳中设置有第三铰接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中部设置有一通槽,一第一通孔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侧壁上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件及所述通槽,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端,一端设置有一对第四铰接耳,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每个所述第四铰接耳上设置有第四铰接孔,且所述第二支撑件靠近所述第四铰接耳位置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扳手包括施力杆、第一销柱、第二销柱及第三销柱,所述第二支撑件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通槽中穿过,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对准,所述第二铰接孔与所述靠近所述冲压台的第一铰接孔对准,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铰接孔与所述第二支撑件铰接,另一端通过靠近所述固定台的所述第一铰接孔与所述固定台铰接,所述第一销柱、第二销柱及第三销柱分别插入所述第二铰接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二铰接孔和第一铰接孔中,以使所述施力杆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铰接,所述冲压头上设置有一对第五铰接耳,每个所述第五铰接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五铰接孔和第六铰接孔,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铰接孔与所述第一支撑件铰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五铰接孔与所述冲压头铰接,所述第二通孔通过所述第六铰接孔与所述冲压头铰接。

进一步,所述冲压底座、第一支撑件及第一连杆构成一三角形。

进一步,所述施力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施力杆的长度较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长度更长。

进一步,所述冲压台与所述固定台的高度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随时随地对工件进行钣金冲压,尤其能够对小型钣金件进行快速的冲压,需要的场地小,可以在任何时间使用,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便于人工调整和控制冲压的力道和时间,并且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携带,能够在手工和场地因素受限制的场合得到极大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钣金冲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冲压底座;11-冲压台;12-固定台;121-第一铰接耳;122-第一铰接孔;2-第一支撑件;21-第二铰接耳;211-第二铰接孔;22-第三铰接耳;221-第三铰接孔;23-通槽;24-第一通孔;3-第二支撑件;31-第四铰接耳;311-第四铰接孔;32-第二通孔;33-第三通孔;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5;6-扳手;61-施力杆;62-第一销柱;63-第二销柱;64-第三销柱;7-冲压头;71-第五铰接耳71;72-第五铰接孔;73-第六铰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钣金冲压工装,包括冲压底座1、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扳手6及冲压头7,冲压底座1设置有两端,一端为用于放置工件的冲压台11,另一端为固定台12,冲压台11与固定台12的高度齐平。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扳手6及冲压头7之间均是铰接的关系,以使相邻的部件之间能够转动,为了实现铰接,固定台12上设置有两对第一铰接耳121,每个第一铰接耳121中均设置有第一铰接孔122,两对第一铰接耳121沿着冲压台11至固定台12的方向横向设置,第一支撑件2的一端设置有一对第二铰接耳21,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三铰接耳22,每个第二铰接耳21中均设置有第二铰接孔211,第三铰接耳22中设置有第三铰接孔221,第一支撑件2的中部设置有一通槽23,一第一通孔24从第一支撑件2的侧壁上贯穿第一支撑件2及通槽23,第二支撑件3的两端,一端设置有一对第四铰接耳3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32,每个第四铰接耳31上设置有第四铰接孔311,且第二支撑件3靠近第四铰接耳31位置上设置有第三通孔33。

扳手6包括施力杆61、第一销柱62、第二销柱63及第三销柱64,第二支撑件3从第一支撑件2的通槽23中穿过,使第一通孔24与第三通孔33对准,第二铰接孔211与靠近冲压台11的第一铰接孔122对准,第二连杆5的一端通过第四铰接孔311与第二支撑件3铰接,另一端通过靠近固定台12的第一铰接孔122与固定台12铰接,第一销柱62、第二销柱63及第三销柱64分别插入第二铰接孔211、第一通孔24和第三通孔33、第二铰接孔211和第一铰接孔122中,以使施力杆61与第一支撑件2及第二支撑件3铰接。施力杆6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支撑件2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施力杆61的长度较第一支撑件2的长度更长。

如图6所示,冲压头7上设置有一对第五铰接耳71,每个第五铰接耳7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五铰接孔72和第六铰接孔73,第一连杆4的一端通过第三铰接孔221与第一支撑件2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五铰接孔72与冲压头7铰接,第二通孔32通过第六铰接孔73与冲压头7铰接。冲压底座1、第一支撑件2及第一连杆4构成一三角形,实现稳固的支撑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将工件放置在冲压台11上,向下扳动施力杆61,施力杆61带动冲压头7向下运动,对工件进行钣金冲压,冲压完成后,向上扳动施力杆61,使冲压头7离开冲压台11。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