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制作模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6979发布日期:2019-06-12 00:4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制作模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制作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合金制作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一些铝合金可以采用热处理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抗腐蚀性能,伴随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的需求日益增多。

铝合金的应用广泛,特别是在通信技术领域,由于铝合金的物理特性,通信处理机柜的外壳都是采用铝合金材料,而整个机组需要考虑设备的散热性能,因此整个柜体组合部分开设有许多散热孔,而在整个柜体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利用模具进行铸造压制,其中冲压模具便是能够对材料进行快速压制成型,而在冲压过程中,往往存在上下模具对合异常繁琐的问题,若是对合不够精准则会造成整体形状出现错位的现象,从而导致残次品说量的增加,浪费原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制作模具装置,达到了在冲压成型过程中对上下模具进行快速精准定位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制作模具装置,包括底板、取模机构、导向机构和压模机构,所述取模机构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连接,所述导向机构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导向机构的底部分别与取模机构顶部的四周连接,所述压模机构位于取模机构的正上方。

所述取模机构包括外置壳体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位于外置壳体的内部,所述下模具两侧的中间位置分别与两个滑块相对的一侧连接,所述外置壳体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配合两个滑块使用的滑槽,所述下模具两侧的底部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相对的一端连接,且两个连接杆相背的一端通过通槽分别贯穿外置壳体的两侧并延伸至其外部,两个所述连接杆相背的一端均连接有把手。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定位圆筒,所述定位圆筒的底部与下模具的顶部连接,所述定位圆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定位圆筒内设置有强力弹簧,且强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塞的底部和定位圆筒内壁的底部连接,所述活塞的顶部与抵触块的底部连接。

所述压模机构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压板的底部连接有上模具,且上模具底部的四周分别与四个导向杆的顶部连接,且导向杆与定位圆筒相匹配,所述导向杆的底部连接有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底部连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套,且防护套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圈。

优选的,所述抵触块的顶部设置有接触槽,所述接触槽的形状为弧形,且接触槽的深度为零点五公分。

优选的,所述强力弹簧的外表面经氧化防锈处理,且强力弹簧初始状态的长度为定位圆筒长度的三分之二。

优选的,所述橡胶块的底部为弧形,且橡胶块与接触槽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制作模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导向机构的设置,在需要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对合时,通过导向杆与定位圆筒的对接,能够使两个模具进行进准定位对合,而且通过活塞在定位圆筒内部的滑动,然后配合强力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使导向杆在与定位圆筒进行对接时,提供缓冲作用力,防止整个装置由于受力过大而导致出现损伤现象的发生,从而替代了以往的操作方式,避免了容易致使两个模具之间存在偏差现象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由于取模机构的设置,在冲压铸模结束后,通过向上提动两个把手,使连接杆带动整个下模具通过滑块在滑槽内部的滑动进行向上移动,从而使整个下模具的顶部高于外置壳体的顶部,使整个冲压成型的板材达到了便于脱模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置壳体的正面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定位圆筒的正面剖示图。

图中:1底板、2取模机构、3导向机构、4压模机构、5底座、21外置壳体、22下模具、23滑块、24滑槽、25连接杆、26把手、31定位圆筒、32活塞、33强力弹簧、34抵触块、35接触槽、41压板、42连接柱、43上模具、44导向杆、45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制作模具装置,包括底板1、取模机构2、导向机构3和压模机构4,取模机构2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导向机构3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导向机构3的底部分别与取模机构2顶部的四周固定连接,压模机构4位于取模机构2的正上方,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5,且底座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取模机构2包括外置壳体21和下模具22,下模具22位于外置壳体21的内部,下模具22两侧的中间位置分别与两个滑块23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外置壳体2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两个滑块23使用的滑槽24,下模具22两侧的底部分别与两个连接杆25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连接杆25相背的一端通过通槽分别贯穿外置壳体21的两侧并延伸至其外部,两个连接杆25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26,把手26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护套,且防护套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圈。

导向机构3包括定位圆筒31,定位圆筒31的底部与下模具22的顶部固定连接,定位圆筒31内滑动连接有活塞32,定位圆筒31内套接有强力弹簧33,且强力弹簧33的两端分别与活塞32的底部和定位圆筒3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活塞32的顶部与抵触块34的底部固定连接,抵触块34的顶部开设有接触槽35,接触槽35的形状为弧形,且接触槽35的深度为零点五公分,强力弹簧33的外表面经氧化防锈处理,且强力弹簧33初始状态的长度为定位圆筒31长度的三分之二。

压模机构4包括压板41,压板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2,压板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模具43,且上模具43底部的四周分别与四个导向杆44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导向杆44与定位圆筒31相匹配,导向杆4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块45,橡胶块45的底部为弧形,且橡胶块45与接触槽35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由于导向机构3的设置,在需要对上模具43和下模具22进行对合时,通过导向杆44与定位圆筒31的对接,能够使两个模具进行进准定位对合,而且通过活塞32在定位圆筒31内部的滑动,然后配合强力弹簧33的弹性作用力,使导向杆44在与定位圆筒31进行对接时,提供缓冲作用力,防止整个装置由于受力过大而导致出现损伤现象的发生,从而替代了以往的操作方式,避免了容易致使两个模具之间存在偏差现象的发生。

在使用时,在需要对上模具43和下模具22进行对合时,通过导向杆44与定位圆筒31的对接,能够使两个模具进行进准定位对合,在冲压铸模结束后,通过向上提动两个把手26,使连接杆25带动整个下模具22通过滑块23在滑槽24内部的滑动进行向上移动,从而使整个下模具22的顶部高于外置壳体21的顶部,使整个冲压成型的板材达到了便于脱模的效果。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由于导向机构3的设置,在需要对上模具43和下模具22进行对合时,通过导向杆44与定位圆筒31的对接,能够使两个模具进行进准定位对合,而且通过活塞32在定位圆筒31内部的滑动,然后配合强力弹簧33的弹性作用力,使导向杆44在与定位圆筒31进行对接时,提供缓冲作用力,防止整个装置由于受力过大而导致出现损伤现象的发生,从而替代了以往的操作方式,避免了容易致使两个模具之间存在偏差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由于取模机构2的设置,在冲压铸模结束后,通过向上提动两个把手26,使连接杆25带动整个下模具22通过滑块23在滑槽24内部的滑动进行向上移动,从而使整个下模具22的顶部高于外置壳体21的顶部,使整个冲压成型的板材达到了便于脱模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